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6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182篇
林业   533篇
农学   92篇
基础科学   132篇
  191篇
综合类   1413篇
农作物   58篇
水产渔业   69篇
畜牧兽医   608篇
园艺   78篇
植物保护   74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150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213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221篇
  2007年   217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41.
日粮中添加不同硒源对生长肥育猪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亚硒酸钠、酵母硒和纳米硒作为不同硒源添加到肥育猪基础日粮中,通过试验,对肥育猪背最长肌的pH值、肌乳酸含量、肌内脂肪含量、肌肉嫩度、滴水损失、Hart透过率、VBN等肉质指标及肌肉组织中的GSH-Px活性、T-AOC、MDA含量和O2—.含量等抗氧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0.8mg.kg-1亚硒酸钠显著提高了肌内脂肪含量1.55%(p0.05),而添加亚硒酸钠对其他肉质指标影响不明显。日粮中添加酵母硒能降低肌肉滴水损失(p0.05),不同硒添加水平间0.5,0.8mg.kg-1添加水平显著低于0.3mg.kg-1,而添加酵母硒对其他肉质指标影响不明显。添加纳米硒能降低肌肉滴水损失(p0.05)和肌肉VBN(0.8mg.kg-1硒添加水平)(p0.05),0.5,0.8mg.kg-1添加水平显著提高肌肉嫩度和肌肉Hart透过率(p0.05),但对其他肉质指标影响不明显。本试验中纳米硒0.5,0.8mg.kg-1添加水平显著提高肌肉GSH-Px活性(p0.05);日粮中添加亚硒酸钠显著提高T-AOC(0.3,0.5mg.kg-1),降低MDA含量(0.3mg.kg-1)和O2-.含量(0.3,0.5mg.kg-1)(p0.05),而酵母硒和纳米硒各添加水平均显著提高T-AOC、降低MDA含量和O2—.。  相似文献   
842.
[目的]将链替代扩增技术与核酸修饰纳米金积聚变色的光学特性相结合,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直观检测3′端暴露单链核酸的方法,实现对单链核酸的高灵敏度检测。[方法]设计一条含有硫代修饰酶切位点的单链核酸(ZDNA),其酶切位点5′端是能将核酸修饰纳米金变色的Linker序列,3′端是能与Target单链核酸3′端完全互补的H序列。当无Target存在时,Linker会充分暴露,能使核酸修饰纳米金积聚呈现紫色;但是当Target存在时,会与H序列完全互补,作为ZDNA的引物进入链替代扩增循环,形成的新链不断与Linker序列互补,不能使核酸修饰纳米金积聚呈现红色,从而间接检测了Target单链核酸。[结果]通过一系列试验确定检测体系,具体为:40μl修饰纳米金溶液(0.52 nmol/L)加入10μl酶循环体系(ZDNA20 nmol/L,33 mmol/L Tris-HCl(pH值7.9);10 mmol/L MgCl2;66 mmol/LNaCl;0.5 mmol/LdNTP;0.1 mg/ml BSA;0.05 U/μl klenow;1 U/μl Hinc II),直观或紫外检测并绘制Target浓度与纳米金积聚程度的标准曲线,表明Target浓度在1~200 pmol/L的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46,最低检测限是1 pmol/L。[结论]链替代扩增-纳米金比色检测单链核酸方法简便、直观、成本低,与传统修饰纳米金比色检测DNA方法相比,灵敏度提高了104倍。  相似文献   
843.
采用表面活性剂辅助分散沉淀法制备了不同TiO2含量的纳米TiO2/PbWO4复合氧化物可见光催化剂系列,在400 W汞灯模拟光源条件下,对糖蜜酒精废水的光催化降解性能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TiO2质量分数、催化剂用量、空气流量及废水pH值对废水光降解脱色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当TiO2含量为质量分数8%时,担载二氧化钛的钨酸铅(TiO2/PbWO4)催化剂光催化降解活性达到最佳,在TiO2/PbWO4用量为2 g/L、鼓泡空气流量为120 mL/min及废水pH值为1.7的条件下,光催化降解120 min时,  相似文献   
844.
基于磁性纳米粒子的免疫分析方法是一种集高效与高灵敏度于一身的分析技术,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概述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结构及修饰等方面的研究,同时简述了基于磁性纳米粒子免疫分析方法的发展过程,并对该技术在农兽药残留、生物毒素及违禁添加物检测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同时,根据该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基于磁性纳米粒子免疫分析方法的发展方向,预测随着该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其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定能得到更好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845.
利用纳米磁珠(magnetic nanoparticles,MNP)的磁性分离特性,结合PCR技术,建立一种简单方便的芒果果核象甲Sternochetus mangiferae检测新方法。该方法可以较简便的提取出昆虫的DNA,且用时仅10min左右,相对普通DNA提取试剂盒效率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846.
通过溶胶-凝胶法成功合成了铁酸铋磁性纳米粒子(BiFeO3 MNPs),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得到的BiFeO3具有高度结晶和单相钙钛矿结构.将其用于催化过氧化氢降解偶氮染料甲基橙(MO)的研究,探讨了各因素对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调pH值的情况下,当BiFeO3 MNPs质量浓度为1.0 g/L、过氧化氢浓度为0.2 mol/L、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24 h时,对MO的去除率可达到90%.  相似文献   
847.
纳米SiOx在涂膜保鲜剂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该实验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通过水晶梨涂膜贮藏3个月,对失重率和好果率两个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优选出涂膜剂最佳组成为甘草和竹叶混合液(10%)+紫胶(8%)+纳米SiOx(0.3%).试验结果表明在涂膜剂中加入纳米SiOx与不加纳米SiOx,水晶梨的失重率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并与对照相比果实含有较高的Vc、有机酸和固形物含量,提高了果实亮度,增加了果品的色泽,有效地延长了果实的贮藏保鲜期.  相似文献   
848.
利用纳米材料构建的纳米基因载体在植物遗传转化领域具有特殊的优越性,已成功应用于多种植物的遗传转化。主要阐述了纳米基因载体的特征、分类,综述了无机纳米基因载体、天然高分子纳米基因载体、人工合成高分子纳米基因载体在植物遗传转化中的应用进展,并对纳米基因载体在植物遗传转化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49.
碳纳米颗粒诱发植物毒性效应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对碳纳米颗粒植物毒性的研究是推广碳纳米技术应用及规避其可能引起的生态风险的重要前提,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从研究植物对碳纳米颗粒物的吸附、吸收入手,阐述了碳纳米颗粒物在植物体内的迁移,分析了碳纳米颗粒物对植物产生的毒性效应,进而概述了碳纳米颗粒物毒性效应的影响因素以及产生这些毒性作用的分子机理,提出了碳纳米颗粒物在植物毒理学方面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850.
纳米羟基磷灰石钝化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为评估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ydroxyapatite,NAP)钝化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稳定性,采用一次性添加不同用量(0.5%、1%、2%,W/W)的NAP进行水稻盆栽试验,研究了一年和三年后土壤性质、有效态重金属(Cd、Cu、Zn、Pb)含量和水稻体内重金属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NAP施用量下土壤p H值在第一年和第三年分别显著提高了0.71~1.24和0.60~1.16,年际间p H提高幅度的差异较小,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第三年土壤中有效态Cd、Cu和Zn含量与对照相比降幅(62.7%~96.5%)要显著低于第一年(66.6%~98.4%),而有效态Pb含量的降幅(百分比)则略有提高,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NAP固定土壤Cd、Cu和Zn含量的能力有所减弱,而对Pb的固定能力有所增强。添加NAP显著降低了水稻根中的重金属含量和糙米中Cd含量,糙米中的Pb、Cu和Zn含量也有所降低。糙米中重金属含量与土壤中有效态重金属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表明NAP通过降低土壤有效态重金属来降低重金属在水稻籽粒中的累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