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623篇
  免费   3476篇
  国内免费   4676篇
林业   6359篇
农学   3873篇
基础科学   4878篇
  21428篇
综合类   45638篇
农作物   2489篇
水产渔业   1389篇
畜牧兽医   7253篇
园艺   5705篇
植物保护   2763篇
  2024年   1013篇
  2023年   2896篇
  2022年   3659篇
  2021年   3859篇
  2020年   3142篇
  2019年   3590篇
  2018年   2037篇
  2017年   2980篇
  2016年   3533篇
  2015年   3576篇
  2014年   5332篇
  2013年   5114篇
  2012年   6147篇
  2011年   5958篇
  2010年   5469篇
  2009年   5361篇
  2008年   5434篇
  2007年   4475篇
  2006年   4299篇
  2005年   3803篇
  2004年   2566篇
  2003年   2199篇
  2002年   1790篇
  2001年   1672篇
  2000年   1384篇
  1999年   1160篇
  1998年   970篇
  1997年   988篇
  1996年   865篇
  1995年   934篇
  1994年   864篇
  1993年   872篇
  1992年   805篇
  1991年   950篇
  1990年   734篇
  1989年   729篇
  1988年   93篇
  1987年   82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21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14篇
  1965年   18篇
  1958年   15篇
  1957年   107篇
  1956年   13篇
  1955年   21篇
  1954年   12篇
  1953年   63篇
  1952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1.发病原因 每年的6月~8月,是我省耕牛农作最忙的时间,也是气温最高和耕牛患红眼病较多,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的季节。引起耕牛红眼病的主要原因是:夏季耕牛农作使役时间较长,污水污染眼睛较为频繁,加上夏季蚊、蝇类昆虫较多,叮咬牛的头部较为严重,引起耕牛机体抵抗能力减弱,导致耕牛在农忙季节红眼病多发,蚊、蝇叮咬又进一步加快了红眼病的传播速度,一旦发病,多呈地方性流行,但耕牛的死亡率低。  相似文献   
992.
从功能性、本土性、适应性、可行性、抗逆性5个方面介绍了植物生态修复技术中植物选择的原则,总结了其修复机理。介绍了3种植物生态修复技术方法,包括植物-固定化氮循环菌联合修复法、植物-固定化光合细菌联合修复法、生态浮岛修复法,以期为该技术在水体污染中的深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评价不同树种套种细叶麦冬的生长状态及林地土壤性状差异,以期了解林下环境对细叶麦冬生长的影响,筛选适宜其生长的套种模式,为优化麦冬的林下栽培方式及林下药用植物合理化种植提供参考。【方法】设4种细叶麦冬种植模式:模式1,女贞套种细叶麦冬;模式2,落羽杉套种细叶麦冬;模式3,樱花+榉树套种细叶麦冬;模式4,非林下单一种植细叶麦冬(对照)。比较不同模式下细叶麦冬叶长、叶宽、鲜重和干重等生物量,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块根营养物质含量和林地土壤养分等指标,并通过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套种模式样地环境存在差异,年均温与年均光照强度均为模式4>模式2>模式1>模式3。与对照相比,3种套种模式均提高了细叶麦冬的生物量及叶绿素含量。其中模式3下细叶麦冬叶片生长状态最好,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均最高;其次为模式1的细叶麦冬生长较好。4种模式下细叶麦冬块根黄酮和多糖含量存在差异,模式3的细叶麦冬块根黄酮含量最高(0.43 mg/g),模式1的细叶麦冬多糖含量最高(171.02 mg/g)。套种模式同时提升了林下土壤养分含量,其中模式3的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和全氮含量均...  相似文献   
994.
为了研究景洪市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通过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及综合污染指数的方法,按表层土壤的镉(Cd)、汞(Hg)、砷(As)、铅(Pb)、铬(Cr)中类别最差的因子确定该点位综合评价结果.结果 表明:As的单因子污染指数为1.96,达到轻中度污染;Cd、Hg、Pb、分别为为0.10、0.08、0.15,处于尚清洁水...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究海南中部丘陵区人工林林下植被和土壤养分的特征,分析影响该地区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的主要土壤养分因子,为海南中部丘陵区和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科学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海南省枫木实验林场广泛分布的3种人工林(马占相思林、桉树林、橡胶林)为研究对象,基于林下植物调查和土壤养分测定,对比分析不同林分间林下植被物种组成、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差异;通过RDA排序揭示影响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的主要土壤养分因子。【结果】3种人工林林下植被茂盛,桉树林林下植物种数(68种)最多,其次是马占相思林(60种),橡胶林(58种)最少。各人工林灌木层的Margalef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以马占相思林最高,且显著大于桉树林和橡胶林(P<0.05,下同);Simpson指数以马占相思林最高,且显著大于橡胶林,桉树林与其他2种林分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而Pielou指数在不同林分间无显著差异;桉树林与橡胶林间的草本层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96.
为探讨尾菜再生水与自来水不同灌溉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和指示性病原菌分布的影响,采用室内土柱淋溶试验,设置充分灌溉(田间质量持水率的90%)和非充分灌溉(田间质量持水率的70%)2个灌水梯度,18 d为一个灌水周期,累计灌溉16期,分别在第72、144、216、288 d进行分层取样,研究再生水在不同灌溉条件下土壤质量的时空分布特征,为尾菜再生水农田回用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基础。结果表明,与自来水灌溉相比,再生水灌溉条件下,无论是充分灌溉还是非充分灌溉,均显著提高表层土壤可溶性盐(EC)含量和粪大肠菌群(FDC)数量,对土壤pH值无显著影响;提高土壤总氮(TN)、总磷(TP)、总钾(TK)和有机质(OM)含量,随着灌溉次数的增加,土壤营养元素在各土层表现出一定的累积效应,且有向深层土壤迁移的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FDC与pH、EC、TN、TP、TK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OM呈正相关(P>0.05)。综上所述,尾菜再生水长期灌溉有利于土壤TN、TP、TK和OM含量的累积,一定程度上增加土壤养分,提高土壤肥力,但存在盐害和致病菌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997.
为探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土壤养分分布特征,以5个乡镇农田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样中的中量与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并结合丰缺标准,对各营养元素含量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慕仪镇的有效镁、有效硫、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和有效锌含量均为最高,而有效钙和有效钼含量均最低,分别为4 785.73、0.15 mg/kg;贾村镇的有效钙含量最高;县功镇有效镁、有效硫含量均最低,分别为234.95、61.42 mg/kg;周原镇的土壤有效硼含量最高;凤阁岭镇的土壤有效钼含量最高,而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有效硼含量均最低。综合评价表明,陈仓区内各营养元素基本处于中等及以上水平。  相似文献   
998.
刘昕彤  王希 《农学学报》2023,13(1):66-72
为了更深入的对植物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进行研究,本研究归纳了PCNA的研究现状,总结了PCNA的结构特征和包括PCNA参与DNA复制、DNA损伤修复和细胞周期调控等在内的PCNA的功能特点。目前有关PCNA的研究以医学和动物体为主,有关植物PCNA研究的报道很少且相对落后,但已有文献指出,PCNA调控DNA复制,参与DNA复制以确保植物体正常生长发育,因此植物PCNA的功能值得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999.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养分以及土壤生物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基础意义,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但缺少系统的文献梳理,对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及热点演变特征认识不足。基于文献计量学软件CiteSpace及CNKI数据库的文献数据,对文献的发文量、作者群、发文机构、关键词及突现等进行聚类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从2001年开始发表以土壤养分与土壤动物相关关系为研究对象的论文,且发文量随时间推移每年均有所增加,至2016年该研究领域的论文发文量保持相对稳定。研究机构以高校为主,主要包括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等;近20年的土壤养分-蚯蚓研究中土壤质量和群落结构这2个关键词是2001—2021年最具有突发性的研究热点,从2020年开始对土壤健康的研究是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1000.
根据临沂市目前桃园化肥使用情况,探究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桃园土壤养分含量、树体营养水平及果实品质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减少化肥使用,改善桃园土壤环境,提升桃果实质量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在6树龄的桃园进行,设置40%、70%和100%3个梯度有机肥替代量,与完全施用化肥做比较,进行田间试验,对桃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进行测定。结果显示,6龄左右桃园施用40%有机肥替代量比较适宜,对桃树营养生长发育促进最为明显,对果实品质提升最为显著,产量也表现最高,比只施用化肥增产5961.0 kg/hm2,增产率为17.6%,比只施用有机肥增产7105.5 kg/hm2,增产率为21.0%。在临沂市桃生产中,推荐40%有机肥替代量常规复合肥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