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5篇
林业   31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6篇
  14篇
综合类   363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26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李杰  王学廷  吴银萍  王利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4,(16):4969-4970,4973
金银花为忍冬属植物忍冬干燥花蕾,包含挥发油、黄酮类、绿原酸类等多种有效成分,其中绿原酸具有抗菌消炎、降血脂、升高白细胞等作用,目前常以绿原酸的含量评价金银花的质量.该文综述了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提取方法,为今后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1仔猪抓回后,饲料中添加药物保健和进行驱虫,保健时间9~10天1.1春季仔猪保健毒扰素1000克+泰乐菌素500克+金霉素200克+伊维菌素3克拌1000千克饲料。处方配伍介绍:1.1.1毒扰素(ANTIVO):含有绿原酸、黄酮、植  相似文献   
33.
为了研究提取方法对饲用苎麻绿原酸和总黄酮提取效益的影响,笔者采用真空冷冻干燥和热风干燥2种不同的干燥提取方法,对‘湘饲苎X1’和宁远苎麻的各部位器官进行了绿原酸和总黄酮的定量提取。分析得率差异表明:无论是绿原酸还是总黄酮,‘湘饲苎X1’和宁远苎麻不同部位器官的测定含量,均表现为真空冷冻干燥样品明显高于热风干燥。在真空冷冻条件下,‘湘饲苎X1’的营养根、叶片、地下茎和茎的绿原酸测定含量提高幅度都大于100%,各器官总黄酮测定含量提高幅度也超过了1倍,且茎提高了6.08倍。宁远苎麻在真空冷冻干条件下,叶、地下茎、营养根、茎中绿原酸和总黄酮测定含量也都大幅提高。由此可见,在饲用苎麻药理成分含量的提取工艺上,真空冷冻干燥方式明显优于热风干燥方式。  相似文献   
34.
建立了同时测定花生壳中绿原酸、3,4-二咖啡酰奎尼酸和木犀草素3种有效成分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Kromasil C18柱(200 mm×4.6 mm,5μm),乙腈和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340 nm,柱温27℃。在该色谱条件下,绿原酸、3,4-二咖啡酰奎尼酸和木犀草素的质量浓度分别为3.75~60μg/mL(R2=0.999 9),3.63~58.08μg/mL(R2=0.999 9),17.25~276μg/mL(R2=0.999 7)内与色谱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标回收率(n=5)为121.6%,97.79%,124.35%,RSD分别为0.71%,1.49%,0.44%。该分析方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应用于花生壳资源产业开发中质量标准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35.
优选秀山灰毡毛忍冬醇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优选灰毡毛忍冬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浸膏得率和绿原酸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方法优选重庆秀山灰毡毛忍冬醇提取工艺,并采用UV和HPLC测定绿原酸的含量.结果:(1)以总浸膏得率为指标:10倍醇量、提取2次、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30min;(2)以绿原酸为指标:10倍醇量、提取2次、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45min.结论:该工艺简便、快捷稳定,可为灰毡毛忍冬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6.
杜仲叶·皮内绿原酸含量的测定与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士林  李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084-3084,3086
在杜仲(Eucommia ulmoidesOliv.)叶和皮的次生代谢物中,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和化学试剂。通过对15年树龄的光皮杜仲树皮和叶片中绿原酸含量的分析,发现绿原酸含量在叶和皮中的差异较大,同一棵树在同一时期,叶中绿原酸的含量较皮中高。4~11月绿原酸含量叶中平均为2.656%,皮中平均为0.301%。  相似文献   
37.
四大药用菊花功能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了比较4种药用菊花的品质特征,采用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HPLC测定绿原酸含量,GC-MS分析挥发油的成分.结果表明,贡菊、滁菊、亳菊和杭菊中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5.608%、4.619%、4.372%和3.017%;绿原酸含量分别为0.345%、0.207%、0.337%和0.131%;挥发油总量分别为0.243%、0.524%、0.388%和0.212%;GC-MS分离鉴定出的化合物中贡菊有18种,滁菊有46种,亳菊有35种,杭菊有6种.可见贡菊的主要功能成分较其他3种菊花含量高,并且具有较好的香气品质,认为贡菊可能不仅更适合药用,同时适于作为饮料、功能和保健食品的原料.  相似文献   
38.
采用4水平5因素(乙醇浓度、乙醇用量、回流时间、pH值、浸泡温度)正交试验,优选从向日葵叶中提取绿原酸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稀醇法为最佳提取方法;最佳提取工艺为以10倍70%乙醇为浸提液,pH值调至6.0,80℃水浴浸泡,回流3h,所得绿原酸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39.
采用傅里叶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对测定杜仲叶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用HPLC法与紫外双波长法测定绿原酸含量,确定绿原酸化学值分析结果可作为建模值。建立了绿原酸含量的线性方程,Y=0.8729x+0.1764,其中x为红外光谱测定值,相关系数R=0.9549。研究表明,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进行杜仲叶有效成分绿原酸的快速测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0.
本文就9种大孔树脂吸附分离杜仲总苷和杜仲黄酮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次性分离杜仲总苷(富含绿原酸、桃叶珊瑚苷等活性物质)和杜仲黄酮的适宜的大孔树脂为XDA-1和X-5。适宜的吸附解吸条件分别为:上柱液pH 6,吸附时间应大于10 h;XDA-1树脂用40%乙醇洗脱杜仲总苷,用80%的乙醇洗脱黄酮;X-5树脂用30%的乙醇洗脱杜仲总苷,用70%的乙醇洗脱黄酮。两种树脂的分离效果分别为:XDA-1分离杜仲总苷(其中绿原酸含量为14.23%,桃叶珊瑚苷含量为7.69%)粗品得率为8.01%,杜仲总黄酮粗品得率为4.76%,含量为15.82%;X-5分离杜仲总苷(其中绿原酸含量为15.39%,桃叶珊瑚苷含量为9.07%)粗品得率为7.35%,杜仲总黄酮粗品得率为5.11%,含量为16.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