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29篇
  免费   1425篇
  国内免费   3966篇
林业   793篇
农学   4787篇
基础科学   63篇
  1766篇
综合类   16927篇
农作物   2967篇
水产渔业   1214篇
畜牧兽医   13613篇
园艺   1610篇
植物保护   1280篇
  2024年   419篇
  2023年   1389篇
  2022年   1545篇
  2021年   1569篇
  2020年   1374篇
  2019年   1676篇
  2018年   864篇
  2017年   1273篇
  2016年   1537篇
  2015年   1566篇
  2014年   1763篇
  2013年   1798篇
  2012年   2687篇
  2011年   2711篇
  2010年   2613篇
  2009年   2721篇
  2008年   2697篇
  2007年   2222篇
  2006年   1848篇
  2005年   1714篇
  2004年   1427篇
  2003年   1323篇
  2002年   893篇
  2001年   963篇
  2000年   722篇
  1999年   591篇
  1998年   464篇
  1997年   369篇
  1996年   388篇
  1995年   348篇
  1994年   334篇
  1993年   256篇
  1992年   270篇
  1991年   223篇
  1990年   148篇
  1989年   159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7篇
  195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建立一种快速、特异鉴别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圆环病毒3型(PCV3)的双重TaqMan MGB探针FQ-PCR方法,本研究以PCV2的Rep蛋白和PCV3的Cap蛋白基因作为靶基因,各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和1条TaqMan MGB探针,经优化各反应条件和进行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和干扰性试验,建立鉴别检测PCV2/PCV3的双重FQ-PCR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可特异性扩增PCV2、PCV3核酸,与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等8种病原及阴性对照无交叉反应,特异性较强;对PCV2和PCV3阳性质粒标准品的最低检出限均可达10 copies/μL,敏感性较高;PCV2/PCV3批内/批间重复试验变异系数(CV)值均在3%以下,表明方法稳定性、重复性较好;干扰性试验表明在两种病毒阳性质粒起始模板相差较大时该方法不会影响对其中任一病毒核酸的检出和准确定量。对42份临床疑似PCV感染样品检测结果与PCV2 、PCV3基因测序结果符合率100%。本研究建立的双重FQ-PCR方法具有敏感性高达10 copies/μL、特异性强、在同一反应体系中能同时快速鉴别检测PCV2、PCV3等优点,可用...  相似文献   
882.
为了建立高效、灵敏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检测方法,本研究从GenBank数据库中获取PEDV N基因序列,扩增出PEDV N基因标准质粒,并在N基因的保守区域内设计了一对特异性荧光定量引物,成功建立了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经过一系列试验表明,该检测方法线性关系良好,R2值为0.99;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最低可检测至2.23 copies/μL,比普通PCR灵敏约100倍;重复性好,组内变异系数为0.25%~0.43%,组间变异系数为0.67%~0.97%;对于各地区96份临床样品检测出PEDV阳性率为25%。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为PEDV的临床诊断、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定量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检测工具。  相似文献   
883.
为进一步对大豆中的miR482家族有更全面的了解,本研究以大豆miR482家族为研究对象,对大豆中miR482家族的前体及成熟序列的特征、靶基因预测及其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在通过miRBase搜索得到的gma-miR482家族成熟序列中,除gma-miR482b/e均位于chr.20以外,其余序列均位于不同染色体.gma...  相似文献   
884.
[目的]鉴定分离到牛源肺炎克雷伯杆菌的SHV表型,并通过接合转移实验确定能够水平转移给其他细菌,以探明其耐药基因转移的机制.[方法]对已经分离得到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药敏试验,检测耐药基因,做水平转移实验.[结果]从分离得到的71株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光谱β-内酰胺酶的菌株共有66株,66株中共有7株含SHV基因的肺炎克...  相似文献   
885.
《林业科学》2021,57(1)
【目的】鉴定日本落叶松木质部发育相关基因,构建核心基因与木质部发育相关基因的共表达网络,为后期开展日本落叶松木材形成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对日本落叶松木质部、韧皮部和针叶3个组织进行二代和三代转录组测序,利用R软件的DEseq2包筛选木质部相对韧皮部和木质部相对针叶的差异表达基因,通过整合2组差异基因获得木质部特异表达基因,借助GO、KEGG及BLASTN等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探索基因功能,利用WGCNA分析构建木质部特异表达基因共表达网络。【结果】共获得2 596个木质部特异的高表达和低表达基因;GO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基因在代谢过程、细胞过程、定位膜、细胞、细胞组件、催化活性、位点结合和转运活性等分类中显著富集; KEGG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基因在淀粉和蔗糖代谢、类黄酮生物合成和代谢途径通路中显著富集,在苯丙烷代谢途径及淀粉和蔗糖代谢途径中分别富集到38个和196个基因;鉴定出木材形成相关基因,包括木质素合成相关基因PAL4、CCR1、C4H、HCT、COMT1、PER12、PER52、CYP98A3、LAC12和LAC17等,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合成相关基因DEC、CEL1、Csl、CTL2和SPS3等; 2 596个木质部特异的高表达和低表达基因经WGCNA分析后筛选出与木质部发育相关基因关联度较高的17个核心基因。【结论】筛选的日本落叶松木质部发育相关基因参与半乳甘露聚糖合成、木葡聚糖合成、纤维素微纤丝形成、细胞壁纤维素合成、次生细胞壁形成过程、纤维伸长过程、调控合成木质素的碳代谢流、木质素生物合成及降解、木质素单体聚合、木质素单体甲基化和细胞程序化死亡等木材形成相关生物学过程;在共表达网络中筛选出的17个核心基因可作为今后研究的重点来探索其在木材形成过程中的具体功能。  相似文献   
886.
2011-2013年在新城疫流行病学调查中分离到3株鸽源新城疫病毒(SDS,SD01和SD02),为了进一步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和遗传进化规律,对3株病毒进行了测序和生物活性分析,并对分离株SDS对鸽的致病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毒株SDS基因组全长为15 192 bp,基因排列方式为3'-NP-P-M-F-HN-L-5'...  相似文献   
887.
888.
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增长,农业生产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从生物技术的发展历程出发,深入探讨其在农作物改良与抗病虫害中的应用。在农作物基因改良技术方面,基因工程技术为转基因植物的培育提供了关键支持。生物技术在农作物改良中的应用拓展至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组学与农作物育种及杂交育种等领域,为农作物的遗传多样性和抗性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在农作物抗病虫害方面,RNA干扰技术以其高度特异性的基因沉默机制为抗病虫害提供了新途径,基因剪切技术以其精准的基因编辑能力为农作物的抗性特征塑造带来了希望,生物防治技术以其环保、可持续的特点在农作物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认为,生物技术在农作物改良与抗病虫害中的应用为提高农产品产量、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改善品质等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绿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889.
[目的]构建人源转录因子锌指并列基因1(JA ZF1)真核表达载体,并探究过表达JA ZF1对胚胎癌细胞存活的影响.[方法]以胚胎癌细胞NCCIT的cDNA为模板扩增JA ZF1基因片段,并将其与pRK5-myc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质粒,转染至NCCIT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DAPI染色法分别检测过表达JA ZF...  相似文献   
890.
染色体重排是一种可能导致DNA片段丢失、重复、易位和倒位的机制,从而改变基因组结构,为创造新的变异性状提供可能。植物染色体重排事件的准确鉴定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植物基因组的结构、功能及它们在植物演化和作物育种中的作用。该文深入探讨了植物染色体重排的基本概念,介绍了植物染色体重排的自然发生和人工诱导的技术方法,阐述了植物染色体重排的细胞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和高通量测序鉴定方法。同时,系统总结了植物染色体重排技术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结合具体实践,着重强调了染色体重排技术在提高农作物的遗传多样性、改良农作物的重要性状、增强农作物的环境适应性等方面极具优越性。然而,目前染色体重排的发生概率较低,技术上仍存在挑战,需要更多精准的工具和策略来实现染色体片段的精准定位和重排。通过全面了解染色体重排及其相关技术,研究人员和育种家可以更好地利用植物基因组,为全球粮食安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解决方案。相关研究不仅为深入认识植物基因组提供新途径,也为未来创新作物育种奠定坚实基础。通过挖掘植物基因组的多样性和可塑性,染色体重排技术有望为培育高产、优质、多抗的农作物新品种提供更多可能性,对解决全球日益严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