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8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81篇
林业   532篇
农学   92篇
基础科学   130篇
  189篇
综合类   1410篇
农作物   58篇
水产渔业   69篇
畜牧兽医   608篇
园艺   78篇
植物保护   74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213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221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目的】以废弃的丝瓜络为原料,利用其优良的生物理化特性制备高附加值的纳米纤维素晶体(NCC),探索丝瓜络资源高值化综合利用的新途径。【方法】用KOH/NaClO2体系脱除丝瓜络原料中的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制备丝瓜络纯化纤维素,利用纤维形态分析仪分析丝瓜络纯化纤维素的纤维形态,采用超声-硫酸水解法制备高得率的丝瓜络纳米纤维素晶体,并对纳米纤维素晶体的微观形貌、物理和表面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丝瓜络纯化纤维素的平均直径为26.4μm,重均长度平均为0.893nm,卷曲度为6.8%。丝瓜络纳米纤维素晶体直径约10nm,长度为200~400nm,Zeta电位为-15.1mV,结晶度为63.3%。【结论】丝瓜络纯化纤维素是一种潜在的优良制浆纤维原料,棒状丝瓜络纳米纤维素晶体可作为绿色的纳米增强相使用,经冷冻干燥处理后形成的纳米纤维素泡沫体表现出了良好的保温性能。  相似文献   
962.
【目的】制备复方伊维菌素和吡喹酮纳米乳,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方法】依据伊维菌素和吡喹酮的溶解度,选择适宜的油相和表面活性剂;依据维持纳米乳体系稳定性的能力大小,筛选助表面活性剂;利用伪三元相图确定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Km值),筛选出复方伊维菌素和吡喹酮纳米乳的配方,并对复方纳米乳的载药量、稳定性、Zeta电位、粒径和安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复方伊维菌素和吡喹酮纳米乳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伊维菌素0.03%、吡喹酮5%、蓖麻油10.8%、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RH-40)30%、丙二醇7.5%、蒸馏水46.67%。制备的复方伊维菌素和吡喹酮纳米乳稳定性良好,其中伊维菌素的质量浓度为0.3mg/mL,吡喹酮的质量浓度为48mg/mL。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该纳米乳乳滴呈球状,平均粒径为15.8nm。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纳米乳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3 207mg/kg,属低毒药剂。【结论】成功制备出了复方伊维菌素和吡喹酮纳米乳,该纳米乳是一种安全稳定的药剂。  相似文献   
963.
纳米氧化锌对土壤微生物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纳米氧化锌(ZnO-NPs)是目前最常见的工程纳米颗粒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类产品中,对生态环境有潜在影响。为了阐明ZnO-NPs对土壤微生物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及剂量-效应关系,通过微宇宙实验,分别建立了纯菌(微杆菌)培养体系和土壤培养体系,对不同浓度ZnO-NPs暴露条件下微生物的荧光素二乙酸酯水解酶(FDAH)活性进行了测定,在纯菌培养体系中也测定了脱氢酶(DH)活性。结果显示,与不含ZnO-NPs的对照相比,培养液中ZnO-NPs浓度为1、5、10 mg·L-1时,对微杆菌的FDAH和DH活性均产生了显著抑制,抑制率分别为22.5%、61.2%、62.3%和27.8%、44.8%、44.8%。ZnO-NPs附着在微杆菌膜上,有些进入菌体内,对菌体造成了氧化损伤。土壤中ZnO-NPs浓度为5mg·g-1和10 mg·g-1时,FDAH活性显著低于不含ZnO-NPs的对照土壤(P=0.007和P=0.008)。土壤中ZnO-NPs浓度为1mg·g-1时,FDAH活性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149)。土壤中ZnO-NPs对FDAH活性的抑制与ZnO-NPs浓度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但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ZnO-NPs对FDAH活性的抑制减弱。  相似文献   
964.
聚偏氟乙烯(PVDF)膜表面能极低,疏水性好,但其强疏水性导致膜表面容易产生吸附污染,使膜通量和截留率2项主要分离指标下降,膜的使用寿命缩短。为此,以质量分数为14%的聚偏氟乙烯为基质,以纳米硅酸为填充剂,以N,N一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配制铸膜液,以蒸馏水为凝胶浴,采用浸没相转化法制成多孔共混膜,用红外光谱仪对改性前后的PVDF成品膜进行红外透过光谱测试,并分别对不同硅酸添加量下膜的纯水通量、油水截留率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当硅酸的添加量为2.0%时,PVDF膜的纯水通量和截留率的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965.
以天然高分子羟丙基纤维素-聚丙烯酸(HPC-PAA)胶体微粒为模板,通过沉淀聚合法获得中空结构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丙烯酸(PNIPAm-PAA)纳米胶囊,平均粒径约为500 nm;然后运用静电作用自组装法和原位还原法将Fe3O4磁性纳米粒子负载于PNIPAm-PAA纳米胶囊上,制备获得Fe3O4/PNIPAm-PAA磁性纳米复合微球,粒径约为400 nm。制得的复合微球不仅具有一定的铁磁性(饱和磁化强度为5.5(A·m2)/kg,而且对抗肿瘤药物——盐酸阿霉素(Dox)显示了较高的载药率和较好的体外缓释效果,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靶向药物载体应用于药物输送体系。  相似文献   
966.
利用纳米化技术,将人参皂苷和盐酸左旋咪唑组成复方人参皂苷纳米乳,对其组成和急性毒性进行研究。利用伪三元相图筛选出用于制备复方人参皂苷纳米乳的空白纳米乳;研究不同含药量纳米乳对免疫抑制小鼠脾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根据免疫增强作用较强的含药纳米乳,确定复方人参皂苷纳米乳的组成;分别用透射电镜、激光粒度仪和小鼠灌胃试验对其形态、粒径和急性毒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确定的复方人参皂苷纳米乳组成:Solutol?HS-15、甘油、PEG400、IPM、蒸馏水,其质量比为25.33∶10.14∶2.53∶6∶56,GS和LH含量均为30mg·mL-1;它是黄色透明O/W纳米乳,液滴呈球形,平均粒径为23.08nm,粒度分散指数为0.237,小鼠灌胃LD50为402.85mg·kg-1。本试验成功制备了复方人参皂苷纳米乳,为进一步开发纳米化免疫增强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67.
《畜牧与兽医》2014,(11):35-39
选用4只体重(55±2)kg、3岁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阉公羊,采用4×4拉丁方设计,研究日粮中添加纳米铜(添加量分别为:对照组0 mg Cu/kg、处理A组10 mg Cu/kg、处理B组20 mg Cu/kg、处理C组30 mg Cu/kg)对瘤胃液铜浓度、pH值及日粮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处理C组的瘤胃液铜浓度平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处理B组(P<0.05);(2)瘤胃液铜浓度与瘤胃pH呈高度正相关(P<0.01),纳米铜有提高瘤胃液pH的趋势,处理C组的瘤胃液pH平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瘤胃液铜浓度与日粮OM的表观消化率呈高度负相关(P<0.05),处理C组CP、EE的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根据试验结果推断,添加纳米铜低于30 mg/kg时不会影响日粮表观消化率。  相似文献   
968.
探讨不同粒径纳米氧化铈颗粒对大鼠肺组织的毒性效应及对大鼠肺组织 GRP78蛋白表达的影响,将粒径分别为35 nm±3 nm、287 nm±27 nm 的纳米氧化铈颗粒悬液以400 mg/kg 剂量对大鼠灌肺。染毒28 d 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肺组织 GRP78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不同粒径纳米氧化铈细胞 GRP78蛋白表达均增加(P <0.05),且35 nm±3 nm 组高于287 nm±27 nm 组(P <0.05)。说明不同粒径纳米氧化铈均可引起大鼠肺组织 GRP78蛋白表达增加,且粒径越小,表达越高。  相似文献   
969.
采用纳米二氧化硅、纳米碳酸钙和有机蒙脱土3种纳米材料对环氧树脂结构胶进行改性,改性后环氧树脂结构胶的粘接强度得到显著提高.实验表明:含5%纳米二氧化硅、20%纳米碳酸钙和10%蒙脱土时,环氧树脂结构胶的钢钢抗剪强度比基体分别提高了23.2%,39.3%和63.0%.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碳酸钙的组合产生叠合效应使结构胶的钢钢抗剪强度在25℃下固化达29.3 MPa.XRD衍射实验表明,有机蒙脱土和环氧树脂能进行插层复合,其晶面间距从2.4 nm撑开至8.8 nm以上.SEM实验表明3种纳米材料在基体中能诱发大量银纹,是结构胶粘接强度得到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70.
研究了SDS/异戊醇/环己烷/水所组成的四元微乳体系,并将该体系用于CdSe及CdSe/CdS(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制备.在反应过程中以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下粒子的成核与生长情况.实验得到的CdSe微乳液非常稳定,室温下放置数月仍未见有沉淀生成.使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和高分辨透射电镜对粒子进行表征,所得CdSe/CdS纳米粒子粒径为5 nm左右,粒径均一且具有较高的荧光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