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0篇
林业   6篇
农学   8篇
  1篇
综合类   70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2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豆子粒紫斑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大豆子粒紫斑病研究进展,从我国大豆生产角度提出了加强大豆种子或子粒带菌检测技术、进行种子传病实证和药剂消毒处理及尾孢毒素基因调控研究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一、发生条件 种植密度过大,通风透光不良.大豆结荚期高温多雨.则利于紫斑病的发生:抗病性差的品种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介绍7种药物对桉树紫斑病(Septoria mortarlensis)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这7种药物对桉树紫斑病都有较好防治效果。可杀得、多菌灵及菌毒清不仅防治效果好,而且价格便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大蒜紫斑病是江苏各产区大蒜生产中常见的病害之一,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大蒜紫斑病的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在生物防治研究方面则进展缓慢。为提高大蒜紫斑病生防水平,本研究通过筛选对大蒜紫斑病菌有拮抗作用的生防菌,从大蒜种植田土壤中分离得到了122株细菌菌株,其中对大蒜紫斑病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61株,进一步复筛得到12株拮抗能力较强菌株。依据形态学观察,并结合16S rRNA和rpoB基因序列分析,其中两株生防菌JS51和JS62鉴定为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velezensis。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结果显示,菌株JS51和JS62对大蒜紫斑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61.63%和55.05%,与化学药剂咪鲜胺锰盐的防效相当。  相似文献   
5.
对葱紫斑病的病斑产孢、孢子飞散传播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葱紫斑病的病斑在温度为25~28℃时的产孢能力最强,而在30~35℃时的产孢能力较差;葱紫斑病的病斑产孢量随着保湿时间的增长而增多;施氮、钾肥的植株产生的病斑的产孢量要小于不施肥及施磷肥的植株上产生的病斑的产孢量;病斑在黑暗条件下的产孢量明显高于在散射光条件下的产孢量;葱紫斑病的病斑在6~9日龄时产孢能力较强,其中8日龄病斑的产孢能力最强,而1~3日龄的病斑产孢能力较弱;病斑在夜间的的孢子释放量明显多于在白天的释放量。葱紫斑病在田间呈聚集型分布。  相似文献   
6.
任志 《农家参谋》2011,(5):13-13
一、紫斑病主要危害大葱、洋葱,也危害大蒜、韭菜。危害叶片、花梗、鳞茎。初期病斑小,灰色至淡褐色,中央微紫色,有黑色分生孢子。病斑很快扩大为椭圆形纺锤形,凹陷,暗紫色,常形成同心轮纹。环境条件适宜时,病斑扩大到全叶,或绕花梗一周,叶片、花梗枯死或折断。严重影响鲜葱的产量、品质和种子成熟。在24℃~27℃温度下发病重,温暖多湿、连阴雨天、缺肥、植物生长衰弱、葱蓟马造成伤口时,发病严重。  相似文献   
7.
8.
大豆紫斑病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分布与危害大豆紫斑病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西、陕西、湖南、湖北、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广西、甘肃等地。大豆紫斑病发生于叶片、豆荚等部位,得病恬叶片早衰,种子带病且减产。种子感病后,重量降低。0.7%~10%,种子发芽率下降,田间保苗数受到影响,保苗率降低10.5%~52.5%。  相似文献   
9.
大豆紫斑病菌在培养条件下分生孢子产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豆紫斑病是影响大豆种子质量的重要种传病害之一,其病原菌Cercospora kikuchii(T.Matsu.&Tomoyasu) Gardner在培养条件下很难产生分生孢子。已有报道C.kikuchii能在胡萝卜叶煎汁琼脂培养基、死大豆组织煎汁琼脂培养基、PDA培养基和V8汁琼脂培养基上产孢,但不同的研究者所获得的结果并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为此我们对C.kikuchii产孢方法进行研究,以期建立大豆品种抗病资源筛选所需大量接种体的生产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刚竹紫斑病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