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20篇
  免费   1409篇
  国内免费   2927篇
林业   2411篇
农学   2571篇
基础科学   933篇
  6895篇
综合类   16544篇
农作物   1964篇
水产渔业   1035篇
畜牧兽医   4445篇
园艺   1661篇
植物保护   997篇
  2024年   567篇
  2023年   1495篇
  2022年   1949篇
  2021年   1745篇
  2020年   1477篇
  2019年   1521篇
  2018年   941篇
  2017年   1389篇
  2016年   1619篇
  2015年   1574篇
  2014年   2087篇
  2013年   1949篇
  2012年   2254篇
  2011年   2273篇
  2010年   2128篇
  2009年   2066篇
  2008年   2022篇
  2007年   1744篇
  2006年   1491篇
  2005年   1218篇
  2004年   804篇
  2003年   750篇
  2002年   523篇
  2001年   532篇
  2000年   439篇
  1999年   347篇
  1998年   297篇
  1997年   258篇
  1996年   273篇
  1995年   289篇
  1994年   269篇
  1993年   191篇
  1992年   206篇
  1991年   222篇
  1990年   182篇
  1989年   181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6篇
  1965年   9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6篇
  1953年   2篇
  194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生物炭灰分和碳结构在抗生素吸附过程中的影响尚不明确。本文以玉米芯为原料,在300~800 ℃下热解制备生物炭(CBCs)及除灰分生物炭(CBCs_AW),研究热解温度对生物炭灰分和碳结构的影响,探究灰分和碳形态与四环素(TC)吸附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升高,生物炭的碳结构由未完全碳化有机质(300 ℃)逐渐转化为石墨碳结构(800 ℃),吸附实验结果显示CBC800_AW的吸附量最大,证实石墨碳结构是促进TC吸附量增加的重要因素。CBCs_AW对TC吸附量高于CBCs,说明灰分对TC吸附有一定抑制作用。分析TC吸附性能与生物炭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吸附量与生物炭比表面积、孔体积、芳香性和石墨化程度相关性较高,推测TC的主要吸附机理为孔隙填充作用和π-π电子供体-受体相互作用。研究结果可为生物质资源化利用和抗生素污染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2.
探究减氮对华北地区麦玉轮作农田土壤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影响,为华北地区麦玉轮作农田氮肥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本研究以不施氮为对照(CK),设置 2个施氮量,分别为常规施氮量(纯氮 300 kg·hm-2,N2)、减氮 20%(纯氮 240 kg·hm-2,N1),提取土壤DNA,用nirS(细胞色素cd1-亚硝酸还原酶)、nirK(Cu-亚硝酸还原酶)引物扩增后采用MiSeq PE300测序技术,研究施氮量对麦玉轮作农田土壤性状及nirSnirK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处理nirSnirK反硝化细菌α-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差异,nirS反硝化细菌α-多样性高于nirK。减氮显著影响nirSnirK反硝化细菌物种组成。减氮对nirSnirK反硝化细菌门水平及nirK纲水平物种组成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了nirS反硝化细菌Deltaproteobacteria(δ-变形菌纲)相对丰度;减氮显著影响nirSnirK属水平物种组成。硝态氮、速效磷、pH值是影响土壤nirS反硝化细菌属水平群落结构主要环境因子;pH值是影响土壤nirK反硝化细菌属水平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表明,适量减氮不影响反硝化细菌α-多样性,但显著影响反硝化细菌属水平群落组成和群落结构,减氮主要是通过影响土壤性状及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而影响农田土壤N2O排放。  相似文献   
83.
基于碳足迹的安徽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时空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安徽省碳源/汇时空动态变化规律及其碳足迹空间聚集特征,为安徽省持续推进农业低碳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基于安徽省2008—2016年的农业投入品和农作物生物总量等相关统计数据,采用碳排放系数法计算安徽省的碳源/汇及其碳足迹,并利用ArcGIS和Geoda软件,运用空间可视化和空间自相关分析安徽省16个...  相似文献   
84.
本研究通过合成雨水模拟试验,设计了4个不同结构的透水铺装,测试了它们在不同污染物浓度及不同降雨强度下的雨水径流脱氮能力.结果表明:在低强度降雨条件下,各试验组的脱氮效果均较好,但在中等和高强度降雨条件下,与代表普通透水铺装的试验1相比,基层中添加了木屑层和饱和层的试验2具有良好的氨氮和硝酸盐去除性能;添加了沸石层的试验...  相似文献   
85.
水稻轻简化栽培要求在较短的生育期获得相对较高的产量,对水稻物质生产的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选择不同类型的杂交稻和常规粳稻品种,对物质生产特征及其生理基础进行分析,探讨高效丰产水稻品种的群体生产特性.结果表明:产量表现较好的现代品种高效和丰产能协同形成,结实期物质日生产量较高,稳定表现在200 kg·hm-2以上.高效丰产...  相似文献   
86.
仔猪阶段是猪一生中生长发育最迅速、物质代谢最旺盛、对营养不全最敏感的阶段。科学的饲养管理,对提高仔猪断奶重、过好仔猪断奶关至关重要,断奶仔猪极易受到各种病原的侵袭,造成断奶仔猪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断奶仔猪的培育是养猪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发展猪只数量、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关键。笔者凭借多年从事养猪管理工作经验,对哺乳仔猪及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87.
为探究笃斯越橘、蓝靛果、树莓、黑加仑4种特色寒地浆果滋味特点,及其滋味形成的特征性物质组成,该研究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ltra-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of-flight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UPLC-QTOF-MS)和气相色谱质谱法(gas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分别对4种浆果的非挥发性和挥发性物质进行鉴定和筛选,并进行公因子分析;同时进行4种浆果的电子舌分析及感官评价,得出4种浆果滋味品质模糊综合得分。结果显示:笃斯越橘糖酸比为4.41,特征性挥发性物质为α-松油醇和苯甲醛,电子舌酸味响应值最强;黑加仑糖酸比为3.80,特征性挥发性物质为苯乙醇和乙酸,各滋味响应值相当;蓝靛果糖酸比为3.37,总酚含量最高,特征性挥发性物质为正己醇和3-己烯-1-醇,咸味和鲜味响应值最高;树莓糖酸比为8.19,特征性挥发性物质为乙酸和α-紫罗酮,甜味和苦味响应值最高;经筛选鉴定及统计分析得出4种浆果的非挥发性物质中有显著差异的化合物有10种,分别为塔格糖、乳酸、阿洛酮糖、草酸、柠檬酸、天冬氨酸、茜草苷、6α-甘露二糖、蔗糖和异槲皮素。滋味感官模糊综合评分由大到小为树莓、蓝靛果、笃斯越橘、黑加仑;因子分析结果表明4种浆果滋味组成得分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黑加仑、蓝靛果、笃斯越橘和树莓。该研究结果可为4种寒地浆果的产品开发滋味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8.
地面数字图像技术在棉花氮素营养诊断中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王晓静  张炎  李磐  侯秀玲  冯固 《棉花学报》2007,19(2):106-113
为了探讨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进行棉花氮素营养诊断的可行性,通过多水平的氮肥田间试验,采用数码相机获取棉花冠层图像,分析了不同氮水平下棉花冠层图像色彩参数与施氮量、产量及多个氮素营养诊断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南疆畦灌条件下,氮素营养水平直接影响到棉花冠层光谱反射特性.红、蓝光标准化值与铃期施氮量、产量之间有极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关系,采用R/(R G B)、B/(R G B)值可以直接用来诊断棉花铃期的氮素营养状况,或间接估测产量;铃期绿光值G和绿光与红光比值G/R与叶柄硝酸盐浓度、植株全氮和地上部生物量之间都有较大的相关性,可以较为灵敏地反映棉花氮素营养水平,适宜作为氮素营养诊断指标.因此,应用数字图像技术进行棉花氮素营养诊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9.
为探究铜藻(Sargassum horneri)的有机碳释放速率、与净初级生产力(NPP)之间的关系及主要的调控因素等问题,本研究采用三变量三水平的正交实验,测定铜藻在不同温度(5、15和25℃)、光照[86、172和258 μmol/(m2·s)]和光照周期(L∶D=6 h∶18 h、L∶D=12 h∶12 h、L∶D=24 h∶0 h,L表示光照时长,D表示黑暗时长)条件下溶解有机碳(DOC)、颗粒有机碳(POC)的释放速率和初级生产力。结果显示,DOC和POC释放速率的范围分别为0.653~4.785 mg/(g·h)和0.066~0.322 mg/(g·h);温度和光照强度分别是铜藻释放DOC和POC的主要调控因素;铜藻在高温、中光、L∶D=6 h∶18 h条件下的DOC释放速率最高[4.785 mg/(g·h)],在高温、高光、L∶D=24 h∶0 h条件下的POC释放速率最高[0.322 mg/(g·h)];铜藻释放的DOC和POC占NPP的比值分别为4%~130%和0.4%~5.9%;DOC释放速率与NPP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POC释放速率与NPP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铜藻的生理生态学特性及其对沿海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提供了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90.
半胱胺(cysteamine,CS)又称β-巯基乙胺,相当于半胱氨酸的脱羧产物,是辅酶A分子的组成部分,是动物体内的活性物质,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近年来众多研究表明,内源CS在动物体内主要产生于半胱氨酸的代谢,含量很低。添加外源CS能特异性地迅速降低动物体内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的免疫活性与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