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1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230篇
林业   146篇
农学   209篇
基础科学   171篇
  186篇
综合类   1102篇
农作物   134篇
水产渔业   71篇
畜牧兽医   469篇
园艺   102篇
植物保护   114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选用粳稻品种东优9901和长粒香,研究不同收获时期对稻米味度值与RVA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收获期处理间的味度值和粘滞峰消减值没有显著差异;但整精米率、下降粘度和最高粘度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东优9901在灌浆35~40 d时RVA谱特性最佳,而长粒香在灌浆35~45 d时RVA谱特性最好.  相似文献   
52.
为了解胶州湾海域鱼类群落粒径结构特征,本研究根据2016-2017年4次底拖网调查数据构建了胶州湾鱼类生物量粒径谱,比较分析了各季节鱼类生物量粒径谱特征参数的异质性。结果显示,胶州湾Sheldon型鱼类生物量粒径谱呈现单峰模式,鱼类粒径范围为-3~10粒径级,粒径分布相对均匀,且峰值位于5~6粒径级,主要由大泷六线鱼和褐菖鲉等小型鱼类构成。各季节鱼类标准化生物量粒径谱曲率和曲度差异显著,其中春季曲率最大且曲线较平缓,夏季曲率最小且曲线相对陡峭。谱线曲度和曲率的季节变化主要与粒径小的细纹狮子鱼、大泷六线鱼、玉筋鱼及长丝虾虎鱼等地方常栖性种类和赤鼻棱鳀、白姑鱼等季节洄游性种类的出现有关。Abundance-biomass comparison(ABC)曲线表明,春季处于未干扰状态,冬季处于中度干扰状态,夏秋季处于严重干扰状态。研究表明,胶州湾鱼类群落总体处于严重干扰状态,鱼类生物量谱呈现单峰型,粒径结构以小型粒径鱼类为主,且地方常栖性和季节洄游性鱼类等补充群体的数量和粒径大小影响鱼类生物量粒径谱的峰型和曲率。  相似文献   
53.
美国红鱼养殖种群的同工酶酶谱及其生化遗传初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对50尾美国红鱼肌肉及肝脏组织进行了14种同工酶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美国红鱼多态位点比例P=0.292,实际平均杂合度Hp=0.057,预期杂合度He=0.108,每个位点的有效等位基因数Ae=1.108,Hardy-Weinberg遗传偏离指数D=-0.472。  相似文献   
54.
运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对2018年7月—2019年1月采自三峡库区干流木洞、涪陵、云阳和秭归江段的38种鱼类进行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同时计算鱼类营养级并构建了鱼类连续营养谱。研究结果显示,三峡库区干流鱼类δ15N值平均值为11.02‰,变化范围为5.31‰~17.79‰。以初级消费者螺类作为基准生物估算出三峡库区干流鱼类平均营养级为2.67,范围为1.47~4.12。营养级大于4级的鱼类仅有1种,营养级位于2~3级之间的鱼类种类数最多,占种类总数的50.0%,其次是营养级大于3级的鱼类,占种类总数的31.6%,不同食性鱼类组合的营养级存在差异。库区干流鱼类营养级的时空差异均不显著,而越靠近大坝的江段食物链长度的季节性波动幅度越大。和水库蓄水运行初期相比,鱼类营养级显著升高且高营养级鱼类的群落结构和营养特征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特别是拥有较高营养级的短颌鲚(Coilia brachygnathus)在库区干流逐渐扩张并成为优势种,其可能对库区干流鱼类营养结构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5.
哺乳类动物各种组织和器官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较稳定,酶带分布非常有规律,同源组织的LDH同工酶酶谱通常相似和稳定。鱼类LDH同工酶复杂得多,有三分之二品种中,其LDH同工酶类似哺乳类动物的酶谱;但在其余三分之一种类中,两个亚基随机结合受到限制,出现了不规则酶谱,有的只有2—3条酶带,有的超过5条酶带。即使具有5条酶带的鱼中,其骨骼肌和心肌LDH在电泳酶谱上迁移快慢正好与哺乳类动物相反。此外鱼类C基因产物并不特定在某一组织或器官中,一些鱼的  相似文献   
56.
捕捞对海洋鱼类群落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渔业资源由单鱼种管理模式向基于生态系统管理策略的转变,捕捞因素对于鱼类群落结构的影响正逐步成为海洋生态系统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就捕捞对鱼类群落影响的国内外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与归纳。在研究捕捞对于鱼类群落影响时,所选用的群落研究指标应符合预期性、可测性、敏感性和排他性标准,业已利用的研究方法大致可分为生物多样性、聚合特征指标、群落功能性指标、多元分析以及生态系统模型五大类。各研究方法单独使用均无法全面反映群落的结构变化,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建议同时使用多种研究方法来进行鱼类群落结构的变化分析,以期全面掌握捕捞活动作用下的鱼类群落结构的实际变动状况,更好地为渔业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支撑。[中国水产科学,2008,15(2):359—366]  相似文献   
57.
四川盆地丘陵区土壤水分垂直变异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四川盆地丘陵区重庆市璧山县青杠墒情站点土壤水分每天的动态监测资料,用小波分析的谱相分析方法研究了土壤水分的垂直异质性。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变化是个随机平稳的波动序列;就时间变异来看,其变异有一定的隐周期,大致可分为3~5月的次波动期、7~9月的剧烈波动期、10~2月的相对稳定期。就土壤的垂向变化来看,站点的0~10 cm的变异高于10~20、20~40 cm层变异;各层变异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可用互谱密度系数表示,但受降水、蒸发、作物利用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并未表现出完全的同步响应关系。  相似文献   
58.
细胞周期蛋白(cyclin)对细胞生长繁殖起到关键的调节作用。该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构建了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转录组文库,进行了cyclins基因筛选与生物信息分析,通过qRT-PCR技术,探讨其在不同组织(闭壳肌、内脏团、外套膜、斧足、心脏、血液、鳃、性腺)与性别中的表达特征。转录组测序共得到257 457条unigene(N50为1 796 bp),注释率为86.7%;通过分析,cyclin Acyclin D2、cyclin E被筛选出,且cyclin A、cyclin D2与cyclin E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均与美洲牡蛎(Crassostrea virginica)、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具有较高相似性。实时荧光定量分析结果表明,cyclin Acyclin D2、cyclin E在三角帆蚌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存在显著的组织差异:cyclin Acyclin E基因在性腺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在斧足中表达量最低;cyclin D2基因在鳃中表达量最高(P<0.05),在血液中表达量最低。在同一组织的不同性别之间:cyclin A基因在性腺、闭壳肌、心脏、血液中表达存在显著性别差异(P<0.05);cyclin D2在外套膜、心脏、性腺中的表达具有显著(P<0.05)的性别差异;cyclin E在性腺、斧足、鳃、心脏中的表达具有显著(P<0.05)的性别差异;cyclin Acyclin E基因在雌性心脏和性腺中表达量显著(P<0.05)高于雄性,而cyclin D2反之(P<0.05),cyclin D2基因在雌性外套膜表达量显著高于雄性(P<0.05),暗示cyclin Acyclin E与性腺发育关系密切,cyclin D2可能与鳃损伤修复有关。本研究初步探究了三角帆蚌cyclin Acyclin D2、cyclin E基因的功能,为建立三角帆蚌细胞系提供了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59.
采用基因组步移和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从甘蓝型油菜中双9号中克隆到了KCS6基因。甘蓝型油菜中KCS6基因有两个拷贝:BnKCS6c(与甘蓝的mRNA 99%同源)和BnKCS6a(与白菜的mRNA 99%同源)。这两个拷贝的编码区长度均为1 494bp,含有2个外显子,一个长1 045bp,另一个449bp。种子发育初期KCS6基因在角果皮和种子中表达量高,随着种子成熟表达量迅速降低。两个KCS6的转基因都可以在酵母中正常表达,但不能合成超长链脂肪酸,表明酵母中异源表达的KCS6蛋白没有活性,或KCS6蛋白不能以酵母的脂肪酸作为催化底物合成超长链脂肪酸。  相似文献   
60.
利用室内根盒培养建立的原位根际酶活检测方法,分析生长习性不同的Charleston(有限生长习性)、东农594(亚有限生长习性)和DN50(亚有限生长习性)3个大豆品种在正常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和退化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条件下根系表型特征,分析大豆根系碳代谢途径关键酶(β-葡萄糖苷酶)活性变化,明确不同类型土壤影响大豆根系生长发育的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生长习性大豆品种对土壤适应性存在基因型差异,根系表型和土壤环境关系密切。大豆根际β-葡萄糖苷酶活性较土壤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高。活性表现为沿根系基部逐渐增加,到根尖活性最大的分布规律,在根尖形成酶活性热点。沿根系生长方向的β-葡萄糖苷酶扩散宽度与酶活性强度在不同类型土壤中分布规律一致,均为由基部到根尖逐渐增加。研究结果明确大豆根际碳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特点,可为大豆生长发育及高产新品种选育提供根系角度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