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7篇
农学   48篇
基础科学   15篇
  3篇
综合类   301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46篇
园艺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1、主要原料 鱼、食盐、豆油。设备用具、锅等。 2、加工方法选取新鲜的鱼(带鱼、鲳鱼等),去鳞、鳍、剖腹去内脏,用水冲洗干净后,沥去水,切成小段。用酱油、食盐腌2h左右(按每50kg鱼段加入酱油15kg、精盐750g的比例)。  相似文献   
72.
煮菜做饭时,应该注意所用的调味料是否已超过保质期,以及真空包装食品开封的时间.花椒粉、胡椒粉等香辛料加工品,含有大量的挥发油类,容易生霉.保存时,需将瓶盖或袋口封好,放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地方.味精、食盐等也容易受潮,也要放在密封、干燥的容器里,使用时不能沾水.  相似文献   
73.
研究采用梯度平板法观察氯化钠(NaCl)对白腐真菌生长的影响,试验表明:在0-30 g/L NaCl质量浓度区间,8种白腐真菌生长速率随时间呈线性降低.统计分析结果表明:8种白腐真菌在不同NaCl质量浓度下的生长速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4.
加热灭菌是商业应用最广泛的灭菌技术,酱油加热灭菌在达到灭菌目的同时,加热过程氨基酸和风味的变化对酱油品质影响较大。该项目采用高盐稀态酱油开展试验,研究灌装前酱油加热灭菌操作的设备和工艺对酱油氨基酸含量及风味的影响,最终确定灌装前最佳酱油灭菌操作是采用板式灭菌器加热至70-80%,保温30min。此灭菌操作既能使成品酱油卫生指标控制在很低水平,远远符合国家标准,降低质量风险.又可使酱油成品在货架期时.氨基酸含量及风味的保持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5.
鸡(土从)连续发酵生产营养酱油,其最适接种量为20%,发酵时间7d;果胶酶和纤维素酶混合处理发酵液,可显著提高氨基态N和总N含量,氨基酸生成率达62.8%。  相似文献   
76.
一、配料1.主料:鱿鱼,体重150~200克。2.辅料:糯米、肉丁、枸杞子、米仁、胡萝卜、甜玉米、香菇。3.汤料:糖、盐、味精、酱油、黄酒、生姜、大茴香(八角)、桂皮。二、工艺流程原料鱿鱼→去皮→去头和内脏→水  相似文献   
77.
鸽肉不但营养丰富,还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等特点和食疗功效,深受消费者欢迎。现介绍3款新式肉鸽食品的加工技术。一、清香鸽脯特点:成品呈深红色,清香适口,肉烂味醇。1.原料配置:鸽肉600克,松子仁70克,味精3克,香油25克,酱油25克,小葱25克,料酒15克,姜25克,精盐1克,白砂糖10克,花生油70克。  相似文献   
78.
[目的]通过参加酱油中的氯化钠测定能力验证,进一步总结经验,提高实验室检测水平.[方法]比较《酱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39-2003)中直接沉淀法和《食品中氯化钠的测定》(GB/T 12457-2008)中电位滴定法的优缺点,选择直接沉淀法进行检测.[结果]样品中氯化钠含量为184.0 g/L,实验室间Z比分数为0.66,能力验证结果为满意.[结论]在此次酱油中的氯化钠能力验证中,通过对方法的比较进行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严格按照方法操作,控制取样等关键点,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鱿鱼加工废弃物鱼酱油发酵过程中的生物胺含量变化。[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荧光检测法研究了鱿鱼加工废弃物鱼酱油中酪胺、尸胺、组胺、精胺、亚精胺、胍丁胺和腐胺7种生物胺含量在发酵过程中的变化。[结果]鱼酱油中的7种生物胺得到了很好的分离和测定,平均回收率较好,为88.6%~111.7%,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0%。鱿鱼加工废弃物鱼酱油发酵过程中7种生物胺的变化规律:酪胺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延长增加较快,腐胺次之,组胺含量增加较少,尸胺、胍丁胺、精胺、亚精胺含量在发酵过程中变化很小。发酵30d得到的鱿鱼加工废弃物低盐鱼酱油中酪胺、腐胺、组胺、尸胺、胍丁胺、精胺、亚精胺含量分别为(20.75±0.84)、(8.95±0.55)、(3.37±0.27)、(0.32±0.07)、(0.14±0.02)、(0.67±0.02)、(0.69±0.03)mg/L,其与日本鱿鱼鱼酱油各种生物胺的含量比例相似。[结论]为鱿鱼加工废弃物低盐鱼酱油的生产提供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80.
文章通过概述余姚榨菜产业的发展现状、榨菜产业污染源调查与分析,对榨菜废水污染的防控对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一些榨菜废水处理技术并对各种处理技术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一些榨菜产业发展的思路和想法.为姚西北榨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姚西北榨菜产地自然环境,加强姚西北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一些可供探讨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