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6篇
农学   88篇
基础科学   15篇
  12篇
综合类   359篇
农作物   593篇
畜牧兽医   61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78-35是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于1978年春,从群体茶园自然变异体中单株选择,无性繁殖培育成的新品种,经品系比较,性状鉴定,生化分析,适制性研究和生产试验示范,表明具有发芽早,芽叶茸毛多,适制银针,毛峰类名茶和大宗绿茶、红茶、产量高且品质优;抗寒性强,抗病虫能力也较强以及适应性广的优点。  相似文献   
82.
陕西省南郑县地处汉中盆地西南方向,产茶生态环境得天独厚,为陕西省绿茶主产区,汉中仙毫核心产区,品质上乘,历史悠久,自古就有"梁州买新茶,乘帆下扬州"之美传。南郑县主产绿茶品类有汉中仙毫、黄云翠竹、汉中炒青等,红茶产量比较低。近年由于红茶市场走俏,部分企业利用夏秋茶闲置资源开始生产红茶,产量和销量呈上升趋势。笔者就南郑主要栽培的茶树品种龙井长叶、平阳特早和碑坝群体种的鲜叶原料加工红茶,进行感官品质比较,旨在提高南郑红茶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日照红茶品质成分与矿质元素及其溶出规律等特性.[方法]对日照红茶的品质成分、矿质元素含量及矿质元素的溶出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试验表明,与其他品种红茶相比,日照红茶的茶多酚含量低,游离氨基酸含量丰富,TR/TF值为13.44,形成了日照红茶滋味鲜醇、苦涩味轻,汤色红亮的品质特征;矿质元素总量较高,3次浸泡溶出的元素总量丰富.因此,日照红茶具有品质佳、矿质元素含量丰富、滋味鲜醇、耐冲泡的特性.[结论]研究可为日照红茶质量控制及茶饮品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4.
红茶色素及其分光光度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红茶色素是从红茶茶汤中萃取分离的一类色素物质,是多酚类及其衍生物氧化聚合缩合产物,主要在发酵过程中形成的,是影响红茶品质最为重要的因素。Roberts E.A.H.等(1957)将红茶茶汤中溶于乙酸乙酯呈橙黄色的物质称为茶黄素,不溶于乙酸乙酯呈褐红色的物质称茶红素。随着生化技术的进步与应用,红茶色素化学有重大进展,尤其是茶黄素化学研究的成就使茶黄素的提取、分离、纯化和在制茶中的形成机制及其与红茶品质的关系等均已明晰。茶黄素是一类苯并(?)酚酮的衍生物,主要组分有茶黄素、茶黄素单没食子酸酯和茶黄素双没食子酸酯。茶红素化  相似文献   
85.
沈其松 《中国茶叶》1995,17(4):38-39
云南茶厂是担负云南省自营出口红茶拼配加工任务的主要厂家,该厂1992年由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投资700余万元,建设了一条茶叶拼配生产线,年生产能力为1万吨,拼配原料来自云南省近30个县的近百个精制茶厂,拼配茶叶以红碎茶为主,兼顾工夫红茶.进厂原料的包装方式有麻袋、编织袋、纸板箱、木板箱等,拼配后成品包装使用纸板箱、纸袋、麻袋、木板箱等.现将该厂这条拼配生产线的工艺设计和设备配备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86.
高香优质红茶新品种“云大淡绿”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7.
88.
坦洋工夫红茶初制工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坦洋工夫”红茶是闽红三大工夫红茶之特种名茶之一,具有150多年悠久的历史,是我国特有的传统产品,在国内外有着独特市场和销费群体。它以其优美的外形、酵厚的滋味而驰名。 工夫红茶初制工艺分为“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个工序。现就各工艺作下列论述。  相似文献   
89.
Owuor  PO  王守生 《茶业通报》1991,13(3):47-47
红茶是由茶树的幼嫩芽叶加工而成的,是消费最广的不含酒精的饮料。现已证实,它的香味特性随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研究表明,香味差异显著,生长条件的地区差异必大。最近证实,肯尼亚商品茶的挥发性芳香化合物的组成可以和高香茶生产而出名的地区的茶叶相媲美。香气是肯尼亚茶一项重要的质量参数。虽然肯尼亚茶树种植区的地理和气候差异是非常小的,但植茶者都知道,肯尼亚茶叶的质量随栽培地点的不同而有变化。  相似文献   
90.
自70年代以来,具体一点说是从氮磷肥的推广使用以来,“祁红”的传统风格与品质已逐渐改变,主要表现在叶底和汤色趋于乌暗,香气明显下降,滋味变得淡薄。为探明其原因,并研究出对策,以确保“祁红”良好的国际声誉,笔者自80年代开始,就从土壤营养角度进行了探讨。材料与方法本试验是以9年的“祁红”标准样为研究对象,同时,还比较了不同施肥水平“祁红”的品质风格及化学成分组成。80年代中期,对“祁红”产区土壤理化性状和茶园肥培情况进行了调查,系统地测试了不同施肥水平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