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48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3篇
  45篇
综合类   104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42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82.
阐述了农村环境监测的工作重点是排放各类污染物的污染源周边的居住区或农田的环境监测,其监测点位的布设、监测指标的选择、监测频次的确定要围绕各类污染源的特点来进行。提出农村环境监测的点位布设要有代表性,指标选择要有针对性,频次确定要有合理性等建议。  相似文献   
83.
李艳 《农电管理》2015,(3):33-34
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解决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文安县供电有限公司创新"网格化"服务模式。按照分级管理、属地管理、无缝对接、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原则,推动服务关口前移,触角向下延伸,实现每个单元网格内都设置一个服务站点、配备一名社区服务人员,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快捷的服务,彻底解决电力服务区域内存在盲区死角、客户需求与服务形式不对接的问题,形成设备运行、营销、服务"横到边、纵到底、  相似文献   
84.
基于规则库的三维土地整治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采用信息技术提高土地整治规划的质量和规划效率,改进土地整治规划要素三维可视化布设,探索智能辅助规划。该研究尝试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表达土地整治规划知识,通过产生式推理机建立规划规则,组成规则库,与土地整治规划三维要素表达模型相关联,并利用规则在三维场景下指导土地整治智能辅助规划。指出了用该方法实现的三维辅助规划系统可以增强土地整治规划操作的可视化和规范性,提高了土地整治规划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85.
<正> 一度被人们称作“昂贵技术”的滴水灌溉,近几年由“贵族农业”开始逐步进入低收入的普通农民蔬菜大棚,特别是大棚滴灌,因其价廉、抗堵塞性能好等优点而受到菜农的欢迎。目前专为温室大棚设计的成套滴灌设备施工简单、应用方便。但同时与之相配套的一些简单规划设计技术亟待普及。  相似文献   
86.
近年来 ,笔者在日光温室种植蔬菜中 ,探索试验了一种自制滴灌新技术 ,效果很好。自 1995年应用推广以来 ,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将这项新技术作一简要介绍。1 布设方式1.1 顺棚长布设毛管 沿棚长方向种植蔬菜 ,在菜行放置塑料多孔毛管。顺棚跨度布设塑料支管 ,菜行的毛管上用地膜覆盖。每条毛管间距为 1m(米 ) ,长度与棚长相同 ( 30~ 70m) ,管径为 13mm(毫米 )、管壁打上孔距为 30cm(厘米 )、孔管径为 1 5mm的单眼。毛管头部与管径 2 5mm的支管连通 ,支管首部安装控制闸阀并与水源接通 ,构成了蔬菜滴灌系统。这…  相似文献   
87.
88.
这些年来 ,德昌县委、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 ,结合县情、社情、林情 ,不断探索符合德昌林区实际的森林防火路子———“围绕森林防火体系建设 ,强化基础工作 ,狠抓具体落实”。全县各级干部和林区群众 ,通过不断地实践、完善、提高、巩固四个环节 ,使森林防火工作实现了根本转变 ,摘掉了森林火灾严重的帽子 ,取得了连续 3年无森林火灾的历史最好成绩 ,荣获“全国森林防火先进单位”荣誉称号。1 基本情况德昌县 18.5万人口 ,主要由汉、彝、傈僳族杂居组成 ,以农业为主 ,其人口为 16 .4万 ,占 88.7% ,农民人均收入 190 0元。该县属亚热带高原季…  相似文献   
89.
高校教学辅助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学辅助网站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可以扩展教学时间空间,实现教学资源多元化、教学模式多向性,并根据教学进度随时更新、添加和开放教学资源。网站采用基于Web技术的B/S架构和结构化设计方法,分解成多个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子系统与功能模块,集成了以授课教案、电子教材、参考文献、通知公告等为主体的,可以运行图表、动画、音频、视频等多媒体部件的教学资源;搭建了答疑、讨论、留言等师生互动交流平台;开发了可以在线自测及在线提交的作业练习系统。教师可通过后台管理系统自主自助维护信息内容。  相似文献   
90.
以6 a生灵武长枣为研究对象,设置微孔渗灌不同埋设深度D10(10 cm)、D20(20 cm)、D30(30 cm)和铺设半径R30(30 cm)、R40(40 cm)、R50(50 cm)的2因素3水平试验,分析了微孔渗灌不同环形布设方式对灵武长枣土壤水分分布、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微孔渗灌埋深的增加,土壤含水率最大分布范围和湿润锋均向下移动,土壤含水率垂直方向最大分布范围可达到10~55 cm。随着微孔渗灌铺设半径的增大,土壤含水率最大分布范围和湿润锋均向外移动,并且各处理的最大湿润区域土壤含水率值均在20%以上。R40D20处理下枣树的枣吊长度、每吊开花数、每吊坐果数、坐果率、单果重、单株结果数、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均最大,分别为31.24 cm、66朵、39个、59.70%、19.20 g、444个、7 666.82 kg·hm~(-2)、2.83 kg·m~(-3),并且均与其他处理存在显著差异(p0.05)。因此,微孔渗灌埋深为20 cm、铺设半径为40 cm是灵武长枣最佳的铺设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