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9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44篇
林业   3篇
农学   359篇
基础科学   19篇
  65篇
综合类   1597篇
农作物   498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62.
本文选用26个品种(系)研究了矮秆早中籼稻米粒垩白与其他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米粒垩白与产量、生育期、株型、米粒形状和大小、直链淀粉含量、食味等性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3.
64.
65.
早籼稻米蛋白质及氨基酸组分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20个早籼品种在早、晚两季栽培,对氨基酸组分及蛋白质含量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和各种氨基酸含量及组成,除个别氨基酸外,品种间变异显著且品种间变异大于季节间变异,在这些性状中,亮氨酸,丝氨酸,精氨酸,缬氨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有较高的遗传变异系数、遗传力和相对遗传进度,具有一定的选择利用潜力,蛋白质含量遗传力虽高,但遗传变异系数小,相对遗传进度较低,需要增进遗传资源以提高选择效率,本文还  相似文献   
66.
对提高长期继代培养的籼稻花药愈伤组织再分化力的方法和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继代培养其中添加的外源细胞分裂素配比以NAA3mg/L KG 1mg/L为好,用山梨醇部分取代蔗糖作碳源可大大提高籼稻化药愈伤组织的分化潜力。籼稻花药愈伤组织再分化前转移到添加ABA的预分化培养基进行预分化培养,可充分挖掘继代愈伤组织的再分化潜力。使愈伤组织的再分化率大大提高,通过长期继代培养的籼稻花药愈伤组织再生植株的白苗率与成熟胚愈伤组织再生植株白苗率相近,研究结果表明只要培养方法相当,籼稻花药愈伤组织经过长期继代培养后仍可持续较高的再分化力。因此以籼稻花药愈伤组织作遗传转化受体,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7.
抗Liberty杂交籼稻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5个抗Libedy杂交籼稻喷施O.3% Liberty后的农艺性状表现分析抗除草剂杂交组合在生产上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苗期经量Liberty处理的转基因组合,成株期大田中未发现不育系株。说明利用抗除草剂基因和相应的除草剂,可有效杀死因机械混杂和生物学混杂混入抗量Liberty杂交稻中的不育株;(2)抗Liberty杂交籼稻,生育期、株高等植株形态与原组合相仿,但产量构成因子则差异较大,最终多数组合产量水平不及原组合。本文还提出以超纯杂交技术来统称利用抗除草剂基因提高杂交种纯度的技术,并提出了如何选育转基因亲本配合力的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68.
特优77是福建省漳州市农科所于1991年育成的高产、高抗、低耗的早、晚兼用籼型杂交稻中熟组合,1998年我公司试制6.7hm2,平均单产达250kg/667m2以上,制种的经济效益显著高于其他组合。现将主要制种技术介绍如下:1掌握父母本的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69.
两系杂交籼稻新两优6380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两优6380是南京农业大学、江苏中种业股分有限公司选育的两系杂交籼稻新品种,株型紧凑,长势清秀,分蘖力强,有效穗较多,穗大粒多,后期青秆黄熟,具有米质优,抗性强,产量高的特点。已通过国家审定,在长江中下游适宜作中稻种植。其栽培要点为“适期适量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营造高产群体,促控结合,管好肥水,加强田间管理,注意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