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4篇
林业   118篇
农学   88篇
基础科学   5篇
  19篇
综合类   490篇
农作物   57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59篇
园艺   163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为槭属植物在郑州地区的栽培种植与园林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分别从耐热性、耐寒性、抗病能力和抗虫能力等4个方面,对引种的10种槭属植物在郑州地区的生态适应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元宝槭、挪威槭、青楷槭和茶条枫的4项检测指标综合性评价指数在1.00~1.50,其生态适应性最好;鸡爪槭、五角枫、血皮槭、梣叶槭和三角槭的综合性评价指数在1.51~2.00,其生态适应性良好;飞蛾槭的综合性评价指数为2.10~2.50,其生态适应性一般。元宝槭、挪威槭、青楷槭和茶条枫较适宜在郑州地区栽培和应用。  相似文献   
992.
江西省早稻主栽品种苗期耐冷性鉴定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对江西省23个早稻主栽品种(组合)进行了苗期耐冷性鉴定。结果显示:金优L2、潭两优83、T优898、五丰优623、I优899、五优157、荣优1506、淦鑫206具有较强的苗期耐冷性;株两优505、中嘉早17、嘉育948、优I402则表现出极弱的苗期耐冷性;杂交稻组合通常具有比常规稻品种更强的苗期耐冷性;耐冷性基因具有加性及不完全显性效应。  相似文献   
993.
为明确黑色枝小蠹Xylosandrus compactus的生物学特性和越冬成虫的抗寒能力,采用室外监测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相结合的方法,确定黑色枝小蠹的寄主植物、发生动态、生活习性等,测定越冬成虫的低温耐受性.结果表明:黑色枝小蠹危害的寄主植物15种,其在上海地区1 a发生3~4代,每个虫道内成幼虫(7.06±3.76...  相似文献   
994.
以6份乌塌菜(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nsis var. rosularis)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低温(5℃,0℃,-5℃,-10℃)胁迫,测定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半致死温度、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将各性状在低温与常温下测定值的比值作为耐寒性评价指标,采用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其耐寒性。结果表明,6份乌塌菜品种的半致死温度(LT50 )变化范围为-0.30~-2.17 ℃。对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性不强,评价品种耐寒性需要用多指标测定。对各指标聚类分析表明,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结合起来用于鉴定乌塌菜的耐寒性更准确。通过对乌塌菜品种聚类分析,6份乌塌菜品种中,耐寒性最强的品种是塌地乌6号和徽乌1号;耐寒性较强的品种是徽乌2号、塌地乌2号和塌地乌1号;耐寒性弱的品种为塌地乌3号。  相似文献   
995.
较寒冷地区实生苗育苗技术包括苗圃地的选择与规划、营建及管理、移苗及病虫害防治等,寒冷地区种子发芽和成苗质量与桉树本身的耐寒能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6.
根据千阳县气候特点和果桑栽培技术要求,进行了果桑品种及修剪技术试验。结果显示,红果2号为适宜栽培品种;“春重剪-第2年夏伐-第3年春重剪”桑树生长芽多,条长长,冻梢率低,桑椹产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97.
白蜡吉丁啮小蜂Tetrastichus planipennisi Yang是我国东北地区白蜡窄吉丁Agrilus planipennis Fairmaire幼虫期的优势寄生性天敌.通过野外采集幼虫室内观察与饲养并适时在林间进行解剖分析,研究了辽宁地区白蜡吉丁啮小蜂生物学特性和对其寄主白蜡窄吉丁自然控制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蜡吉丁啮小蜂是一种容性群聚性内寄生蜂.在室内25℃条件下.白蜡吉丁啮小蜂从卵发育到幼虫化蛹前需要12 d,蛹期需要10 d.越冬代羽化成蜂雌雄比为0.97:1,寄主平均出蜂量为64头.白蜡吉丁啮小蜂在辽宁1 a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坑道内越冬,少数跟随寄主进入蛹室内越冬.5月中、下旬林间开始有成蜂活动.其寄主白蜡窄吉丁在辽宁1 a发生1代,以不同龄期的幼虫在树干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蛀道内及浅层木质部的蛹室内越冬,成虫5月下旬陆续羽化出孔.白蜡吉丁啮小蜂在1 a内可3次寄生寄主幼虫,适宜寄生的寄主幼虫状态和所处位置的变化可导致寄生率波动较大,进而影响对白蜡窄吉丁的自然控制作用.白蜡吉丁啮小蜂的过冷却点-25.21℃~-24.17℃,冰点-18.98℃~-16.81℃;白蜡窄吉丁的过冷却点-26.13℃~-24.79℃,冰点-21.24℃~-19.28℃,两者在辽宁地区均能正常越冬.  相似文献   
998.
钟波 《新农业》2006,(3):26-27
茼蒿属于半耐寒性蔬菜,喜欢冷凉湿润的气候,生长适温为18℃~20℃,在29℃以上时生长不良,12℃以下时生长缓慢,可耐短时间0℃左右的低温。对光照要求不严格,较耐弱光,属长日照作物,适宜在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999.
马铃薯喜凉,耐寒性较强,而甘薯喜温怕霜冻,可利用春甘薯地早春套种马铃薯.春马铃薯667米2产2 000~2 500千克,套种甘薯667米2产3 000~4 000千克.2003年省农科院试验,在3月初地膜覆盖播种脱毒马铃薯津引8号和中薯3号,5月15日收获,平均667米2产2 600千克,5月1日套种豫薯13号甘薯,10月21日收获,667米2产4 050千克.其关键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000.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测定了中华通草蛉越冬滞育成虫的耐寒性指标。结果表明,越冬过程中成虫过冷却点(SCP)与体内自由水含量存在着较明显的依存关系。成虫体内自由水含量以1~2月份最低,雌成虫1月份的SCP为(-15.69±3.20)℃;雄成虫12月份的SCP最低(-17.04±2.89)℃。在越冬初期成虫体内总脂肪含量逐渐升高;越冬过程中脂肪被消耗而逐渐减少,越冬后期又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