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9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391篇
农学   76篇
基础科学   14篇
  22篇
综合类   1048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162篇
畜牧兽医   205篇
园艺   239篇
植物保护   20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北票市美洲斑潜蝇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洲斑潜蝇.学名Liriomyza sativne Blanchard,是辽宁省植物检疫对象.自1995年传人北票市。很快在全市32个乡镇传播蔓延。造成危害。受害作物主要是菜豆、黄瓜、番茄、茄子、西葫芦等十几种蔬菜和棉花、大豆、向日葵等多种作物,使之减产,甚至绝收。如有的保护地黄瓜,百分之百受害,长到7叶时,已全株枯死:还有的保护地豆角因美洲斑潜蝇为害,减产70%;有的棉花叶片也布满了斑潜蝇的虫道.造成减产。美洲斑潜蝇已对北票市蔬菜生产.尤其是保护地蔬菜生产造成严重威胁.为了控制美洲斑潜蝇的危害,  相似文献   
82.
利用PCR技术检测欧洲黑杨植株内转入Bt基因的稳定性,连续1 a对苗期转Bt基因和其林地间及根际土壤中3大类微生物(细菌、真菌和放线菌)进行选择性培养和数量统计分析,并将经过辐射杀菌的转Bt基因欧洲黑杨和其落叶干粉加入培养基,分别对已知细菌、霉菌和放线菌培养并对其数量和生长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Bt基因稳定存在于苗期转Bt基因欧洲黑杨植株内。(2)转基因和对照林地间及根际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在不同月份无显著差异。(3)转基因植株落叶干粉对已知微生物的培养结果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从而得出:苗期转Bt基因欧洲黑杨林对土壤微生物尚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3.
美洲黑杨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化进程的超微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常规电镜技术,观察研究了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化过程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美洲黑杨导管形态的建成可划分为初生壁的延展、次生壁的构建与穿孔板的形成等3个时期。初生壁的延展是导管分化的初始阶段,导管细胞高度液泡化,细胞质及其细胞器贴壁分布。次生壁的构建是导管分化的关键阶段,次生壁物质的沉积在导管液泡膜破裂之前即已开始,此时导管分子内细胞器结构清晰,其中高尔基体及其分泌小泡最为丰富,说明高尔基体与次生壁物质的合成及运输密切相关;导管分子液泡膜裂解后,次生壁物质沉积极为迅速,伴随次生壁物质的合成,导管分子细胞质解体,细胞核染色质凝聚并边缘化,表现出程序化细胞死亡(PCD)的典型特征。穿孔板的形成是导管分化的终极阶段,在导管次生壁形成时,相邻导管分子的端壁上不发生壁物质的积累,而且在次生壁构建后期,端壁上的壁物质降解,最后残余的端壁断裂形成穿孔板。美洲黑杨次生木质部导管的分化阶段彼此相继有序地进行,其中次生壁构建的启动是导管分子不可逆分化的临界期,随后的分化阶段是一种典型的PCD过程。  相似文献   
84.
植物水溶物对美洲斑潜蝇寄主选择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水溶物会影响美洲斑潜蝇的寄主选择性,用美洲斑蝇不嗜好寄主或者非寄主的叶片水溶物处理其嗜好寄主叶片,会显著降低美洲斑潜蝇对嗜好寄主的选择性;相反,如用美洲斑潜蝇嗜好寄主的叶片水溶物处理其不嗜好寄主的叶片,则会明显促进美洲斑潜蝇对不嗜好寄主的选择。  相似文献   
85.
美洲斑潜蝇寄主选择性与寄主植物叶片营养物质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了美洲斑潜蝇的寄主选择性与寄主植物叶片营养物质含量的关系。结果发现,美洲斑潜蝇寄主选择性的大小与植物叶片中的蛋白质含量无关,与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呈负相关,即糖含量越高,美洲斑潜蝇越倾向于不取食和产卵。  相似文献   
86.
利用黄板诱杀害虫是蔬菜绿色综合防控技术之一,近年来应用面积越来越大。该试验选用了两家公司生产的黄板,研究其对大棚蔬菜烟粉虱和美洲斑潜蝇的诱杀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上海盛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黄板诱集的烟粉虱数量多于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黄板,但差异不显著;上海盛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黄板诱集的美洲斑潜蝇数量多于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黄板,第1次调查时诱虫量多63.16%(差异显著),第2次调查时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7.
美洲鲥仔稚鱼脊柱及附肢骨骼系统的早期发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使用软骨-硬骨双染色技术,描述了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仔稚鱼(1~51日龄)脊柱、胸鳍、尾鳍、背鳍等附肢骨骼的形态发育特征。结果显示,脊柱的发育开始于10日龄仔鱼尾部的髓弓、脉弓和尾下骨的出现,16日龄髓弓和脉弓延伸形成髓棘和脉棘,19日龄脊柱出现分节的硬骨环,23日龄所有椎体形成。各附鳍支鳍骨发育顺序先后依次为胸鳍、尾鳍、背鳍、臀鳍和腹鳍。胸鳍在2日龄时出现乌喙骨,13日龄形成软骨质的胸鳍支鳍骨,19日龄仔鱼肩带和上匙骨开始骨化;尾鳍的尾下骨最早出现在5日龄,12日龄尾鳍形成2枚尾上骨、1枚尾杆骨和6枚尾下骨,19日龄仔鱼尾椎和尾鳍率先开始骨化,直至23日龄尾鳍骨骼系统钙化完全。最终背鳍和臀鳍分别形成18和22根鳍条。美洲鲥骨骼发育研究对其早期发育功能趋向、环境优化及分类鉴定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8.
从自然感染发病的美洲鲥肝脏、肾脏和肠道中分离出1株细菌,经革兰染色镜检及PCR鉴定,确定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用该菌株接种健康美洲鲥,鉴定其致病力,从人工感染50 g左右的健康美洲鲥发现,菌株具有很强的致病力,试验鱼在感染后72 h内全部死亡,且患病症状与自然发病的鱼症状一致。进一步采用药敏纸片法测定分离菌株对多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发现:维氏气单胞菌对恩诺沙星、氧氟沙星、头孢噻吩三种药物极为敏感,对红霉素、头孢唑啉中度敏感,对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四环素、链霉素不敏感。  相似文献   
89.
美洲斑潜蝇是我国新发生的检疫性有害生物。2000年传入鸡西地区,在滴道河乡首发。它的传播速度快、种群数量大、适应范围广、危害作物种类多,特别是黄瓜、豆角、番茄等作物  相似文献   
90.
曹毅  李人柯 《长江蔬菜》1999,(10):12-13
连续自然接虫研究表明,长豇豆和丝瓜开花结实期美洲斑潜蝇产量损失与幼虫密度关系分别符合上列方程:Y=-0.01138+0.00035X(r=0.9953);Y=-0.005527+0.00061X(r=0.9634)。根据当前价格和防治费用等因素,得出两种蔬菜在开花结实期的美洲斑潜蝇幼虫防治指标分别为百株884-1029头和1772-1945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