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3篇
农学   39篇
基础科学   43篇
  4篇
综合类   385篇
农作物   32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6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65年   13篇
  1958年   9篇
  1957年   6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2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水稻旱育稀植的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育苗床的准备 (1)选地做床:秧田是秧苗生长的基础。1亩育秧田可插4-5.3亩本田。在找不出旱田或园田育苗地的纯水稻区,应推广高床育苗。所谓高床育苗,就是利用稻田进水主埂,整平加宽达2米宽,成为高出田面30厘米的平面高床。然后再整平播种,进行旱育苗。  相似文献   
42.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设计 供试品种为合格的协优9308F1种子。播种期设6月10日、6月15日、6月20日、6月25日、6月30日分期播种,共5个处理。小区面积12.67m^2,三次重复,随机排列,统一于7月30日移栽。秧田播种量112.5kg/hm^2,本田插植密度为25.65万丛/hm^2。  相似文献   
43.
44.
试验结果表明,60%新马歇特(Machete)乳油用于水稻秧田除草,效果好于丁草胺,对水稻秧苗安全。  相似文献   
45.
早稻推广旱育秧已经多年,具有少用稻种、节省秧田、节约用水、投工少、秧苗素质好、增产增收等许多优点.据笔者下乡调查,因措施不当或管理不善,早稻旱育秧年年都有不少死苗的情况发生,现将几种常见的死苗原因及对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6.
<正>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是一套以水稻旱育秧为核心,规范化栽插、平衡配套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科学管水等相配套的水稻栽培新技术。旱育秧具有省水、省种、省工、省肥、省秧田、增产早熟等特点,且秧苗矮壮,根系发达,返青快,分蘖早,成穗多。这项技术在各地推广很快,产量比水育秧增产近15%,经济效益明显。其关键技术环节是肥床、旱育、严控、浅植、巧肥、综防,较好地解决了水育秧的烂秧和秧苗不壮两大难题,对缺水地区更是解决了无水育秧的  相似文献   
47.
我县位于川西平原西南边缘,地处浅丘。全县有冬囤水田23万亩,其中可养鱼水面97709亩,是发展稻田养鱼的一大优势。全县现有鱼种池水面共324亩,可培育6.7厘米规格鲤鲫鱼种400多万尾。但随着稻田养鱼的迅速发展,供求矛盾越来越大。若将可养鱼稻田全部养鱼,  相似文献   
48.
<正>大棚钵体毯式旱育秧苗具有上毯下钵形状,秧苗具有素质好、成秧率高、机插漏秧率低、返青快的特点。萝北县于2010年引进该项技术,推广面积逐年递增,现已成为核心栽培技术。此技术较常规对照增加了有效穗数,增产效应明显,平均增幅13.5%。一、大棚钵体毯式旱育苗1.选择品种选用优质、高产、适熟、抗逆性强的水稻品种,适宜萝北县种植的品种有龙粳29、龙粳31、龙粳40等品种。2.大棚苗床规格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水源方便、土质疏松肥沃的旱田地块建设高台育秧大棚。采用开  相似文献   
49.
水稻抛秧高产栽培管理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宁 《现代农业》2010,(7):46-46
<正>水稻钵盘旱育苗抛秧是我国近1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栽培技术,由于该项技术具有省秧田,移栽植伤轻,发苗快,长势旺,成穗多,产量高等诸多优点,因而很快在稻田区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