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87篇
林业   136篇
农学   75篇
基础科学   218篇
  83篇
综合类   552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44篇
畜牧兽医   236篇
园艺   4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01.
山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射频加热作为一种新型的热加工技术,在果蔬烫漂工艺中应用潜力巨大。介电特性是影响果蔬射频加热的主要因素,其大小受到电磁场频率、温度以及水等因素的影响,依据介电特性变化可以对果蔬烫漂工艺进行优化改进。该文选用富士和秦冠2个苹果品种,采用末端开路同轴探头技术测定了不同温度(20、40、60、80、95 ℃),不同频率(12~3 000 MHz)下,苹果的介电特性的变化规律。采用6 kW、27.12 MHz的射频加热系统在不同极板间距(110、120、130 mm)下,对苹果块进行加热处理,通过荧光光纤测温探头监测样品的中心温度,得到3种不同极板间距下苹果块中心温度从25升至95 ℃的升温曲线和升温速率。用红外热像仪测定加热前后苹果块表面的温度分布,研究了苹果块射频加热均匀性。结果表明:苹果果肉的介电常数和损耗因子在12~3 000 MHz之间随着频率的增大先降低,后增大,再降低;温度对苹果果肉的介电常数和损耗因子的影响没有特定的规律;射频加热苹果块时,极板间距110 mm时升温最快,130 mm时升温最慢,各需要120和150 s。且苹果块中心温度随时间近似线性增长,射频加热过程中,苹果块表面温度分布表现出中心加热现象,即中心温度高,边缘温度低。  相似文献   
102.
马铃薯片红外加热灭酶脱水试验及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该文研究了生产低油薯片的一种前处理工艺,并为后续的油炸工艺提供基础。试验考察了辐射距离、样品厚度、处理时间等工艺参数对马铃薯片水分比(moisture rate,MR)、脱水速率、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相对残留活性、颜色等指标的影响,并进行了酶钝化动力学模型的研究。试验证明,辐射距离由15.5 cm减少到9.5 cm,样品厚度1.3 mm减少到0.8 mm时,马铃薯片最大脱水速率由0.24 g,(g·s)增加到0.59 g(g·s),PPO失活递减时间从364 s减少到152 s,色差值△E由5.26减少到1.66,,因此,马铃薯片红外处理应尽量采取高温短时处理。一级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加工过程中马铃薯片PPO失活情况(R~2=0.926~0.988)。PPO相对残留活性低于10%时,马铃薯片的湿基含水率由初始的77.71%降至44.58%~62.04%,预示着灭酶的同时脱除部分水分。后续油炸试验时,可选辐射距离为9.5 cm,处理厚度分别为0.8和1 mm,相应的处理时间为150和180 s时,这可得到较高品质的产品,其中PPO相对残留活性分别为8.51%和2.44%,最终湿基含水率为55.44和61.49,色差值△E为1.66和2.24。研究结果为后续油炸试验前处理工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3.
该文利用自行研制的对辊式压片机对黑龙江省新收获的玉米(研究中玉米含水率为 28.9%)进行了热风加热后压片的试验研究,这有利于解决干玉米添加蒸汽进行压片时成本较高的问题.对影响高水分玉米热风加热压片的因素,利用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以玉米片糊化度、容重、碎粉率为评价指标进行了试验研究.高水分玉米经热风加热后压片加工对提高玉米的糊化度有利.按该试验装置及试验参数范围,高水分玉米经热风加热进行压片加工的较佳参数组合为:加热的热风温度为130℃左右、热风对玉米加热时间为60~70 min、压辊的间距为0.5~1.0 mm、压辊的转速为150~200 r/min.  相似文献   
104.
通过激光辐射对板材进行局部加热的渐进成型系统是用来成型镁合金板材以及一些难成型的金属板材。文章旨在通过激光辐射与动态局部加热开发一种渐进成型技术,型成镁合金板或其他难以成型的金属板。  相似文献   
105.
为提升平板微热管传热能力,该研究以毛细力为出发点,将丝网芯-泡沫铜置于平板微热管中每一独立微细热管内部,使其与微槽芯组成复合吸液芯。通过调节平板微热管蒸发段加热功率的大小,研究反重力(倾角,即平板微热管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0°)、微重力(倾角等于0°)及重力(倾角大于0°)工况下的传热特性及不同孔径泡沫铜对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重力条件下,当倾角小于-10°时,平板微热管性能明显恶化,复合吸液芯对平板微热管传热无强化作用;添加孔径分别为0.2、0.5和0.8 mm泡沫铜的平板微热管在微重力或重力作用下传热性能明显强化,最小热阻分别为0.13、0.17和0.13 K/W;有效导热系数增加率分别为3.57、2.43和3.54。研究结果可为平板微热管强化传热提供数据参考,拓展其在热控领域中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6.
107.
介绍了基于感应加热专业的工装图档与工艺数据的管理系统 ,阐述了系统的开发思想 ,并论述了系统的功能和特点。  相似文献   
108.
寒区温室型犊牛舍的设计与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给寒区犊牛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该文设计并建造了一种温室型犊牛舍。以传统犊牛舍为对照,对其温热环境和空气质量进行了测定和评价。结果表明:在舍外平均气温为-17.3℃、相对湿度为68%的条件下,犊牛岛休息区、温室型犊牛舍和传统犊牛舍内的平均气温分别为0.9、-0.7和-4.5℃,平均相对湿度分别为65%、59%和95%,平均内表面温度分别为5.7、0.8和-5.9℃;温室型犊牛舍和传统犊牛舍的CO2质量浓度分别为2 441和3 096 mg/m3,NH3质量浓度分别为0和3.9 mg/m3,1~60 d犊牛的发病率分别为33.33%和71.43%,1~60 d犊牛的死亡率分别为0和28.57%。温室型犊牛舍外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的提高、通风换气系统的完善、犊牛岛休息区的设置,缓解了寒区犊牛舍冬季保温与通风换气的矛盾,为犊牛创造了更加舒适的生存环境,该研究为高产奶牛的培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9.
提高干燥均匀性是微波技术在食品、农产品热加工研究的重要问题.为分析微波功率输入模式对浆状食品物料的温度及水分均匀性影响,以浆果果浆为高水分、高黏度、富含热敏性成分代表性物料,引入温度离散值、水分离散值、热区分布值、温度对比值指标表征加热均匀性,解析连续和间歇变功率输入模式对浆果微波加热均匀性影响的原因.结果表明:在微波...  相似文献   
110.
固体热载体加热生物质是生物质热解制取生物油的工艺手段之一。为解决固体热载体间接加热方式升温慢、效率低问题,设计了一种流化床生物质燃烧的热烟气直接加热固体热载体装置,分析了其结构与原理,开展了固体热载体升温性能和流化床燃烧器的燃烧特性试验研究,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热平衡分析。结果表明:流化床高温烟气加热陶瓷球热载体的平均热能利用率为66.3%,流化床燃烧生物质粉产生的高温烟气能够满足热载体加热装置对热源的需求,热载体加热器内的热量传递方式主要是对流换热。陶瓷球热载体与加热器内高温烟气的对流传热系数为475 W/(m~2·℃)。研究对结果对解决生物质热解液化技术中的固体热载体加热升温关键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