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4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93篇
林业   196篇
农学   99篇
基础科学   172篇
  184篇
综合类   1210篇
农作物   86篇
水产渔业   63篇
畜牧兽医   553篇
园艺   82篇
植物保护   65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吕志伟  王瑾  张文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995-19996
[目的]对地衣芽孢杆菌LCB-8进行紫外诱变,以提高其产淀粉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的能力。[方法]利用紫外线进行诱变,并对诱变株淀粉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的活力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结果]当紫外诱变的时间为30 s时,菌落的致死率达72.4%,因此紫外线照射诱变最佳时间为30 s。经初筛和复筛,得到2株较好的诱变株。其中,DY-97的淀粉酶活提高150%,蛋白酶活提高78%,纤维素酶活提高17%;DY-34的纤维素酶活提高31%,淀粉酶活提高46%,蛋白酶活提高64%。[结论]通过诱变筛选得到的DY-97可用于含蛋白质和淀粉较多的饲料发酵,而DY-34可用于含纤维素较多的饲料发酵。  相似文献   
102.
王哲  刘照斌  马有会  王火旭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169-19171
[目的]研究细胞分裂素与大白菜根肿病的关系,探讨大白菜根肿病的发病机理。[方法]从发病植株的肿瘤提取孢子,再提取孢子DNA进行PCR检测。将鉴定出的根肿菌孢子于播种期、发芽期以及发芽后21 d接种到三角瓶内的培养土中,于发芽期在培养土中添加0.08μmol/L 6-BA。从接菌植株长出的肿瘤提取孢子,对孢子进行电镜检验,并统计6-BA处理及对照的根肿病发病率。[结果]在三角瓶内,根肿菌可引起大白菜植株发病;添加0.08μmol/L 6-BA处理的根肿病发病率为100%,未加细胞分裂素处理的发病率为57%,前者肿瘤体积也明显大于后者。扫描电镜显示大白菜根肿菌休眠孢子的大小为1.5~4.3μm。[结论]6-BA能明显促进大白菜根肿病肿瘤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3.
董悦涵 《南方农业学报》2012,42(10):1263-1266
【目的】建立杨梅树皮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的快速分析方法。【方法】以芦丁为标准品,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杨梅树皮提取物中总黄酮类物质进行测定。【结果】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时,在其最大吸收峰417 nm处测得标准品在0~20.40 μ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7%,RSD=1.69%。【结论】以AlCl3作显色剂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杨梅树皮提取物中黄酮类物质重复性、精密度及稳定性良好,回收率高,且操作简便,可作为杨梅树皮总黄酮提取工艺质量控制的一种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04.
为了得到蹄甲角蛋白酶高产菌株,本试验对1株产角蛋白酶的黄杆菌(Chryseobacteriumsp.)N5菌株进行紫外诱变,筛选得到高产突变株U3-22,利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U3-22菌株的角蛋白酶发酵活力达69.9U/mL,比出发菌株的25.4U/mL提高了2.75倍。该角蛋白酶最适反应温度是70℃,最适pH是7.5;K+、Mg2+、Na2SO3对该角蛋白酶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而Mn2+、Zn2+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突变株U3-22产生的角蛋白酶对蹄甲粉具有很强的分解能力,且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pH稳定性。结果表明,U3-22产生的角蛋白酶是一种新型的耐高温、耐酸碱角蛋白酶,在动物蹄甲、羽毛等废弃资源的利用中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5.
分光光度法测定蓝莓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简便、快速测定蓝莓中维生素C (Vc)的含量,利用活性炭的氧化和脱色作用,将蓝莓中的还原型Vc氧化为脱氢型Vc,进而与2,4-二硝基苯肼耦联反应生成较稳定的脎,然后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中的Vc含量.结果表明:Vc在0~10 mg/L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大果蓝莓的添加回收率为在94.8%~97.8%之间,小果蓝莓的添加回收率在97.8%~102.5%之间,均在允许范围内,说明此方法测定的结果准确可靠;采用该检测方法测得大果蓝莓的平均Vc含量为133.38 mg/kg,小果蓝莓中Vc的平均含量为69.03mg/kg.这表明采用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检测蓝莓中的Vc含量,简便快速、结果准确,试验过程中使用的试剂廉价易得,可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6.
本研究用薄层扫描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细胞转化牛膝和天然怀牛膝进行了齐墩果酸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与天然怀牛膝相比,细胞转化牛膝的齐墩果酸含量略低(1.43%),钙、镁、铜、铁、锌含量明显偏低,而锰含量偏高。  相似文献   
107.
芜菁花叶病毒提纯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繁殖于大白菜上的病叶榨汁,结合聚乙二醇(PEG)沉淀及差速离心技术,拟定三种提纯程序,所得芜菁花叶病毒(TuMV)粗提纯物,可侵染芜菁、萝卜和大白菜,并在苋色藜和普通烟黄茵榆上产生局部枯斑。测定提纯物表现出典型的核蛋白紫外吸收光谱,在电镜观察下,其丝状病毒粒子形态清晰且排列疏松均匀、病毒粒子长度集中分布在730nm、宽12~13nm。用水醋酸分解、可获得本病毒的提纯的衣壳蛋白,它具有典型蛋白质紫外吸收光谱,上述三种提纯程序中,以第三种程序最佳。初步认为,若设备不足情况下省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步骤,仅用第三种提纯程序,亦可获得较好提纯效果。  相似文献   
108.
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水华鱼腥藻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水华鱼腥藻(Anabaena flos-aquae)藻液的吸光度A。这种方法与细菌计数法、叶绿素a含量测定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相比较,即简便又准确,且可获得十分理想的线性相关性,其测得的A值可以作为水华鱼腥藻现存量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9.
为了了解苜蓿素在不同品种小麦中的含量特征,采用溶液浸提法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量来自山东省、安徽省、河南省、江苏省和河北省5个省份的26个品种小麦的苜蓿素。结果表明,在26个小麦品种中苜蓿素含量最高的是山农20,为32.793μg/g,淮麦32中苜蓿素的含量最低,为6.290μg/g。有10个品种小麦苜蓿素的含量分布在6~10μg/g,14个品种小麦苜蓿素的含量在10~20μg/g,仅有山农20和良星77中苜蓿素的含量在20μg/g以上。不同品种小麦苜蓿素的含量变化较大,且存在显著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0.
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细胞经紫外辐射和过氧化氢溶液处理后的存活率为指标,考察苇蘑(Hygrophoropsis sp.)子实体提取物的抗辐射和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在紫外辐射120 s的条件下,苇蘑子实体乙醇提取物添加量为4%时,酿酒酵母细胞的存活率可达54.1%,添加4%苇蘑子实体水提取物后,酿酒酵母细胞存活率为43.9%;对照组(不添加苇蘑子实体提取物)的存活率为4.6%;在140 mmol/L过氧化氢溶液处理下,苇蘑子实体水提取物浓度在0.5%~2.5%时,酿酒酵母细胞存活率从11.4%增加到47.4%;而苇蘑子实体水提取物浓度超过2.5%时,细胞存活率反而降低。在相同的过氧化氢处理时间下,添加1%苇蘑子实体提取物后,酿酒酵母细胞的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