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目的克隆镰形扇头蜱肌钙蛋白Ⅰ(TnI)的cDNA并进行表达及鉴定。方法用RT-PCR方法从镰形扇头蜱总RNA中克隆编码肌钙蛋白Ⅰ的cDNA片段,将该cDNA连接到pET-32a( )表达载体,并转入宿主菌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并对表达产物进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获得镰形扇头蜱的eDNA,并在大肠杆菌中以包含体的形式高效表达,Westem blot分析表明,抗TnI重组蛋白兔血清可以识别蜱体内的TnI,并在22 kDa和36 kDa之间有两条带。结论蜱体内可能同时存在两个大小不等的TnI,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2.
华毅 《长江大学学报》2006,3(1):217-218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改善前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意义。方法:37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NYHA分级Ⅲ~Ⅳ级)患者分别于入院d2和心功能改善至Ⅰ~Ⅱ级后抽取血清作cTnI、CRP测定。结果:治疗前患者血清cTnI阳性率54.1%,CRP超正常范围占78.4%。经治疗心功能改善后患者血清cTnI阳性率21.6%(P〈0.01),CRP超正常范围占35.1%(P〈0.01)。结论:部分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恶化时存在心肌损伤或坏死.此过程随心功能改善而改变.部分可能与其它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3.
目的了解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低钾血症的发生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23例ST段抬高型AMI患者于入院时抽血测定血钾、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根据血钾水平分为低血钾组(血钾<3.5 mmol/L)和正常血钾组(血钾3.5~5.5 mmol/L),同时观察住院期间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和猝死等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低钾血症的总发生率为30.1%,下壁 后壁AMI的发生率较低(7.4%),明显低于前间壁和广泛前壁心肌梗死(P<0.01);发病至抽血时间≤3 h的低钾血症发生率为53.1%,明显高于发病时间>3 h者(P<0.01);低血钾组的CK和cTnI峰值明显高于正常血钾组(P<0.05或0.01);低血钾组总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32.9%)明显高于正常血钾组(10.8%)(P<0.01)。结论低钾血症与AMI患者的梗死时间、部位和面积有关,并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4.
目的了解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确诊为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50例作为观察组,正常新生儿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于出生后24 h和出生后10 d采集静脉血2 mL,检测cTnⅠ血清质量浓度。结果出生后24 h,观察组患儿的cTnI血清质量浓度均比对照组高(P<0.05);而出生后10 d,观察组患儿的cTnI血清质量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TnI可作为早期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评估患儿病情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心脏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赣南地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诊断、危险分层及预后价值。方法:选取住院的赣南地区ACS患者200例,根据病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67例)、不稳定心绞痛组(133例),选取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排除冠心病的正常人群(100例)为非冠心病(对照)组,进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 pro-BNP)、肌钙蛋白I(cTnI)、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随访ACS患者出院2个月后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结果:NT pro-BNP、cTnI、hs-CRP浓度急性心肌梗死组与不稳定心绞痛组患者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高于不稳定心绞痛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与不稳定心绞痛组进行相关性分析显示NT pro-BNP、cTnI、hs-CRP水平在两组间呈正相性(P0.05);ACS患者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为39.00%,发生事件组患者NT proBNP、cTnI、hs-CRP浓度明显高于无事件组患者(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NT pro-BNP、cTnI、hsCRP水平在两组间呈正相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 pro-BNP、cTnI、hs-CRP异常升高是ACS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指标(P0.05)。结论:ACS患者在入院早期行NT proBNP、cTnI、hs-CRP联合检测可对早期诊断、危险分层及预后提高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