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11篇
  免费   944篇
  国内免费   1668篇
林业   1137篇
农学   1371篇
基础科学   4205篇
  2988篇
综合类   15852篇
农作物   865篇
水产渔业   275篇
畜牧兽医   5373篇
园艺   1678篇
植物保护   1079篇
  2024年   351篇
  2023年   1000篇
  2022年   1303篇
  2021年   1394篇
  2020年   1209篇
  2019年   1293篇
  2018年   653篇
  2017年   996篇
  2016年   1272篇
  2015年   1215篇
  2014年   1914篇
  2013年   1704篇
  2012年   2262篇
  2011年   2249篇
  2010年   2006篇
  2009年   1976篇
  2008年   1852篇
  2007年   1536篇
  2006年   1458篇
  2005年   1155篇
  2004年   1005篇
  2003年   722篇
  2002年   594篇
  2001年   614篇
  2000年   477篇
  1999年   424篇
  1998年   324篇
  1997年   328篇
  1996年   283篇
  1995年   246篇
  1994年   208篇
  1993年   166篇
  1992年   184篇
  1991年   181篇
  1990年   112篇
  1989年   98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畜禽业》2017,(5):69-71
对成都市2013年各类畜禽粪尿产排量和农作物秸秆产生量测算结果:畜禽粪尿总量为12 160 200 t,其中粪便为6 832 510 t,尿为5 327 690 t。农作物秸秆总量为5 578 890 t。对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厌氧发酵沼气潜力测算结果:畜禽粪便沼气潜力为775 947 369 m~3,农作物秸秆沼气潜力为1 669 811 066 m~3,两项总计2 445 758 435 m~3,折标天燃气为1 577 908 600 m~3,成都市人均(户籍人口)135.50 m~3。  相似文献   
992.
为解决小型粉碎机粉碎物料粒径过大的问题,设计一种粉碎机的进料机构。通过控制秸秆的喂入速度,来减小粉碎物料的粒径。文章设计的粉碎机喂料装置代替原有小型粉碎机的喂料斗,对秸秆的喂入速度进行控制,防止秸秆被过快吸入粉碎腔;进行粉碎机的粉碎试验并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粉碎机的喂入口安装喂入装置后,比安装前粉碎物料的粒径小,粉碎性能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993.
为改善水田耕整地作业效果,研制水田秸秆还田耕整机具。介绍水田秸秆还田的类型及质量要求,总结国内外水田秸秆还田机具的研究进展及主要成果,为提高相关技术发展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94.
从家庭种植的春兰、蕙兰根部分离得到真菌,制成液体真菌诱导子,用于春兰种子共菌萌发。结果发现春兰的混合真菌诱导子对春兰种子萌发率提升了15%到30%,而惠兰的混合真菌诱导子对春兰种子萌发没有促进作用,可能存在抑制作用。混合真菌诱导子对瓶苗驯化起促进作用,在对兰花移栽、服盆的研究中制成根菌剂,应用于新苗移栽中更容易成活。  相似文献   
995.
李茂权 《农技服务》2016,(4):231-232
介绍我县秸秆还田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还田方式及秸秆还田的制约因素;指出农技人员在秸秆还田中发挥的作用,提出加快秸秆还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6.
通过测定不同还田方式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含水量、微生物的变化以及对小麦生长发育、产量结构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秸秆还田耕作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997.
农作物秸秆可以加工转换为肥沃的饲料,结合不同加工利用技术的特点和优势,不断提高农作物秸秆饲料加工利用质量。  相似文献   
998.
试验设置了麦稻秸秆全量粉碎两季均还田、小麦秸秆一季全量粉碎还田而水稻秸秆不还田、小麦秸秆不还田而水稻秸秆一季全量粉碎还田、麦稻秸秆两季均不还田周年对比试验,测定了不同还田方式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含水量、微生物的变化及对水稻、小麦生长发育、产量结构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秸秆还田耕作技术模式,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水稻、小麦轻简丰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集成小麦—水稻轮作秸秆还田保护性耕种技术体系。试验证明,通过连续3—5年小麦、水稻全量粉碎还田,土壤理化性状会得到明显改善,土壤持续供肥能力稳步上升,水稻、小麦产量、品质必将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999.
针对苏北地区小麦抗旱节水高产栽培中遇到的水资源严重不足且利用率低、土壤水分流失等问题,从秸秆还田、抗旱品种选用、肥料运筹和田间灌溉等方面,提出了小麦抗旱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以助推苏北地区干旱条件下小麦持续高产。  相似文献   
1000.
丛枝菌根真菌与大豆胞囊线虫相互作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对大豆‘开育10’品种接种了丛枝菌根(AM)真菌:Gigaspora margarita Becker&Hall、Glomus fasiculatum(Thaxt) Gerd.&Trappe、G.intraradices Schenck&Smith、G.mosseae Nicolson&Gedermann及G.versiforme Berch和/或大豆胞囊线虫(SCN,Heterodera glycines)4号生理小种。供试AM真菌可不同程度地促进大豆植株的生长发育,增加植株高度、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及单株产量,减轻感病大豆品种‘开育10’SCN的危害,降低病情指数、根上和根围土壤中胞囊数量、2龄幼虫和胞囊内卵数。其中,G.fasiculatumGi.margaritaG.intraradices的效应大于G.mosseaeG.versiforme的处理。接种SCN显著降低了G.intraradicesG.versiforme对大豆根系的侵染率、G.fasiculatum的产孢数量及G.intraradices的侵入点数量,增加了G.mosseae的产孢数量。认为部分AM真菌能有效地抑制SCN对大豆根系的侵染、胞囊发育和2龄幼虫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