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3篇
  2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建立了水产品中硫酸粘菌素(CS)、杆菌肽(BTC)及维吉尼霉素M1(VBGMM1)3种多肽类抗生素残留量检测的HPLC-MS/MS法.样品经水溶液[V(甲醇)∶V(0.1%甲酸水溶液)=2∶5]提取,4%三氯乙酸乙腈除蛋白,乙腈饱和正己烷除脂,过OASIS HLB(60 mg)小柱净化后,利用HPLC-MS/MS法,以选择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CS和BTC在0.01~10.00 mg·L^-1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VGMM1在0.002~2.000 mg·L^-1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2均大于0.995;3种多肽类抗生素的检出限分别为CS 10 μg· kg^-1、BTC 10 μg·kg^-1、VGMM1 2μg·kg^-1,定量限分别为20 μg ·kg^-1、20 μg ·kg-和4 μg·kg-;选择3个不同浓度水平做加标回收,平均回收率在72.3% ~ 103.9%,相对标准偏差为1.10%~10.92%.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性高、灵敏度高和重现性好等优点,可为检测水产品中这3种药物的残留提供相关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2.
建立了牛奶中粘菌素和杆菌肽药物残留的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样品用4%三氯乙酸乙腈溶液提取,经乙醚除脂,HLB固相萃取柱净化,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粘菌素和杆菌肽在20~2 000μg/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R2均大于0.998;方法检出限为5μg/kg,定量限为10μg/kg;粘菌素和杆菌肽分别在10~100μg/kg和10~1 000μg/kg浓度添加范围内的平均回收率为84%~110%,批内、批间RSD均小于20%。该方法具有简便快捷、灵敏度高、定性准确等优点,能够满足牛奶中其残留检测有关法规的要求。  相似文献   
63.
64.
65.
“鬼屎”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考证了中国古代文献中所记载的“鬼屎”(Kwei hi.i.e.Demon′s droppings)即是粘菌,其最早记载出自唐代陈藏器所撰《本草拾遗》(公元739年左右)一书中,而非其后段成式所撰的《酉阳杂俎》(公元860年左右)一书。  相似文献   
66.
本文首次报道了秦岭山区粘菌纲菌物种类,它们涉及5个目,26属,71种,其中32种为该地区的新记录,蒙大拿双皮菌及双层绒泡菌为2个中国新记录种,检测标本分别保存于中科院微生物所及吉林农业大学菌物标本室。  相似文献   
67.
小麦梭条花叶病又称小麦黄花叶病,是通过土壤中禾谷多粘菌为介体传播的病毒病。80年代初,该病在我市少数镇部分田块零星发生,近年来,发病面积逐年增加,发病程度不断加重,一般病田减产20%~30%,重病田块70%~80%麦株发病,有时甚至绝收。该病严重影响小麦产量,给农民造成重大经济损  相似文献   
68.
1989-1994年浙江省嘉善,宁波和浦江,江苏省盐城和上海市等5地大麦黄花叶病重病田,用休眠孢子定量法价399份大麦品种对禾谷多粘菌的抗性。结果免疫和抗抗品种0份,抗64份,中抗到高感335份。大麦不同品种禾谷多粘的抗性,有极显著差异,孢子数相差近14倍。抗大麦黄花叶病的品种数远多于抗禾谷多粘菌的品种种数。  相似文献   
69.
70.
甜菜多粘菌传带甜菜坏死黄脉病毒的细胞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砂培体系继代培养不同病区甜菜多粘菌(Polymyxa betae),经酶联检测,分离得到2个带毒率高的分离株N,HR12。应用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抗血清和免疫金标记技术分析了甜菜根中P.betae不同发育阶段与病毒的关系。在初生原质体、游动孢子囊以及未成熟的游动孢子中观察到被金颗粒标记的病毒粒子,在休眠孢子外围也观察到金标记的病毒粒子,但在休眠孢子内未直接观察到病毒粒子,只是在其内壁及液泡中常见有标记上的金颗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