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33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109篇
  64篇
综合类   282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235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4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燃气管道非等温非稳态泄漏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估算燃气管道的泄漏率和泄漏压力,对分析和预测燃气泄漏事故的损失十分重要。通过对现有气体泄漏率计算模型的研究,应用计算流体力学理论,推导了燃气管道非等温非稳态泄漏率的计算方法。实例分析表明,当燃气管道泄漏口径较大或断裂时,该数学模型可以精确地计算气体的泄漏率。  相似文献   
152.
可用于转基因产品检测中的核酸体外等温扩增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核酸体外扩增技术应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根据是否依赖于温度循环,核酸体外扩增技术可分为非等温和等温扩增两大类。核酸体外等温扩增技术由于其有快速、灵敏、不需要特殊仪器等优点,逐渐显示出其广泛应用的潜力。重点介绍了现有的几种核酸体外等温扩增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应用,并特别关注这些方法在转基因产品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3.
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AMP)快速检测苹果根结线虫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为高效、简便、快速地对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中的非中国种—苹果根结线虫Meloidogyne mali进行检疫,通过比较Gen Bank中根结线虫相关序列,以苹果根结线虫28S r DNA非保守区域序列设计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的特异性引物,并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一种可快速检测苹果根结线虫的LAMP检测体系。结果显示:d NTPs浓度为0.4 mmol/L、Mg~(2+)浓度为5.0 mmol/L、不添加甜菜碱、反应时间为60 min时,LAMP检测体系扩增效率最高;用琼脂糖凝胶电泳、SYBR Green I染色和LFD试纸均能检测到苹果根结线虫的扩增产物。所建立的LAMP检测体系能够从10种供试植物线虫种群中特异性地检测出苹果根结线虫,灵敏度为1/20 000条线虫DNA,比常规PCR灵敏度高10倍。表明所建立的苹果根结线虫LAMP快速检测体系可用于我国口岸进境植物中苹果根结线虫检疫。  相似文献   
154.
为了规范管理转基因产品,以建立转基因产品的检测技术标准为前提,通过分析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的18a中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持续增长的态势,以核酸检测方法为主,介绍了基因芯片、PCR技术、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和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转基因检测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转基因检测技术标准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5.
秸秆-膨润土-聚丙烯酰胺对砂质土壤吸附氮素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提高土壤对氮素的吸附能力,减少土壤氮素流失,通过土壤培养试验和等温吸附试验研究了经堆腐的玉米秸秆、膨润土和聚丙烯酰胺(PAM)配制成的复合改良材料对砂质土壤NH4+-N吸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改良材料对土壤NH4+-N吸附的影响随土培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60d时最大。各处理NH4+-N的等温吸附曲线可用Langmuir方程很好地拟合。提高复合改良材料用量使砂质土壤NH4+-N的最大吸附量Qmax提高,吸附常数(k)降低,表明复合改良材料可以提高土壤对NH4+-N的吸附容量,但不能增加其吸附强度。同一用量下,Qmax随改良材料中PAM比例的提高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以PAM比例为0.99%时为最大,k则最低。提高复合改良材料用量使砂质土壤NH4+-N的最大缓冲容量(MBC)减小,改良材料中PAM添加比例对MBC无明显的影响规律。结果说明复合改良材料对土壤NH4+-N的保持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改良材料中PAM的添加比例以0.99%最佳。  相似文献   
156.
针对免耕播种机开沟圆盘整体淬火后硬度不足且易翘曲变形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水冲击射流淬火方法,利用DEFORM软件对开沟圆盘淬火过程中的硬度和翘曲变形量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射流阵列参数(喷嘴间距、喷嘴直径和射流速度)对淬火结果的影响,并对工艺参数的优选数值进行了试验验证,二者显示了较好的一致性。结果表明:喷嘴间距是关键工艺参数,当喷嘴间距取4~5 mm时,开沟圆盘可以整体淬透,硬度达到45~49 HRC。开沟圆盘的变形量与喷嘴间距呈抛物线关系,当喷嘴间距取5~6 mm时,变形量达到最大值1.80×10-2~3.30×10-2 mm,淬透后变形量较小。随射流速度的增大,开沟圆盘硬度及变形量均增加,当射流速度为1~6 m/s时,增幅较大,当射流速度6 m/s时,增幅趋缓。在喷嘴直径为4~12 mm范围内,开沟圆盘硬度及变形量均随喷嘴直径加大而增加。优化后的工艺参数为:喷嘴间距为4~5 mm,喷嘴直径为6~8 mm,射流速度为3~6 m/s;此时,开沟圆盘硬度可达45~49 HRC,变形量为1.28×10-2~2.49×10-2 mm。  相似文献   
157.
河套灌区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磷素的流失评价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为了评价灌区农田非点源磷素的流失风险,对内蒙古河套灌区典型作物地块中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对磷素的吸附能力进行了测定,借助SPSS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土壤磷素向水体的流失潜能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不同地块的各层土壤均可以用Langmiur和Freundich方程来表征土壤对磷素的吸附特征,且Langmiur方程的拟合性要好于Freundich方程;小麦地块的各层吸附能力都较强,套种地块的吸附能力在试验中表现较差;表层土壤在不同地块的吸附能力差别不大,这可能与当地的复种习惯有关;表层土壤相对于深层土壤的流失潜能较高,即土壤中的磷素随农田退水的流失风险相对较大,但套种地块中磷素随渗漏淋失的潜能比对地表径流流失的潜能大;除Qm和EPC0之外,PSI值可以直接作为评价磷流失潜能的有效指标;磷素在农田地块的流失是河套灌区不可忽视的农业管理问题。该文为河套灌区科学合理施肥和非点源污染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8.
禽呼肠孤病毒RT—LAMP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禽呼肠孤病毒(Aviem reovirus,ARV)S1基因序列设计了特异对应靶序列中的6个基因区段的4条引物,以此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的ARV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LAMP)检测方法,并对此方法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特异地扩增ARV,而对其他常见的禽类病毒均无扩增作用,特异性强、重复性好;检测ARV的灵敏度为4ELD50,是RT-PCR方法的10倍;在反应产物中添加SYBR GREEN Ⅰ染料后,可通过肉眼观察有无荧光直接判定结果。  相似文献   
159.
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是一种人兽共患病原体,能引起自然疫源性衣原体病,目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本研究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针对鹦鹉热衣原体23S RN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并进行筛选以及敏感性和特异性试验,建立了鹦鹉热衣原体恒温荧光扩增方法。该方法在63℃恒温条件下1 h内即可显示结果,操作简单、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可达100拷贝/μL,且与流产衣原体、动物布鲁氏菌、牛结核分枝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交叉反应;用国产仪器可直接通过检测荧光信号判读结果,既增强了准确性,也避免了开盖污染产生假阳性;应用建立的LAMP方法对实验室保存的临床DNA样品进行检测,发现检测结果与QPCR相同。该方法的建立弥补了传统检测技术的不足,为实现鹦鹉热衣原体的现场快速诊断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0.
库区消落区紫色土与水稻土磷吸附解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淹水和干湿交替条件下,土壤磷水土界面的迁移能力有较大的差别,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淹水和干湿交替能促进紫色土和水稻土对磷的吸附,减小磷的解吸率,降低磷水土界面的迁移能力,其向环境中的释磷风险为未淹水土壤>干湿交替土壤>淹水土壤,紫色土>水稻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