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57篇
  免费   1470篇
  国内免费   3946篇
林业   792篇
农学   4794篇
基础科学   62篇
  1766篇
综合类   16892篇
农作物   2983篇
水产渔业   1214篇
畜牧兽医   13584篇
园艺   1606篇
植物保护   1280篇
  2024年   414篇
  2023年   1389篇
  2022年   1497篇
  2021年   1544篇
  2020年   1374篇
  2019年   1676篇
  2018年   864篇
  2017年   1273篇
  2016年   1537篇
  2015年   1566篇
  2014年   1763篇
  2013年   1798篇
  2012年   2687篇
  2011年   2711篇
  2010年   2613篇
  2009年   2721篇
  2008年   2697篇
  2007年   2254篇
  2006年   1847篇
  2005年   1714篇
  2004年   1427篇
  2003年   1323篇
  2002年   893篇
  2001年   963篇
  2000年   722篇
  1999年   591篇
  1998年   464篇
  1997年   369篇
  1996年   388篇
  1995年   348篇
  1994年   334篇
  1993年   256篇
  1992年   270篇
  1991年   223篇
  1990年   148篇
  1989年   159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7篇
  195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系统研究了敏感家蝇Musca domestica Vicina L.羽化后不同天数其头部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比活力、敏感度以及酶源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缓冲液pH值对家蝇头部AChE比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家蝇初羽化至羽化后第15 d,其头部AChE的比活力逐渐升高 ,而酶源蛋白质的含量逐渐下降(187.022 2±9.021 3~83.022 2±7.111 1 μg/头)。羽化后2~4 d,其头部AChE的敏感度最高;初羽化和羽化后第15 d,敌敌畏的I50分别是羽化后第3 d的1.4倍和2.1倍。在一定的pH值范围内(6.6~8.0),家蝇头部AChE的比活力随缓冲液pH值的升高而增大。本研究为利用家蝇头部AChE检测有机磷残留量探索了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952.
取食转Bt基因棉对斜纹夜蛾幼虫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常规棉泗棉3号为对照,测定了取食转Bt基因棉GKl2的不同部位(花、蕾、铃和不同空间部位叶片)10d对斜纹夜蛾初孵幼虫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品种和植株部位对斜纹夜蛾幼虫存活率均产生显著影响,但两者之间没有交互作用。取食Bt棉顶部新叶(倒1叶)、中上部展开叶片(倒3叶和倒6叶)和蕾10d的斜纹夜蛾幼虫,其存活率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取食Bt棉下部成熟叶片(倒14叶)4d后,幼虫存活率方显著低于对照。取食Bt棉花朵的幼虫初期(≤4d)存活率低于对照,但随着对照死亡率的增加,6~10d内两者差异不再显著。取食Bt棉棉铃的幼虫存活率始终低于对照,但两者差异基本不显著。根据GKl2对棉铃虫和斜纹夜蛾杀虫效果的比较,初步探讨了斜纹夜蛾为害趋势加重的原因。  相似文献   
953.
从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中国镇江株 (BmNPV ZJ)基因组DNA中克隆出酪氨酸蛋白磷酸酯酶基因 (ptp) ,该基因的编码部分由 5 0 7个核苷酸组成 ,其中A为 16 3、C为 99、G为 113、T为 132 ,G +C含量约为 4 2 %。根据其核苷酸序列推演的蛋白质由 16 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其中含有酪氨酸蛋白磷酸酯酶催化活性区的 11个氨基酸“HC”基序。该基因与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AcMNPV)ptp和BmNPV T3株 (日本 )的ptp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 96 8%和 98 2 %。BmNPV ZJ酪氨酸蛋白磷酸酯酶 (BmNPV ZJPTPase)的氨基酸全序列与AcMNPV、BmNPV T3、芹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AfMNPV)PTPase和黄杉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OpMNPV)PTPase 1的氨基酸全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 97%、97 6 %、96 %和 6 0 % ,而与OpMNPVPTPase 2的同源性仅为 2 0 %。在NCBI数据库中查找BmNPV ZJPTPase的同源性序列 ,查找到的 5 99381个序列中发现至少有 14种mRNA加帽酶其N端部分存在PTPase催化活性区的“HC”基序 ,但其氨基酸全序列的同源性只有 31%~ 32 %。该基因序列已被GenBank数据库收录 ,登录号为AF316 871  相似文献   
954.
在保存家蚕突变基因资源过程中调查发现:黄血蚕蛾翅在羽化之初呈鲜黄色,白血蚕均不然。通过与白血蚕(非黄翅)和黄血抑制基因(I)进行杂交试验,分析黄翅的遗传规律,结合普查家蚕突变系统蛾翅色性状,证明黄翅性状与幼虫黄脚一样,为黄血基因支配。进而记录了因黄血基因的多效作用在卵、幼虫、茧、成虫各阶段表现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955.
研究以RT-PCR方法从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DKZJ/12/00(H5N1)中获得禽流感病毒HA部分基因,将目的基因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将测序和酶切验证正确的阳性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表达。结果表明该蛋白得到了可溶性的表达,表达蛋白的分子质量为25ku;Western-blot分析结果表明,该蛋白可以与禽流感H5阳性血清反应(禽流感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检测HA的抗体时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956.
梅花鹿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由于人们对胰岛素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入,致使人们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尤其是在分子生物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IGF1又叫生长介素,是由70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碱性多肽,分子质量为75 ku,既具有胰岛素样作用,又可促进细胞的分化和增殖,在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IGF1在进化上相当保守,人们在畜禽(如猪、牛、羊和鸡等动物)中已进行了大量而深入的研究。但是,目前关于梅花鹿IGF1基因方面的报道却很少,在网上也只是公布了马鹿的IGF1基因的5′UTR序列。试验利用牛的IGF1基因序列(Acc…  相似文献   
957.
为了获得北极狐多巴胺受体D1基因序列,给北极狐自咬行为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从北极狐耳组织扩增出多巴胺受体D1基因的部分外显子序列,并对其进行克隆测序,将该序列提交到Genebank上。Genebank中的Blast分析表明,北极狐多巴胺D1受体基因与家狗(Canis familiaris)的同源性为99%,与牛(Bos taurus)的同源性为93%,与人(Homo sapiens)的同源性为92%。  相似文献   
958.
基因药物应用于畜牧业,主要用来调控动物的生长。调控动物生长的方法很多,其中调节激素的分泌与释放是最安全最有效的方式,但现有的通过调节生长激素(GH)分泌来调控动物生长的方法都存在明显的缺陷,这些缺陷限制了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而利用基因工程的先进成果制备的基因药物克服了原有方法的不足,为通过调节GH的分泌来调控动物生长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综述几种基因药物对动物生长的调控效果及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59.
利用已测得的鹅Myostatin基因3′-调控区核苷酸序列设计5对PCR-SSCP引物,对扬州鹅、皖西白鹅以及五龙鹅3品种家鹅该区域内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了分析,并探索了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生产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检测到A→G(88位)和G→T(353位)2个单碱基突变位点。88位处,E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具有EE、EF两种基因型,以扬州鹅杂合子频率最高(0.550),皖西白鹅30个个体仅有一例EF型;353位处,G为优势等位基因,具有GG、GH和HH 3种基因型,3品种均具有较高的GG基因型频率、较低的HH基因型频率。屠体性能分析发现,EF基因型家鹅具有更高的屠体性能;扬州鹅、皖西白鹅GG型个体的腿肌重和腿肌率显著高于HH型个体(P〈0.05),五龙鹅腿肌重、腿肌率具有GG型(GH型(HH型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60.
在人和动物的生命过程中,嗅觉起着重要作用。嗅觉受嗅觉受体基因调控。嗅觉受体基因的缺失能引起特异性的嗅觉分辨力下降或缺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