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2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271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崔笑 《农业考古》2012,(6):320-323
江西史前音乐虽无文字可考,但江西出土的先秦时期的陶质、青铜、竹木乐器至今还能发出悦耳的声音,这就是江西先民最早的音乐之声。江西先民的音乐理念是在原始农耕文化的发展中形成的。《尚书·禹贡》:"彭蠡既潴,阳鸟攸居。"描述了远古时代彭蠡湖鸿雁翔集、悠然牺居的自然景象。有人认为"阳鸟"是指彭蠡之畔的农耕氏族。考古资料表明,江西新石  相似文献   
82.
《农业考古》创刊于1981年,最初感到眼前一亮的是刊物命名颇富创意。将两个距离甚远的学科拉在了一起,无论给文物考古抑或农业历史研究都留下了足够的拓展空间。后来与文华师接触多了,方知乃与先生经历、学养有关。先生早年乃厦大考古专业高才生,反右及文化大革命时期又曾长期谪居乡野,促成了所学与所知的结合。史前农业当为中国农史研究比较薄弱的领域,最根本的原因乃在于史料的缺乏。自1978年的"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展览"  相似文献   
83.
彭一万 《农业考古》2015,(2):169-171
《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48期(2014年第5期),发表了竺济法先生的《"海上茶路"起点与"海上茶路"是两种概念——兼答彭一万先生关于<宁波‘海上茶路’启航地的地位毋庸置疑>的质疑》一文,看了又非质疑不可。竺先生认为"海上茶路"起点与"海上茶路"是两种概念,这本身确实是竺先生所说"自己没搞清楚,如何让读者明白"了。"海上茶路"起点与"海上茶路"不是两种概念,而是一种概念的前后部分。一条路,总有"起  相似文献   
84.
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原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而作为生产关系总和的社会经济基础又决定社会上层建筑的性质。中国自古以来一直是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是社会经济最主要的部门,80%以上的国民赖此为生。因此,要研究中国历史,包括研究历代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状况及其与政权、思想、文化等上层建筑的关系,就必须首先着重  相似文献   
85.
郭辉东 《农业考古》2005,(1):166-166
近20年来的考古发现一再表明,湖南是世界稻作文化最早的发源地。在湖南省境内,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到处都有稻作文化遗址的发现,时间最早的达12500年,地域分布之广,时间跨度之大,在国内外是仅见的。可以说,从远古时代先民开始至今,在湖南21.8万平方公里的三湘大地,绘就了一幅巨大的稻作文化遗存的历史长卷。这幅长卷由五个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86.
论渭河上游及毗邻地区原始农业生产结构的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始农业与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相似,也有一个生产结构问题.从采集、渔猎过渡到种植业和饲养业结合,再由种植业和饲养业过渡到传统农业或半农半牧经济或游牧经济,是一个逐渐转变的过程.渭河上游及毗邻地区原始农业生产结构演变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前仰韶文化至仰韶文化早、中期(6200BC-3500 BC),以采集、狩猎经济为主,种植业和家庭畜养业为次;第二阶段在仰韶文化晚期(3500BC-3000 BC),以种植业和家庭畜养业为主,采集、狩猎居次要地位;第三阶段在龙山文化时期(2900BC-1900 BC),种植业和家庭畜养业进一步发展,畜牧业萌芽;新石器时代结束以后至青铜时代为第四阶段,这一阶段由原始农业向半农半牧经济或畜牧经济转化.此后,随着北方草原游牧经济的南下和中原农业民族的北上及其双方势力的此消彼长,渭河上游及其代表的北方生态过渡带种植业、家庭畜养业和畜牧业的比重不断发生者变化.渭河上游地区原始农业生产结构的演变,仅仅是一个特例,不能囊括全国范围,但有利于澄清学术界关于农业生产发展阶段问题的模糊认识,丰富原始农业生产结构演变思想.  相似文献   
87.
天津史前时期经济与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启明 《农业考古》2004,(1):29-33,40
天津,因明成祖朱棣经过而得名,简称津,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北依燕山,东临渤海,大致介于北纬38°33′至4 0°15′和东经116°4 2′至118°0 3之间( 1) 。全市辖18个区县,南北长约186公里,东西宽约10 1公里,总面积1130 5平方公里。地形上北高南低,自西北向东南倾降,一般海拔2 - 5米。北部山区红占全市总面积5 % ,大部分是低于海拔80 0米的低山和相对高度在2 0 0米以下的丘陵,中南部均为洪积冲积平原,约占全市总面积95 %。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北运河等五大支流于市内汇为海河后东注渤海,子牙新河、独流碱河、永定新河、潮白新河、…  相似文献   
88.
作者在研究了大量的有关科技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河南省野生脊椎动物的研究情况,从资源区系、新记录、形态学、生理学、实验生物学、动物地理、动物考古、食性及取食生态学、生物防洽、保护与饲养等十个方面进行了概述,并作出了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89.
农业考古中结论最终得出的方式有直接得出和间接得出两种.在间接得出的方式中,推定不属于科学的考古的证明方式.  相似文献   
90.
于德源 《农业考古》2006,(4):14-18,39
北京的东胡林新石器时期早期遗址,位于门头沟山区东胡林村西侧清水河北岸的马兰黄土台地上。这处遗址最早是在1966年初被在当地劳动的北京大学郝守刚先生发现,后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周国兴、尤玉柱先生前往鉴定,确定是一处新石器早期的3具尸骨的合葬墓,一具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