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8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67篇
林业   581篇
农学   173篇
基础科学   27篇
  57篇
综合类   1350篇
农作物   202篇
水产渔业   52篇
畜牧兽医   266篇
园艺   291篇
植物保护   23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黑胫突眼隐翅虫捕食功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2.
蜜蜂残翅病病毒(DWV)是感染蜜蜂最常见、传播最广泛的病毒之一,通常以隐性感染的形式存在。在蜜蜂的各个发育阶段都能检测到DWV,严重时会导致感染蜜蜂表现出典型的发病症状并且使蜜蜂寿命缩短。DWV在其传播媒介狄斯瓦螨Varroa destructor的作用下传播范围更为广泛,在32个国家的蜂群中DWV的平均感染率至少为55%。DWV的大肆流行是导致蜂群损失的重要原因,给养蜂业造成了巨大损失,严重影响了我国养蜂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将从DWV的流行与分布、发病特征及危害、传播途径、遗传多样性以及其防制措施等方面对蜜蜂残翅病病毒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我国进一步开展蜜蜂病毒学研究提供参考,为开发防治技术方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3.
日本细毛环腹瘿蜂Leptopilina japonica是斑翅果蝇Drosophila suzukii的优势寄生性天敌之一, 对斑翅果蝇具有良好的生防潜力。为更好地利用日本细毛环腹瘿蜂防控斑翅果蝇, 本研究在室内观察了日本细毛环腹瘿蜂的行为活动和生长发育特征。采用室内接虫法研究了该蜂对斑翅果蝇2龄幼虫的寄生能力。分别运用Holling Ⅱ型圆盘方程、搜寻效应方程和Hassell-Varley模型拟合分析了日本细毛环腹瘿蜂的寄生功能反应、搜寻效应和自身密度干扰效应。结果表明:日本细毛环腹瘿蜂的寄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 Ⅱ模型, 其拟合方程为:Na=0.70N/(1+0.03N); 寄生效能(a/Th)为15.78; 在一定空间内, 寄生蜂的寄生量随寄主密度增加而增大, 至寄主密度达25头/罐后寄生量趋于平稳; 寄生蜂的搜寻效应随着寄主密度的增加而减弱; 当斑翅果蝇的密度分别为10、20、30头/罐时寄生蜂自身密度干扰模型分别为E10=0.487 8P-0.871 3; E20=0.442 0P-0.676 8和E30=0.346 2P-0.433 7, 在同一寄主密度下, 日本细毛环腹瘿蜂的寻找效应均随自身密度的增加而减弱。日本细毛环腹瘿蜂对斑翅果蝇2龄幼虫具有较好的寄生效能, 但寄主密度较大会导致日本细毛环腹瘿蜂的寄生效能减弱, 随着寄生蜂自身密度的增加, 其种内个体间会出现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54.
广东南澳候鸟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乌屿岛是中国南部沿海地区最大的褐翅燕鸥繁殖地,为确定褐翅燕鸥在繁殖地的家域范围,我们于2018年5月、2019年5月利用卫星追踪技术在乌屿岛开展了繁殖期褐翅燕鸥家域的研究.结果 表明:褐翅燕鸥家域平均面积为(17346.29±31738.74) km2,家域范围西南至珠江口岛屿,北达福建省漳...  相似文献   
55.
报道了越南2种植物分布新记录,包括夹竹桃科Apocynaceae的保亭鳝藤Anodendron howii Tsiang和大戟科Euphorbiaceae的枝翅珠子木Phyllanthodendron dunniarmm Levl.  相似文献   
56.
异黄酮3′-羟化酶(Isoflavone 3′-hydroxylase,I3′H)是催化合成毛蕊异黄酮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关键酶.该研究从膜荚黄芪中克隆了I3′H基因cDNA全长,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了毛蕊异黄酮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结果表明:I3′H基因cDNA全长为18...  相似文献   
57.
蚕豆是主要食用豆类之一,具有营养丰富、 固氮肥土等优点,但其花荚脱落率高,花荚转化率明显低于其他豆类.试验通过人工去除不同节位的花序,来调整蚕豆植株的源-库比率,探明蚕豆产量形成的关键开花节位及各节位花序的竞争关系.结果表明,去除各节位小花均能提高其他节位的花荚转化率,中部节位的小花是产量形成的关键;仅保留下部节位的小...  相似文献   
58.
2.利用捕食性天敌防虫水稻上的捕食性天敌有黑肩绿盲蝽、尖钩宽黾蝽、青翅蚁形隐翅虫、双斑青步甲、捕食菅蓟马等。如黑肩绿盲蝽和尖钩宽黾蝽是稻飞虱和稻叶蝉的重要捕食性天敌。黑肩绿盲蝽主要捕食卵和低龄若虫。一头尖钩宽黾蝽成虫一天可取食一龄飞虱若虫4.2头或3龄若虫2.2头  相似文献   
59.
外来有害生物的快速准确鉴定有助于提高口岸检疫效率。红翅大小蠹(Dendroctonus rufipennis)和黄杉大小蠹(D. pseudotsugae)作为大小蠹属的非中国种是我国口岸原木检疫中频繁截获的检疫性有害昆虫。本研究以mtDNA COI基因5′端和3′端序列为标记对红翅大小蠹与黄杉大小蠹的11个样本开展分子鉴定有效性评价。结果显示,当以COI基因5′端和3′端为靶标时,两种大小蠹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181和0.144,是种内遗传距离的60.3和48倍,且种内、种间遗传距离间无重叠现象,在系统发育树上都能聚为独立的分支,表明mtDNA COI基因5′端和3′端序列均可有效区分红翅大小蠹与黄杉大小蠹。  相似文献   
60.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肥料配施促进翅碱蓬生长及其对盐碱土修复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不同程度地改善了盐碱地土壤的营养状况,促进翅碱蓬的生长,增强吸收土壤中盐分离子的能力,降低盐碱度,从而提高了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团聚性。其中,氮肥处理效果最佳,与对照比,土壤全盐量降低30. 3%,碱性磷酸酶活性提高68. 4%,脲酶活性增加1. 5倍,土壤团聚性增加,土壤平均重量直径增加28. 7%。其次是钾肥处理,碱性磷酸酶活性提高43. 5%,脲酶活性增加50. 0%,土壤平均重量直径增加25. 8%。因此,本研究认为,氮肥对盐碱地碱蓬生长及土壤营养改善效果较好,而氮肥配施钾肥对促进碱蓬生长以改良盐碱地更具有生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