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3篇
  免费   203篇
  国内免费   252篇
林业   823篇
农学   214篇
基础科学   641篇
  1132篇
综合类   2742篇
农作物   52篇
水产渔业   72篇
畜牧兽医   365篇
园艺   98篇
植物保护   209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67篇
  2019年   209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254篇
  2016年   319篇
  2015年   318篇
  2014年   418篇
  2013年   383篇
  2012年   429篇
  2011年   438篇
  2010年   339篇
  2009年   331篇
  2008年   351篇
  2007年   305篇
  2006年   266篇
  2005年   305篇
  2004年   251篇
  2003年   174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31.
以食品添加剂课程辅助教学APP构建为基础,从该模式的优势、可行性、基于APP的食品添加剂课程移动教学内容设计与建设、食品添加剂课程移动教学实际意义等方面深入探讨移动教学模式构想。结合现代移动互联技术和食品添加剂课程教育教学内容,寻找迎合食品学科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的新思路,为高等院校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32.
基于Web GIS以及移动GIS技术,建立了浦东新区农用地内外一体化核查平台,实现前台信息采集上报、后台数据核实统计、野外核查的一体化、网络化使用功能,旨在为新区农用地的信息化管理、农业生产统计和涉农补贴发放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933.
基本农田是耕地的精华,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对土地整治规划和基本农田建设有重要现实意义,也是2016年国家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点工作内容。从基本农田质量、基本农田地形条件、基本农田区位条件、基本农田区位设施状态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线性加权综合评价法,并基于GIS技术,以湖北省当阳市为例,研究如何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设区域,以期为县域永久基本农田建设和耕地的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4.
王坤 《猪业科学》2017,34(8):52-55
从猪肉供应链出发,深入分析猪肉质量安全全链关键控制点与信息标准~([1]),以云追溯平台为基础,采用"云平台+移动终端APP"模式,整合智能识读、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地理信息等移动物联网技术~([2]),构建了基于移动物联网的猪肉质量安全全链追溯系统。系统基于J2EE-SOA技术构架,实现多用户B/S服务~([1]);采用二维码与植入式无源RFID标签~([3])作为载体,兼容农业部追溯标准~([1])。  相似文献   
935.
基于GIS的星云湖流域生态敏感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GIS技术,根据星云湖流域主要生态问题选取6个因子,采用多因子加权求和模型对星云湖流域生态敏感性及其空间分布进行了评价分析,并按生态敏感性评价值将研究区划分为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低度敏感区和不敏感区4个等级。结果表明:研究区高度敏感、中度敏感、低度敏感和非敏感区域面积分别为104.08km~2,124.52km~2,102.78km~2,39.30km~2;中度及以上敏感区面积约为228.60km~2,占流域总面积的61.67%,生态敏感性总体较高,空间上主要分布在江城镇、星云湖及其湖滨和雄关乡等;建议将高度敏感区划定为生态保护区加以重点保护,中度敏感区划定为控制发展区,低度敏感区和非敏感区为适宜发展区。评价结果能较好地反映流域综合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布特征,可作为流域土地资源开发建设和环境规划与保护的依据,并为高原湖泊流域开展类似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6.
农村居民地空间格局及其动态变化研究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居民地的整理与优化,促进农村土地的集约利用。以吉林省西部通榆县为研究区,运用GIS技术和空间分析模型,定量分析了通榆县1955年、1990年、2013年农村居民地的时空变化及空间模式的演变,并选取景观格局指数对影响农村居民地布局特征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居民地聚集度排序为:1955年 > 1990年 > 2013年。在空间尺度为45 km处,3个时期的居民地聚集程度最大,表明居民地的聚集度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再下降的趋势。坡度、道路和水域等景观要素对通榆县农村居民地的布局有显著影响,随着坡度和距道路、水域距离的增加,农村居民地的斑块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1955—2013年人口的变化与居民地面积的变化具有一致性,人口膨胀是该县居民地向外扩张的重要原因。该研究可为农村居民地的空间布局提供决策依据,为新农村建设、增减挂钩规划、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等提供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937.
马士彬      安裕伦    杨广斌   《水土保持研究》2017,24(2):202-206,212
为了探索喀斯特区域植被变化的一般性规律,揭示纯喀斯特与亚喀斯特区域植被效应的差异性。以1:20万地质图为岩性基底,利用2000-2013年SPOT VGT_NDVI数据,通过变化倾斜率、变异系数以及相关分析法,对比分析了不同岩性区植被,NDVI的变化规律及主导因素。研究发现:(1)不同岩性基底上的NDVI值、NDVI变化率及变异系数存在一定差异性,NDVI值表现为非喀斯特区域 > 纯喀斯特区域 ≈ 亚喀斯特区域;年际波动亚喀斯特区域 > 纯喀斯特区域 > 非喀斯特区域;呈增加趋势变化像元比重纯喀斯特区域 > 亚喀斯特区域 > 非喀斯特区域,减少趋势比重相反;各岩性区NDVI分布的差异性由土地覆被差异导致,其中森林和农用地比重贡献最大。(2)10 a时间尺度上植被NDVI变化主要受人为因素影响,与气候变化关系不显著。(3)受岩性控制,亚喀斯特区域生态环境比较敏感,与纯喀斯特相比较更易受人为作用影响。因此在喀斯特区域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亚喀斯特”地质背景上的生态安全更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938.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建立了首份云南省原生和引种竹种(含41属389种、变种、变型)的物种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竹种名称"或"竹种名称+产地"等多种条件查询后,可输出竹种的种属、形态特征、分布地(含具体的地理位置、海拔、生境条件)、竹种分布图及竹种实景图片等相关信息,从而实现了竹种分布和生境信息的可视化查询。查询结果可生成可打印的、布局合理、信息丰富的竹种分布图。该系统的建成可大大降低云南竹种资源调查的成本,提高竹类资源信息的利用率,并实现资源共享,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39.
采用联系度改进的TOPSIS法、邻域评估、极限条件和综合指数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耕地边际化进行预测并探讨转移方向,对转移结果进行生态价值评估,研究表明:(1)海拔、坡度、起伏度、灌溉距离、交通距离和耕作距离(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对耕地完全边际化影响较大;(2)研究区共有21 455.78hm2耕地可能发生转移,其中林地9 519.73hm2,园地47.01hm2,草地11 889.04hm2;且转移后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比转移前上涨17.09千万元.  相似文献   
940.
用于观光农业的混合型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设计用于观光农业中游客服务与田间种植管理通用的混合型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方法】设计该节点的硬件结构及基于Android系统的移动智能设备APP;利用ZigBee与上位机通信来实现种植环境监测和设备控制。【结果】支持用户使用基于近场通信和蓝牙技术的节点田间快速接入功能,通过移动设备为游客和种植管理者提供园内位置定位、种植信息查看、环境参数监测等服务。【结论】该混合型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使用灵活、方便、快捷、功能扩展性好,可为观光农业提供较为灵活的多业务工程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