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2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271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 开展三江白猪育种工作的历史背景 养猪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据最新考古发现我国驯养猪的历史已有9000多年,成为农家养猪的历史已有7000多年.我国养猪数量大、品种多、种质特性丰富多采.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天然植物源考古木材加固剂——木栓脂对饱水古木吸湿性及尺寸稳定性的影响,将从栓皮栎树皮中提取的木栓脂与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表面活性剂按一定质量比配制一种新型水溶性加固剂对饱水考古木材进行加固处理。基于质量增加率、尺寸抗收缩率、色度、平衡含水率的变化以及吸湿等温线(GAB)模型拟合分析加固处理对古木理化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法表征加固剂在古木中的分布及主要化学组分含量变化规律,探讨木栓脂对古木的加固机理。结果表明:当木栓脂加固液质量分数为35%时,加固古木的质量增加率达到最大值69.35%,弦向、径向和轴向的抗收缩率均达到最大,分别为81.59%,57.88%和83.83%,加固古木尺寸稳定性提高。加固古木与未处理古木相比颜色无明显变化,明度值等颜色参数变化较小,其中木栓脂加固古木的明度差值较未处理古木减小了0.78~3.37,总色差值减小了0.40~1.71。SEM与FT-IR表征发现,加固剂在古木中的加固类型包括细胞腔部分填充、细胞腔完全填充和与细胞壁结合3种方式。加固后的古木平衡含水率的变化和GAB模型的拟合结果表明,加固古木在各...  相似文献   
13.
油菜史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佟屏亚 《农业考古》2004,(1):140-143
油菜是人类栽培的最古老的农作物之一,为十字花科(Crucifere)芸苔属(Brassica spp.)的若干种组成。因其籽实可以榨油,故有油菜之名。它和大豆、向日葵、花生一起,并列为世界四大油料作物。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业考古研究的沿革与农业起源问题研究的主要收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为农 《农业考古》2001,(1):1-16,34
本刊自1981年创刊至今,走过20个年头。在创刊五周年、十周年之际,本刊都辟专栏,邀请名家撰文纪念。本期出版正逢创刊20周年,特转载古为农先生专文及匡达人先生的自发来稿,以兹纪念。借此机会,向一切支持、关心本刊的作者、读者和领导、企业家致以衷心的敬意和谢意。)  相似文献   
15.
芮潇 《现代园艺》2022,(1):103-105
随着数字信息可视化技术的成熟和VR虚拟现实技术的普及,新媒体的影响力日渐扩大,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在历史文化相关的景观设计领域的运用将更加广泛,而大运河遗产的数字化保存和推广,正是中国大运河遗产利用与展示的重要实现手段之一,通过信息可视化技术,将进一步扩大大运河考古遗址公园的影响力,延长遗址公园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6.
《农业考古》为国内外首创篇幅最大的专业性考古杂志,她着重从考古学和生产力角度研究我国古代农业技术的成就和历史,贯彻古为今用的方针,普及农业历史知识,为实现现代化服务,同时用较多的篇幅介绍国外农业起源、稻作起源、农业历史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农业考古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先进技术,供国内学术界借鉴、参考。《农业考古》是新时期的产儿,也是随新时期同步成长起来的刊物。它忠实继承了中国学  相似文献   
17.
刘志一 《农业考古》2004,(2):168-170
湖南株洲伏羲仙庄博物馆收藏1件特大型龙纹兔毫釉窑变建盏,盏边外径222毫米,圈足外径48毫米,高76毫米,胎厚8毫米,重615克,比现代同样大小厚薄白瓷大碗重100克左右,手持有重如铁之感。击之,声如磬,非常悦耳,内壁基本平整光滑。底色为玳瑁黄,面釉为黑色,由上而下呈现多层圆圈,并因外壁的剔花龙  相似文献   
18.
狗趣杂谈     
于丽萍 《警犬》2008,(4):43-44
狗是人类最早的“朋友”——六畜之一。 考古发现证明,远在新石器时期人们就养狗。狗的用途广泛,能为主人看门守护,能帮助主人打猎,在寒冷地带还能拉雪橇……因此,凡是有人居住的村落几乎都有狗。  相似文献   
19.
梅作为中国的传统名花,有着悠久的栽培应用历史和丰富多彩文化内涵。梅在古代首先是从梅果的应用开始由野生到栽培的。从考古发现中可判断梅有7200年以上的应用史。考古大多发现器皿中所藏的炭化梅核。我国最早的成篇散文集《尚书》中有:“若作和羹,尔惟盐梅”的文字记载。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有悠久的食鹿历史.据考古发现,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已将幼鹿作为猎食对象,80万年前陕西蓝田人已猎食鹿,50万前年北京人更是大量猎食鹿.在史前的诸多文化遗迹中,大都发现鹿科动物骨骼或其化石,充分证实了先民猎鹿、食鹿的悠久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