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7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06篇
林业   1011篇
农学   106篇
基础科学   28篇
  195篇
综合类   947篇
农作物   54篇
水产渔业   99篇
畜牧兽医   227篇
园艺   56篇
植物保护   7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01.
半干旱黄土区地上生物量对立地因子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半干旱黄土区地形破碎、沟壑纵横、生态环境脆弱,其生态恢复过程受到全世界生态学者的普遍关注.生物量是生态系统获取能量的表现形式.以位于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植被自然恢复10a的合沟流域地上生物量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立地因子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立地类型地上生物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沟底、阴向沟坡、阴向梁坡、阳向沟坡、梁顶、阳向梁坡;2)梁坡和沟坡的地上生物量随坡度升高均呈现反S形态,梁坡的地上生物量最大值出现在20°~25°处,最小值出现在35°~40°处,沟坡的地上生物量的最小值出现在30°~35°处,最大值出现在40°~45°处;3)坡向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是显著的(P=0.049),其余因素的影响不显著.可知,该区地上生物量的分布规律是植被对不同立地类型水分、光照等自然条件综合利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2.
温馨 《耕作与栽培》2007,(4):52-52,56
为进一步扩大(陆)旱稻的生产,解决山区农民“吃米难”,促进望天田地区发展节水农业,改革旱地耕作制度,挖掘旱地生产潜力,提高旱稻单产水平,2006年特引进了12个旱稻品种进行品比试验。1材料与方法1.1供试品种⑴巴西陆稻(ck);⑵中旱21号;⑶中旱24号;⑷农旱8号;⑸农旱11号;⑹农旱175;⑺农旱297;⑻赣旱98-1;⑼赣旱97-1;⑽赣旱96-1;⑾中旱3号;⑿农旱10号。以上品种全部由省农技总站提供。1.2试验地点桐梓县娄山关镇官渡村龙洞组罗孝平责任地,属桐梓县中偏高海拔地区,海拔950m,土壤为砂页岩发育而成的沙壤土,肥力中等,耕作精细,前作蔬菜。1.3试验…  相似文献   
103.
王智宽 《吉林农业》2006,(10):32-32
经市场调查:近年来,小麦,玉米、大豆、大米等主要粮食品种价格持续走低,种植效益低下。但同时群众却反映说在市场上很难买到扁豆、绿豆、大麦、高粱等小杂粮。这个市场信号说明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小杂粮还是个“短腿”,充分挖掘小杂粮的生产潜力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04.
钟海玲  高荣  张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6):2818-2822
选用三峡库区33个台站1961-2007年气象资料,利用“作物生长动态统计”模型方法,对三峡库区气候生产潜力的状况和改善气候条件所能获得的增产效益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年平均温度具有西北高、东南低的分布特征,年降水量的分布与温度分布相反;而年日照时数的分布特点是,库区东北部日照时数较多,库区西南部日照时数较少。库区光合生产潜力分布基本与日照时数分布比较一致,都是东北高-西南低;受温度和水分条件的影响,三峡库区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都是东北高-东南低的分布型。三峡库区平均的水稻、玉米和冬小麦光合生产潜力分别为23 268、18 447和11 194 kg/hm^2;光温生产潜力分别为19 333、16 689和9 068kg/hm^2,而气候生产潜力分别为12 810、11 548和5 423 kg/hm^2。三峡库区生产潜力的分布空间差异都较大,玉米差异最小在29.7%-52.3%,水稻在23.4%-89.6%,冬小麦最大在49.8%-92.9%。通过改善三峡库区热量条件,水稻可以获得大约20%的增产,玉米大约10%,冬小麦在10%-40%;而改善水分条件所能获得的增产率则是冬小麦最大,水稻次之,玉米最小。  相似文献   
105.
对衡阳市肖家山废弃采石场及其周边荒山植物群落自然恢复的结构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植被类型以灌草丛与草丛为主,物种多样性总体较低,群落的共有种趋势与立地类型的土壤厚度呈正相关,土壤是植被恢复的主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06.
王小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217-17218,17220
[目的]研究气候变化对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光温生产潜力的影响,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黄淮海地区51个气象站点的1971~2006年的逐日气象数据,以WOFOST模拟冬小麦的光温生产潜力,借用ArcGIS软件,研究光温生产潜力的时空变化。[结果]研究时段内,黄淮海冬小麦光温生产潜力整体呈增加趋势,然而不同区域的趋势不一致。不考虑20世纪80年代冷湿气候的影响,河北西北部和南部、河南东南部及环渤海湾地带的光温生产潜力呈上升趋势;冀东、京津和鲁中地区的光温生产潜力呈下降趋势;河南西部和北部的光温生产潜力20世纪80、90年代连续下降,进入21世纪初后大幅上升。[结论]气候变化整体上有利于光温生产潜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7.
根据立地条件不同设置样地,对样地内生长的5年生川滇桤木幼林树高和胸径生长量进行测量,选择标准木进行树干解析并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立地条件对川滇桤木的树高、胸径、材积生长量的生长有显著影响,其中水湿条件在促进川滇桤木生长方面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08.
根据低丘岗地林业血防工程的实际需要,在连续2年抑螺防病林造林作业设计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安徽省低丘岗地抑螺防病林造林地自然环境特点。根据造林地坡位、坡向、土壤类型将低丘岗地抑螺防病林林地划分为4个立地条件类型,提出了不同立地类型适宜造林树种、密度、整地方式等造林技术措施,为安徽省低丘岗地抑螺防病林造林作业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9.
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测定了树木郁闭度分别为0.05、0.15、0.30、0.45的庭院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尘降量及噪音值。结果表明,当树木郁闭度达到0.30以上时可显著降低庭院的最高温度,提高最低温度,显著提高空气相对湿度,明显降低风速和尘降量,消减噪音。树木对庭院环境具有显著的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110.
以封育28 a较好立地、一般立地及封育8 a较差立地闽粤栲群落为对象,分析主要药用植物种群数量特征。在较好立地上,乔木层主要药用植物为山杜英、老鼠刺、幌伞枫等;在灌木层,主要药用植物为山杜英、毛冬青、老鼠刺等;在草本层,主要药用植物为狗脊、杜茎山、菜蕨等。在一般立地上,乔木层主要药用植物为山杜英、南酸枣和山乌桕等;在灌木层,主要药用植物为山杜英、老鼠刺和朱砂根等;在草本层,主要药用植物为狗脊、芒萁及朱砂根等。在较差立地上,乔木层主要药用植物为杉木、杜鹃和山杜英等;在灌木层,主要药用植物为芒萁、白花苦灯笼及朱砂根等;在草本层,主要药用植物为扇叶铁线蕨、毛冬青及芒萁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