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79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385篇
林业   374篇
农学   1004篇
基础科学   133篇
  174篇
综合类   6047篇
农作物   2669篇
水产渔业   117篇
畜牧兽医   1083篇
园艺   812篇
植物保护   162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79篇
  2022年   201篇
  2021年   204篇
  2020年   192篇
  2019年   272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330篇
  2016年   350篇
  2015年   377篇
  2014年   596篇
  2013年   529篇
  2012年   667篇
  2011年   661篇
  2010年   702篇
  2009年   729篇
  2008年   727篇
  2007年   732篇
  2006年   693篇
  2005年   654篇
  2004年   576篇
  2003年   513篇
  2002年   497篇
  2001年   445篇
  2000年   328篇
  1999年   230篇
  1998年   183篇
  1997年   148篇
  1996年   146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对两优培九的栽植规格、氮肥运筹方式及氮磷钾配比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设置的水平范围内,两优培九要获得高产,以栽植规格16.7 cm×30.0 cm,每667m2施纯氮14kg左右,氮肥的基肥、蘖肥、穗肥、粒肥比例50%∶20%∶20%∶10%,N∶P2O5∶K2O=1∶0.5∶0.8为宜。  相似文献   
92.
93.
本文根据海南各地的水、热情况,对森林群落进行了可能生产量的估算,结果表明:1.限制海南植物群落生产量的主要原因是水、热平衡失调,若改善水分供应,其产量均可提高;2.海南地区光能利用率和水分利用率均比较低,而提高两者的利用率,是海南农林业增产的主要环节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4.
95.
针对八两优353(810S/353)亲本特征特性,总结了该组合制种大面积单产3.0t/hm2、种子质量达一级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6.
苹果绵蚜是全国森林植物检疫对象之一。自二十世纪初传入衡水市 ,在部分果园点片发生 ,且传播繁殖快 ,危害严重 ,是外销外运林产品时重点被查检的对象之一 ,所以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加以识别和重点防治。1 发生习性绵蚜 1年发生十几代 ,以若虫在枝干伤疤边缘、剪锯口缝隙等处和根部群集过冬。次年 4月上、中旬开始为害 ,5月上旬胎生幼虫开始繁殖 ,危害加重。每年为害有两个高峰期 ,第一个高峰期为 5月下旬至 6月上旬 ,第二个高峰期为 9月中旬至 10月中旬 ,11月中旬进入越冬。重点危害苹果、海棠、李子、洋梨等。苹果绵蚜群集于寄主的…  相似文献   
97.
29优559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以自育不育系29A与自育恢复系盐恢559配组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稻新组合, 29A是江苏育成的第一个籼型三系不育系,用29A与盐恢559配组育成的新组合29优559杂种优势明显,29A和29优559于2003年1月同时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98.
李发生  李中华  赵光明 《种子》2004,23(10):80-81
蜀龙优4号(原名中优6号)是四川蜀龙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四川省种子公司从中国水稻所引进的中9A作母本,与川江水稻研究所育成的JR 885配组而成的杂交稻新组合.2000年品比试验,该组合表现优异,2001年进行多点品比试验,2002~2003年通过四川省中籼优质米B组和A组区域试验,2003年完成生产试验.具有综合性状好、适应性广、中抗稻瘟病、品质优,比对照汕优63稳定增产,繁殖、制种产量高等特点,2004年5月18日通过审定.  相似文献   
99.
杂交稻两优培九是江苏省农科院以培矮64S与扬稻(9311)配组而成.具有亚种间杂种优势的两系杂交稻组合。该组合已成为温州市海拔550m以下地区.单季稻和连作晚稻主栽品种。近4年来在我县累计推广应用面积1.2万hm^2.平均单产达600kg以上。现对该组合在我地大面积示范推广的表现及超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