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9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64篇
林业   30篇
农学   72篇
基础科学   15篇
  277篇
综合类   743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59篇
畜牧兽医   259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对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砷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探索出了测定土壤中砷的测量条件和注意事项,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2.
砷(As)自古就被认为是有毒物质,它的常见形式是As2O3,俗称"砒霜",自古以来就被严格控制。在大众的认识中,As应该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很远,很难接触到。但实际上,随着饲料添  相似文献   
103.
HG-AAS法测定饲料级氧化锌中的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波静 《饲料工业》1998,19(9):31-32
随着畜牧业的迅速发展,作为饲料添加剂氧化锌需求量也大幅度增长,然而对氧化锌中重金属砷的控制很严,国外都要求控制在10mg/kg以下,国内目前尚无该产品的国家标准。最普遍采用的测定方法是砷斑法,该法所有试剂毒性大,而且只能与标准对比作半定量分析。本文采...  相似文献   
104.
双道原子荧光光谱同时测定土壤中砷、汞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立红  任凤山  刘宾 《土壤》2007,39(5):832-836
研究了土壤中总As、总Hg的同时测定方法,并对消化体系进行了筛选,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对测试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用王水消解样品,在10%盐酸溶液中用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同时测定土壤中As、Hg的新方法.方法线性范围宽(As 0~200μg/L;Hg 0~10μg/L);检出限低(As 0.05μg/L;Hg 0.007μg/L);As的回收率为96.0%~101.0%,Hg的回收率为97.0%~103.7%;相对标准偏差(RSD)As为2.7%,Hg为4.5%.该方法准确、简便、快速,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5.
砷污染土壤的蜈蚣草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潘志明  邓天龙 《土壤》2007,39(3):341-346
本文评述了As污染土壤的蜈蚣草植物修复及其对As的解毒机制的研究进展,内容着重包括蜈蚣草对As的富集特征,As在蜈蚣草中的赋存形态、迁移及其转化,土壤以及土壤中P、Ca和K等元素对蜈蚣草吸收、转运As的影响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6.
选取柠檬酸、草酸、KH_2PO_4溶液、NaOH溶液4种淋洗剂,对受砷锑污染的土壤进行单一及复合淋洗,研究了淋洗剂浓度、淋洗时间、固液比、淋洗次数以及复合淋洗剂添加顺序等对淋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样浓度的淋洗剂,NaOH溶液对砷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最高可以达到58.22%;草酸溶液对锑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最高可以达到22.86%。淋洗时间为2 h,固液比为1∶10时,淋洗效果最好。复合淋洗中,酸碱淋洗剂交替淋洗,比同种溶液连续淋洗更能显著提高对砷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究施用不同复合钝化材料对贵州喀斯特地貌农田土壤砷(As)形态及蔬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筛选出能大幅降低蔬菜作物As含量的复合钝化材料,为As污染土壤的修复和安全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不施钝化剂为对照(CK),设添加铁矿粉+钢渣(AB)、铁矿粉+煤渣(AC)、铁矿粉+钢渣+煤渣(ABC)、铁矿粉+钢渣+腐殖质(ABD)、铁矿粉+钢渣+煤渣+腐殖质(ABCD) 5个复合钝化剂处理,种植小白菜收获后,利用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测定As在土壤中形态变化差异和白菜中的含量,分析不同复合钝化剂的钝化效果。【结果】与CK相比较,添加AB、AC、ABC和ABCD 4种复合钝化材料能显著降低土壤As有效态含量(P<0.05,下同),而ABD的钝化效果不显著(P>0.05),处理ABC的钝化率最高,为60.91%。供试土壤中残渣态As (O-As)和铝型As (Al-As)的比例呈逐渐增加趋势,比例范围分别为32.52%~34.88%和16.44%~28.17%;而易溶态As(AE-As)、铁型As(Fe-As)和钙型As(CaAs)比例呈下降趋势,比例范围分别为0.66%~1.50%、19.63%~31.28%和16.64%~17.15%。施用复合钝化剂的白菜生物量均显著提高,株高和株幅也相应有所增长,均达显著水平(除AC处理的株幅外),其中处理ABC的生物量增长达91.46%;地上部和地下部As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306~0.588 mg/kg和0.622~1.592 mg/kg,有效抑制白菜地上部和地下部对As的累积,其中,处理AB、AC、ABC和ABD的地上部(可食部位) As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GB 2762—2017)(新鲜蔬菜As≤0.5 mg/kg);处理AB、AC和ABC均不同程度地抑制白菜向地上部迁移As的能力。【结论】施用复合钝化剂2.5%铁矿粉+1.0%钢渣+2.0%煤渣,既可有效降低土壤As有效态含量,又能最大限度减少As在白菜地上部(可食部位)中的累积,有效促进白菜生长。  相似文献   
108.
农药中的砷、汞是使农产品产生毒性的重要原因,为探究农药中砷和汞同时检测的方法,通过原子荧光光谱对农药中砷和汞进行测定,讨论了不同前处理方法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最终确定了王水消解样品-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砷和汞的方法,该方法对砷和汞的回收率分别为90.1%~104.0%和89.5%~96.2%,检出限为0.14和0.003 1ng·mL-1,RSD为4.9%和5.2%,当砷的质量浓度处于0~100.0ng·mL-1,汞的质量浓度处于0~2.0ng·mL-1时,标准曲线均能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1.000和0.999 8,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9.
为查明西安市郊菜地土壤和蔬菜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原因,采用"点对点"采样方法(即同时采集同一地块上的土壤和蔬菜样品),分别采集36个西安市郊菜地土壤和蔬菜样品,分析其Cd、Hg和As 3种重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以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为评价指标,对其进行污染评价;研究蔬菜与土壤中重金属质量分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西安市郊菜地土壤达到轻度污染水平;其中,Cd为轻度污染,Hg、As质量分数超出警戒线。(2)部分蔬菜重金属质量分数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Cd的超标率为27.78%,Hg的超标率为2.78%;但从蔬菜的综合污染指数看,当地的绿叶蔬菜是清洁的。(3)不同蔬菜对Cd和As的富集能力为:芹菜油菜小白菜小青菜,对Hg的富集顺序为:芹菜小青菜油菜小白菜;重金属元素的富集潜势为CdHgAs。(4)土壤全量和有效态Cd、Hg质量分数与蔬菜地上部Cd、Hg质量分数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0.
苎麻对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模拟了砷(As)、铅(Pb)、锌(Zn)复合污染环境,并研究了复合污染环境下不同As浓度对苎麻生长及其重金属在植株体内吸收、富集和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复合污染情况下,低浓度(≤100 mg/kg)的As对苎麻生长没有显著影响,而高浓度的As可使苎麻植株变矮、叶片易损、分蘖数及生物量减少,但仍能完成正常生理周期并且无严重毒害症状出现。由此表明,苎麻对As/Pb/Zn复合污染土壤具有一定的耐受性。且在试验条件下,苎麻植株对As、Pb、Zn的转运系数分别在0.11~2.43、0.11~1.03和0.59~1.66之间,苎麻地上部对As、Pb、Zn的富集系数分别在0.01~0.45、0.01~0.12和0.17~1.48之间,表明苎麻可作为As、Pb、Zn单一或复合污染土壤修复的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