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8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5篇
  45篇
综合类   211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62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通过对海南省三亚市保平村户外夏季热环境测试和行为活动观察,探讨温度与风速对人体舒适性的影响,并提出热带地区户外空间热环境优化的若干建议。以海南省三亚市保平村为地点,在户外环境中取7个代表性测试点,利用精创温湿度记录仪(型号RC-4)及标智风速仪,测量一天中的数据变化。结果表明:有绿化的顶层比有构筑物的顶层在通风方面更具有优势;建筑外部有无遮挡对建筑物内部的温度和风速的影响较大,且遮挡物宜为导热性差的物体;建筑物的朝向对建筑物内部温度和风速影响较大,建筑物朝南,人体舒适度较高。绿化具有降温增湿功效,要尽可能将传统聚落中的“冷源”如水体与风环境设计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设计,能有效地降低夏季的温度,提高环境湿度和人体舒适度。  相似文献   
82.
李孝坤  李忠峰  冯敏 《水土保持研究》2013,20(4):242-247,252
基于对重庆三峡库区地理环境基础和经济社会发展概况的认识,通过实地调研并结合文献资料,采用PSR剖析了影响重庆三峡库区乡村聚落分布的自然力(自然环境基础)和非自然力(包括区位力、经济力、社会力、政治力)的作用,揭示了重庆三峡库区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重庆三峡库区乡村聚落分布呈现明显的地域分异,可以划分为:平行岭谷区河谷平坝与缓丘通达良好高度聚集型、岩溶低山与中山槽谷一般通达松散聚集型、平行岭谷丘陵与低山一般通达松散团聚型、低山与中山山麓及盆地通达良好松散聚集型、低山与中山一般通达松散团聚型、低山与中山岭谷封闭散居孤立型、低山与中山坡地封闭散居孤立型等地域类型;(2)上述乡村聚落地域类型空间发展呈现集聚与扩散并行的总体特点,具体表现为聚集型分布—网络扩展并行、团聚型分布—带状伸展并进、散居型分布—串珠状伸延并存等演进类型;(3)非自然力是驱动重庆三峡库区乡村聚落分布与演进的重要力量,但自然地理环境因素的基础制约作用也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83.
文化景观建设实操中,对文化景观的认识侧重于文化"物化"后的景观空间的系统设计与开发.文化的共享与传承、断层与空间、符号与创新等基本问题构成文化景观的基本逻辑,很大程度上决定文化景观建设的成败.文化景观总是体现着不同文化景观元素或符号的"集群化"特征、不同要素或符号之间的向心性和离散性的分布特点,构成文化景观的单元属性....  相似文献   
84.
指出了地名文化景观是在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共同影响下,由人类创造出来的具有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的文化现象,为探寻地名文化景观的研究脉络、当前研究现状及以后的发展方向,对地名及地名文化景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阐述了不同阶段地名文化景观的研究重点、研究内容及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了地名文化景观的研究情况,能够反映出其研究内容逐渐深入,方法逐步多元,对地名管理起到积极作用,并且总结了出目前对地名文化景观的研究主要包括反映人地关系、映射空间认知与地方认同、体现地域文化、传承与保护等方面。  相似文献   
85.
通过景观指数分析、空间自相关性分析、空间分析,以桃源县为例,对山地丘陵地区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桃源县乡村聚落密度及其用地规模的空间分异特征显著,聚落总体形状较为简单,其中沅水、白洋河、延溪流域的乡村聚落形状相对较为复杂,规则性不强。桃源县各乡村聚落之间距离的空间分布格局特征并不明显,聚落之间的联系紧密,且水域对聚落空间分布的影响程度较强,最邻近道路距离的空间分布格局特征并不明显。桃源县的乡村聚落规模、形态结构、聚落与水域邻近度的空间特征显著,其空间关系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86.
山丘生态保护区乡村聚落空间分异及格局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合理优化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山丘生态保护区山东省泗水县为例,运用最近邻点统计、空间关联测度模型、空间韵律测度等方法分析泗水县乡村聚落空间分异特征,并从生态保护与建设的视角,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从森林、水体2个方面构建生态保护格局,探讨泗水县乡村聚落格局优化方向。结果表明:泗水县乡村聚落空间集聚态势显著,平均密度在1.6~4个/km2范围内,呈现出的"南北密,中间疏"的空间分异特征;聚落规模以小型聚落居多,斑块数量占总数的45.43%,存在低值集聚的冷点区,表现为"中部大,南北小"的分布态势;乡村聚落斑块形状较为复杂,连续性差,破碎化明显;聚落主要分布在高程73~250 m、坡度0~5?以及距河流600 m范围内。通过构建生态保护格局并根据乡村聚落对森林、水体的影响将其划分为重点整治型、限制扩张型、适度建设型和优先发展型4种格局优化类型,该研究结果可为生态保护与建设背景下区域乡村聚落的规划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7.
基于实证分析法,运用GIS空间分析、景观指数以及回归分析法,分析县域视角下交通沿线农村房屋建筑区景观类型与空间分布规律、道路网络影响范围内的农村房屋建筑区景观异质性和稳定性。以佛山市三水区为例,研究不同等级道路与农村房屋建筑密度、楼层高度及空间格局的相互关系,从而探讨县域交通对农村房屋建筑景观格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房屋建筑区以高密度低矮类型为主,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巨大;总体上农村房屋趋近道路分布;道路级别与其空间吸引力呈相反趋势;道路影响下农村低密度房屋建筑区空间结构最不稳定;低等级道路对农村房屋建筑区密度和楼层的影响大于高等级道路;村庄规划与布局需综合考虑道路级别的影响。  相似文献   
88.
本文在乡村文旅视角下,以浙江丽水岩下村的乡土文化景观为研究对象,借用景观叙事学的相关理论,为乡村的文化景观设计提供方向,让景观设计更具文化特色,促进乡村文化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9.
国家对乡村发展的愈加重视不断推动乡村人文建设与经济建设的相互协调和科学发展,尤其是乡村田园文化景观的保护研究.笔者认为,生态农庄理念中对于田园文化景观的规划建设就是突破口,利用现代景观规划建设技术,深入分析田园景观的文化特性,不仅有利于改造千年来传统粗犷的农业生产种植方式,探寻符合现代化科学生产特点的农业新道路,更是对如何保留中国特色乡村文化景观,继承创新乡土文化内涵开辟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90.
本文通过对以农业经济发展为主的贵州侗族聚落环境的生态特征、聚落土地的生态属性的剖析和阐述,从土地斑块的生态景观出发,分析农田斑块、宅地斑块和山林斑块在聚落环境中的生态表现,并进一步从聚落形态、宅田林的生态布局,以及建筑中的生态体现等方面,深入阐述侗族聚落具体的生态营造方法,为侗族聚落生态可持续性景观的发展奠定一定的指导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