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9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53篇
林业   25篇
农学   56篇
基础科学   99篇
  253篇
综合类   1000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85篇
畜牧兽医   1415篇
园艺   131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1 施花前肥 树体生长—般的树,可在2月上中旬667m^2施含硼镁的氮、磷、钾三元复合月巴50kg,猪粪水10-15担。土层浅、土壤瘠瘦、基肥不足、树势弱、花芽多而生长发育差的树,2月上中旬667m^2施含硼镁的氮、磷、钾三元复合肥25kg、猪粪水8-10担,3月中旬再用含硼镁的氮、磷、钾三元复合肥25kg、猪粪水8-10担。  相似文献   
82.
EM是英文ef-fective microorgan-isms(有效微生物群)的缩写,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日本硫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研制成功。EM是由光合细菌、放线  相似文献   
83.
顾婕 《广东饲料》2021,(2):48-50
粪菌移植技术来自人类医学,在临床中主要治疗复发性难治性梭状芽孢杆菌感染,是一种为重塑肠道菌群提供的先进技术.目前粪菌移植的研究及应用在各个领域都有很大发展空间,在动物生产尤其是养猪产业中亦可提供技术支持.本文结合粪菌移植技术的发展历史及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该技术在养猪产业的应用范围及猜测未来的发展方向,希望为粪菌移植的...  相似文献   
84.
本研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剖检及实验室病原分离等方法,从一例鸭死亡病例中分离出1株细菌,经染色镜检、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检测、质谱检测、16S rDNA测序以及动物致病性试验等方法鉴定,确定分离到的细菌为粪肠球菌,并最终确诊该起鸭死亡病例由粪肠球菌感染引起。通过实施新霉素等药物治疗,鸭群逐渐恢复健康。该病例提示,要提高对鸭粪肠球菌感染的重视程度,加强鸭群日常饲养管理,做好生物安全防控,科学合理用药,这样可有效防范鸭群粪肠球菌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85.
于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每个月的大潮期对罗源湾内的两个主要太平洋牡蛎养殖区(下宫、迹头)海水环境中及太平洋牡蛎体内的粪大肠菌群(FCB)数量进行一周年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养殖区水体中的FCB数量在<20 ~2 400个/L之间,平均值为403个/L;海区太平洋牡蛎中的FCB数量在2.3×103 ~≥2.4×105个/kg之间,平均值为3.0×104个/kg.养殖区海水的达标率为92.3%,养殖区太平洋牡蛎的达标率均为26.1%.季节变化表现为:养殖区海水中FCB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太平洋牡蛎中FCB秋季>夏季>冬季>春季.罗源湾两个养殖区(下宫、迹头)的太平洋牡蛎体内的FCB污染较严重.应加强贝类产品,特别是生食贝类产品安全上市的管理,促进对陆源污染的治理.  相似文献   
86.
基于EDEM的猪粪接触参数标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准确快速获得畜禽粪便的接触参数,该研究通过物理堆积试验与仿真方法对猪粪接触参数进行了标定。测定了不同含水率下猪粪的堆积角,建立了含水率与堆积角的回归方程;基于Hertz-Mindlin with JKR球体粘结模型,进行了离散元仿真模拟;采用筛选试验设计(Plackett-BurmanDesign,P-BD)对10个初始参数进行了筛选,发现JKR(Johnso-Kendall-Roberts)表面能、颗粒间滚动摩擦系数、颗粒间碰撞恢复系数对猪粪堆积角影响显著;并根据响应曲面试验设计(Box-BehnkenDesign,B-BD)建立了堆积角与显著性参数的二阶回归模型,得到了3个显著性参数值分别为JKR表面能0.03J/m~2、颗粒间滚动摩擦系数0.27、颗粒间碰撞恢复系数0.54;将仿真所得堆积角与物理试验值进行对比验证,相对误差为4.27%。结果表明,该研究提出的标定方法能准确模拟物理堆积试验,可为畜禽粪便接触参数的标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鸡舍换气余热干燥鸡粪是指利用鸡舍换气时排出废气的余热来除去鸡粪中水分的热力干燥方法,该方法的主要特点为工艺简单、能耗低。该文主要对鸡舍换气余热干燥鸡粪的原理进行了阐述,探讨了鸡粪干燥过程中各种热量的计算方法,并针对中国的气候特点,结合鸡舍换气余热干燥鸡粪设备设计改造了一种可在夏季利用环境空气对鸡粪进行干燥的通风方式,最后对湖北应城的一套鸡粪干燥设备(manure drying system,MDS)进行了夏季应用效果的测试。结果表明:夏季不同天气条件下干燥设备的干燥速率差异较大;晴天天气下由于外界环境空气的混入,鸡粪含水率从初始含水量降至28%(湿基)耗时只需28 h左右,比阴雨天气下缩短约20 h;夏季阴雨天气下鸡舍换气余热可满足48 h内把鸡粪含水率降至30%以下的热量需求,但阴雨天气会降低鸡粪的干燥速率。晴天天气下由于湿帘的影响,鸡舍所排废气湿度过大,此时可结合环境热空气对鸡粪进行干燥,提高鸡粪干燥速率。研究结果可为优化鸡粪干燥工艺,探索节能环保的干燥方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8.
为了明确蚓粪施入对不同连作年限土壤栽培的番茄植株光合作用与产量的调节作用,试验以番茄为供试作物,采用温室内盆栽试验,研究番茄连作0、5和20年土壤中,蚓粪(VM)、鸡粪(CM)、稻草(FS)和化肥(CF),不施肥对照(CK)对番茄植株生长发育、生理特性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番茄连作0年和5年的土壤中蚓粪处理番茄植株叶片光和参数略低于鸡粪处理,但高于其他处理。在连作20年的土壤中,蚓粪的输入使番茄植株叶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_2浓度较鸡粪处理分别提高了13.70%、12.38%、6.51%和5.85%;较稻草处理分别提高了56.11%、33.21%、19.80%和16.50%;较化肥处理分别提高了84.05%、51.68%、20.89%和42.74%。除蚓粪和鸡粪处理外,其他处理在连作5年和连作20年的土壤中栽培的番茄的生物量、根系活力、产量均低于连作0年的对应处理。蚓粪处理的连作0年和5年的土壤中栽培的番茄产量分别为1 641和1 654 g·株~(-1),高于连作20年的番茄产量(1 593 g·株~(-1)),其生物量和根系活力也高于连作20年的土壤。生产上,可以通过适量输入蚓粪来调节植株的光合作用,提高生物量以及根系活力,从而提高番茄产量。  相似文献   
89.
畜禽粪便固液分离技术特点及效率评估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该文对常用畜禽粪便固液分离技术进行分析,评估出各分离技术的优缺点、适用对象、分离效果和性价比,为企业选择粪便固液分离设备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重力分离技术成本最低,分离粒径小于1 mm的有机物效果最好,但分离后固相含水率过高(90%),一般作为其他技术的预处理。筛分技术对于分离大粒径的有机颗粒物最有效,投资相对小,运行费用低;但对氮磷等营养元素分离效率较低,分离后的固相的含水率偏高,分离产物可用于固态发酵。压滤技术提高了磷元素的分离效率和固相含水率,但运营成本也增加,分离产物可用于有机肥生产。沉淀离心技术对去除细小颗粒最为有效,并能够去除氮磷元素,但运营成本太高,在中国推广难度大。絮凝剂能和大多数的分离技术结合使用从而提高分离效率。所有固液分离技术都不能分离畜禽粪便中的挥发性脂肪酸,因此也不能有效去除液相中的生化需氧量和臭味。多种分离技术的联合使用,在提高营养物质的分离效率的同时,降低固相的含水率将是未来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90.
猪粪中温半干法连续厌氧发酵产气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改善猪粪在连续型沼气工程中的容积产气效率和降低其进出料过程的热损失,该研究拟采用高浓度和小体积喂料方式进行,将新鲜猪粪分别稀释成总固体质量分数(total solid,TS)为10%、12%和14%3个水平,通过逐级缩短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HRT:25 d→20 d→18.5 d)的方式来改变各组反应器的负荷。试验结果表明,当HRT:25 d时,各组平均日产气量均表现最高,约为460 m L/g,此阶段可获得85%以上的沼气转化效率;当HRT:20d时,各组均获得最大容积产气率,最高达到2.29 L/(L·d)(TS:14%);当HRT下降至18.5 d时,各组产气量均呈下降趋势,表明有机负荷已超出反应器的最大转化能力。通过综合原料产气转化效率和容积产气效率2个指标,发现进料TS为14%和HRT为25 d为较优组合条件。该研究可为在实际沼气工程中如何协调进料浓度和HRT的关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