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5篇
  1篇
综合类   71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74篇
园艺   1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2001年上犹县引进试种美少女小型西瓜,采用大棚避雨抗热栽培的方式,通过搭架吊蔓密植,获得高产.美少女西瓜为台湾中兴大学农学院下属种业机构育成品种,瓜圆球形,果皮深绿色,有明显黑皮斑纹,外观玲珑优美.单瓜重1.5~2kg,果皮极薄,肉色深红,肉质细嫩多汁,中心糖度14度左右,梯度小.从几年的种植情况来看,美少女适应性强,作为高档礼品西瓜,深受市场和消费者欢迎,它适宜春、夏、秋不同季节种植,尤以夏、秋抗热栽培效益更佳.每667 m2产量2500kg左右,最高产量可达3 000 kg.现将其栽培要点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2.
甘薯新品种福薯24号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根据紫肉色甘薯高产、抗病和广适性的育种目标,以烟紫薯2号为母本计划集团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鲜薯产量为25 387.26~45 314.39kg·hm-2,平均产量比对照宁紫薯1号增产17.26%,高抗蔓割病,于2014年分别通过福建省甘薯新品种审定和国家甘薯新品种鉴定。  相似文献   
163.
为了掌握具有高药用价值的资源树种川黄檗的研究现状,综述了国内外近60年关于川黄檗的化学成分分析、有效药用成分含量测定、药用成分影响因素、药用成分提取方法、野外资源分布、栽培及其繁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发现对于川黄檗的有效药用成分测定、影响因素及其提取方法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关于野生资源分布的研究也比较充分,目前可知川黄檗在泛长江流域都有分布。鉴于川黄檗的广泛应用前景,应加强目前还严重不足的关于栽培和繁殖技术方面的研究,同时在生理生态特征、生活史特征、种群动态、遗传多样性等仍属空白的领域开展研究,以期掌握川黄檗从个体到群落多个尺度的生理、生态规律,更好地实现人工栽培,缓解野生资源的压力。  相似文献   
164.
利用单因素试验探索了热激处理、预萌发时间、供体宿主菌的类型、供受比及MgCl_2浓度对链霉菌SH121接合转移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50℃热激10min,37℃预萌发1h,以大肠杆菌DCDA/pUZ8002为供体宿主菌,在供受比为100∶1时,使用添加40mmol/L MgCl_2的培养基M-ISP4,接合转移效率最高可达到每受体1.03×10~(-3)个接合子。利用建立好的接合转移方法,将整合型质粒pSET152和基因敲除质粒pYZ09成功地导入链霉菌SH121,证实该方法可用于后期链霉菌SH121活性天然产物的挖掘及其相关生物合成基因簇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65.
[目的]了解泾县农贸市场猪肉品质状况。[方法]从安徽省泾县农贸市场共选取8头土种猪和杂交猪,分析其肉质性状。[结果]肌肉成熟后,杂交猪的肉色为2.9左右,低于土种猪。杂交猪和土种猪的pH值和滴水损失都在正常范围内。杂交猪的水分含量为71.62%,高于土种猪。杂交猪和土种猪的肌内kg脂肪含量均高于3.0%,达到理想值。肌内脂肪含量与大理石纹评分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9。杂交猪的肌肉剪切力为3.80 kg,大于土种猪,说明我国地方猪肉嫩度小于外来猪,且含有我国地方猪基因频率越低的猪肉嫩度越大。[结论]滴水损失小、肌内脂肪适宜和水分含量低是地方猪种肉质的内在特性。  相似文献   
166.
不同牧草日粮对浙东白鹅肉鹅的饲喂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刚出壳的大小一致的浙东白鹅雏鹅171只,随机分成3组进行饲养试验:(1)补充料+50%黑麦草+50%苜蓿草组(混合组);(2)补充料+黑麦草组(黑麦草组);(3)补充料+苜蓿草组(苜蓿草组)。采用补充料定量投喂、饲草自由采食的饲养方式,8周的饲养试验表明,混合组和苜蓿草组的饲草采食量比黑麦草组分别提高6,65%和18.25%;混合组和苜蓿草组日增重分别为67,56和65.20g,比黑麦草组分别提高15.92%和11,87%(P〈0.05),混合组的每kg增重饲料成本最低,分别比紫花苜蓿组和黑麦草组下降0.28%和6.11%;屠宰测定表明,混合组的宰前重、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胴体率比黑麦草组提高12.53%,3.70%,5.99%和6.97%,肉色得到显著改善(P〈0.05),pH值、系水力、嫩度等3个处理间没有明显差异。结果表明,苜蓿草或苜蓿草+黑麦草混合饲喂可明显提高浙东白鹅的生长速度、屠宰性能,并能显著改善肉色性状。  相似文献   
167.
甘薯肉色性状的RAPD标记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甘薯品种金山57(黄肉)和龙薯9号(桔红肉)的30株回交BC1代为试验材料,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寻找与甘薯肉质颜色性状相连锁的分子标记。通过对150条RAPD随机引物的筛选,得到1个特异性片段S5-650,它在大部分黄肉后代中都被扩增出,在大部分桔红肉后代中没有出现。  相似文献   
168.
肉色给消费者最直接的视觉感受,是消费者选择肉类产品的重要指标之一。肉色的测定主要有肉色感官评分和色度测定两种方法。早期的肉色测定通常采用肉色评分,目前常采用色度仪测定。这两种方法测定的肉色不能直接比较,需要建立一个转化模型,将色度仪测定结果转化成肉色评分,但这方面的研究鲜有报道。由于肉色受到肌内脂肪含量的影响,因此在建立回归模型时需要剔除肌内脂肪含量的影响。研究以584头杜长大商品猪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肉色评分、色度值(L*、a*和b*)、大理石纹评分和肌内脂肪含量,探究肉色评分与其它测量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并建立色度值转换成肉色评分的转换模型。结果表明肉色评分与L*呈强负相关(r-0.89),与a*、b*和大理石纹评分呈显著相关,与肌内脂肪含量的相关不显著(r-0.014 2,P=0.733 2)。一共建立了3个回归模型,即肉色评分对L*和a*的回归(模型1),肉色评分对L*、a*和大理石纹评分的回归(模型2),以及肉色评分对L*、a*和肌内脂肪含量的回归(模型3)。这3个回归模型的校正拟合度均大于0.80,预测的准确率也都大于0.89,均可用来预测肉色评分。模型3的校正拟合度最高,其次为模型2,因此,有肌内脂肪含量时优先选用模型3,无肌内脂肪含量但有大理石纹评分时优先选用模型2。选取了预测模型后,就可以将色度值转换成肉色评分,从而实现色差仪测定的肉色肉色评分之间的比较。  相似文献   
169.
为研究不同品种南方黄牛牛肉肉色间的差异及不同排酸时间对牛肉肉色的影响,以1周岁左右的黎平黄牛与西门塔尔牛为试验对象,在相同饲养环境条件下育肥6个月后屠宰测定背最长肌不同排酸时间(0、1、3、5、7、9 d)下的肉色变化,揭示不同黄牛品种肌肉肉色的差异。结果发现,随排酸的进行,2种肉牛牛肉pH值、总肌红蛋白和氧合肌红蛋白含量在一定时间内不断减少,高铁肌红蛋白含量不断增加,黎平牛肌肉L~*值在排酸前7 d不断提高,且在测定的所有时间点都高于西门塔尔牛;黎平牛肌肉的a~*和b~*值变化幅度与西门塔尔牛相比较小。说明西门塔尔牛肌肉pH值达到较低水平要稍慢于黎平牛。排酸成熟能够显著改变2种牛肉的肉色,黎平牛肌肉肉色较西门塔尔牛鲜红、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70.
紫肉色甘薯新品种福薯9号的选育和栽培要点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从亲本选择入手,借助甘薯育种技术,选育出紫肉色甘薯新品种福薯9号.该品种产量比一般紫肉色品种有较大提高,且适应性及抗逆性较好,食味品质优,晒干率32.1%,出粉率19.9%.2005年开始参加福建省甘薯区试,2008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