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18篇
综合类   49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中东D油田S油藏为典型的低渗碳酸盐岩稠油油藏,因"低渗、油稠"等突出特点,在现行井网和开采方式下油藏开发效果差,油藏储量动用状况分析成为开发决策的关键。为定量分析S油藏储量动用状况,以油藏地质模型为基础,结合油藏开发动态,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开展了储量动用状况分析及提高储量动用率对策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油层较厚,井网不完善,油藏层间和平面动用状况差异大,采用"立体井网加密"开发对策可有效提高油藏储量动用程度和采收率。  相似文献   
12.
碳酸盐岩油藏由于其复杂性,试井资料解释和油藏评价存在一些困难。应用数值试井方法,对储层模型和油相流动模型通过PEBI网格离散获得相应的差分方程。用该差分方程的解解释碳酸盐岩储层试井数据,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缝洞型碳酸盐岩是塔北地区哈拉哈塘油田的主要储集层,油藏的储渗空间主要为规模不同的洞穴、溶蚀孔隙以及各级裂缝。缝洞连通性是油田勘探开发实践中高效井优选的重要依据,连通的大型缝洞集合体是研究的主要目标。缝洞量化描述技术是储层描述中的关键技术,重点解决裂缝量化研究、缝洞连通性以及缝洞体系储集规模等方面的问题。针对研究区缝洞型储层的强非均质性,提出裂缝强度量化描述、裂缝方向量化描述与缝洞体系储集规模量化描述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与技术方法,结合生产动态资料,对缝洞体系连通性进行量化分析,确定连通单元边界,最终指导油藏高效开发井组部署。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农用矿物"西班牙河"碳酸盐岩作为堆肥添加剂对堆肥发酵效果的影响,以动物源堆肥(猪粪堆肥)和植物源堆肥(包菜堆肥)为例,研究碳酸盐岩对堆肥发酵过程(堆肥温度、有机碳动态、全氮动态、碳氮损失)、堆肥产品养分(全氮、全磷、全钾、全钙、全镁)和腐熟度(电导率、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试验设置不添加碳酸盐岩对照和添加碳酸盐岩...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油田塔中地区碳酸盐岩地层由于长期开采,地层压力逐渐降低,缝洞较发育,经过频繁酸化酸压改造后,形成了超低压的缝洞型漏层,经常发生恶性井漏,严重影响了该区块的开发进程。为此,分析了碳酸盐岩地层堵漏难点及相应的堵漏措施,结合中古X-H7井的漏失情况,制定了投球综合堵漏的技术措施。采取向漏层投不同尺寸的树脂球,树脂球通过初步架桥将大型缝、洞改变为小的缝隙,并配合加入雷特超强堵漏剂的酸溶性综合堵漏浆进一步封固,有效封堵内外漏失通道,并具有较高的承压能力,最终实现堵漏设计目的。投球综合堵漏技术在中古X-H7井成功实践,验证了该工艺在解决塔中地区大型缝洞引起的恶性漏失的可行性,将为后续该区块堵漏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孔洞型碳酸盐岩含油气性较好,是一种重要的储油载体,但目前碳酸盐岩孔洞内的流体性质没有得到充分研究。为降低碳酸盐岩孔洞型油气藏的开发风险,提高采油效率,对孔洞内的流体进行识别十分必要。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对填充流体时碳酸盐岩孔洞的波场进行了正演模拟:首先,设计了具有不同横向尺度的孔洞模型,研究了利用AVO(振幅随偏移距的变化)技术进行流体识别时地下地质体的横向尺度问题,为进一步研究流体的性质作了较好的铺垫;然后,设计了填充不同纵横波速度比(vP/vS)的流体的孔洞模型,研究了含不同vP/vS流体时的孔洞AVO响应特征,得到了相关的AVO响应曲线;最后,设计了含不同泊松比流体的孔洞模型,研究了含不同泊松比流体孔洞的AVO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AVO现象具有横向尺度限制,即当孔洞的横向尺度在400m(5倍波长)~600m(7.5倍波长)之间时,振幅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呈现出较明显的增大,而当横向尺度增加到1000m(12.5倍波长)时,振幅随入射角的变化趋势保持不变;当围岩介质的性质保持不变,而孔洞所含流体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碳酸盐岩油藏出水的巨大生产性难题,在地球物理测井难以判断碳酸盐岩储层中流体性质的情况下,从岩心观察入手,从油藏地质特征分析出发,利用岩心分析资料,综合生产动态及国内外调研资料,对乐安油田碳酸盐岩潜山特稠油油藏的出水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该类油藏具有"双油水系统"的新观点,同时指出了在较浅的进山深度及较低的生产压差下生产,以满足油藏的渗流特点,控制地层水的均匀推进,才是最有效、最根本的控制水快速锥进,延长低含水采油期,增加低含水采油量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8.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role of soil organic matter (OM) in the formation of pedogenic carbonate in desert soils.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soil OM, soil dehydrogenase activity (DHA), and soil CaCO3 in a plant community dominated by Artemisia ordosica, located on the eastern boundary of Tengger Desert in the Alxa League, Inner Mongolia, China, were studied to understand whether OM was directly involved in the formation of pedogenic carbonat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HA and CaCO3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OM content, and DHA, OM, and CaCO3 were correlated with each other in their spatial distribution, indicating that abundant OM content contributed to the formation of CaCO3. Therefore, the formation of pedogenic CaCO3 was a biotic process in the plant community dominated by A. ordosica.  相似文献   
19.
碳酸盐岩层序界面的形成主要受控于相对海平面的变化。由于碳酸盐岩沉积对相对海平面的变化比较敏感,这使碳酸盐岩与硅质碎屑岩层序界面对海平面变化有不同的响应特征。从沉积环境、元素地球化学、电镜及薄片资料、测井资料、地震资料等方面研究了碳酸盐岩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以期为海相碳酸盐岩地层油气勘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