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3篇
农学   39篇
基础科学   43篇
  4篇
综合类   385篇
农作物   32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6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65年   13篇
  1958年   9篇
  1957年   6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2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近几年来,丹阳市水稻条纹叶枯病逐年上升,此病主要由灰飞虱刺吸引起,为了探索防治灰飞虱的最佳药剂,我们在珥陵镇做了锐劲特等药剂防治秧田灰飞虱的筛选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22.
目前在湘鄂川黔边境的武陵山区,杂交稻作单季中稻栽培,发展迅速,对提高水稻产量和解决粮食问题起了重要作用。然而对育秧技术尚缺乏系统的研究,技术改进较慢,秧田播种量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更有甚者,有些地方还在沿用常规中稻的老水秧田育秧,播种量较大,且不分茬口迟早播种量“一刀切”,栽插时秧龄也普遍偏短等。难以育出杂交中稻高产要求的多蘖壮秧。本试验的目的,是从探求个体与群体的矛盾着眼,设计不同的秧田播种量,重点考查秧苗分蘗的发生、停止和死亡的日期,个体器官的建成以及最大载苗量构成的各项指标,为培育适合杂交中稻高产的多蘖壮秧,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3.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打破了传统的耕作方式,而致稻田优势勒标杂草田间消长动态的变化。常规的施药技术已不适应抛秧田的杂草防除。根据试验调查,明确了抛秧田杂草群落组合及主要防除靶标杂草的田间消长规律。以此为依据,提出了用两项抛秧田除草配套措施。筛选出三种高效,广普、安全的除草剂配方。根据水稻苗情,作业速度及杂草发生状态,有针对性的选择相适应的除草剂配方,从而达到高效防治抛秧田杂草的目的。  相似文献   
24.
25.
1991-2001年在水稻秧田、直播田、移栽田和抛秧田进行了38.5%秧田清WP防除杂草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对2叶一心稻田安全,在秧田用450-525g/hm^2、直播田用600-675g/hm^2于稗草2叶一心期配水喷雾,可有效防除稻田稗草、阔叶草及莎草类杂草。  相似文献   
26.
27.
一、出苗前的秧田管理1.尽量提高苗床内温度北方育苗时期一般多在4月初,外界气温较低。为保证早出苗,出齐苗,农膜早育秧的在出苗前要做好苗床保温工作。主要是增加薄膜的透光性和防止因作业及:赶风等造成的破损,注意提高温度。及时修补破损处,及时清除农膜上的积雪和灰尘。  相似文献   
28.
去年6月28日,在建党90周年到来之际,局党委组织相关人员去慰问林区职工,我随同前往。一个多小时后,我们的车到了一个叫南秧田的村子,车只能到这里,我们只好弃车徒步行走了大约五六公里的山路,才到达长石头林区驻地。  相似文献   
29.
薄膜覆盖育秧,过去主要采用揭膜后施用杀草丹、禾大壮的方法来防除稗草。由于揭膜施药时稗草叶龄大,除草效果不理想,仍有不少残留稗草带入大田,影响水稻产量。为此我们从1987年开始探索薄膜育秧前期化学除稗技术,现将初步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一、试验设计试验分播前、播后盖膜前、揭膜后3次施药。采用播前、播后盖膜前施药,可以克服苗后揭膜化除时稗草叶龄大,防效较差的缺点,而且施药可以结合秧田做畦面、落谷等工作进  相似文献   
30.
秧田三化螟发生与防治华百里,吴荣根,朱建方,周新林(浙江省湖州市植保站313000)60年代初,我地单季晚稻种植面积较大,是二代三化螟产卵的主要对象田,其田间卵量约占二代总卵量的90%左右,为防治的重要类型田。近年来,耕作制度进行改革,单季晚稻种植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