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2篇
  5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1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日前,广东省2006年第三批水产品药物残留例行监控结果公布,抽检品种有罗非鱼、对虾等,检测项目包括氯霉素、孔雀石绿、甲基睾丸酮等违禁药物,茂名市被检水产品合格,无违禁药物残留.  相似文献   
12.
用不同剂量外源雄性激素-甲基睾丸酮对不同大小的幼鳝进行处理。结果发现:①出膜2个月后开始激素处理的幼鳝,饲喂浓度为50μgMT/ml乙醇组性腺外观与对照组有异,性腺外表有黄斑,但性腺内部结构似乎无明显区别;②注射激素组中注射剂量为10μgMT/g鱼体重的幼鳝,其性腺组织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即性腺由大量结缔组织样结构组成。推测是幼鳝性腺向精巢变化发育之先兆。  相似文献   
13.
采用成熟公鸡的睾丸为抗原或加上弗氏完全佐剂制成抗原制剂,对10~15日龄的公雏进行免疫去势。试验成功地抑制了睾丸的生长,试验各组的睾丸平均重量分别为4.0g、4.55g、4.97g、1.52g、1.34g,其中最小的为0.2g,而对照组的睾丸均重为10.68g。降低了血液中性激素睾丸酮的含量,试验组平均为6.24ng/d1和24.88ng/d1,其中最低为0.1ng/d1,而对照组为29.9ng/d1。同时免疫去势后的公雏增重快,平均比对照组多增重120g至160g,比人工手术去势多增重220g左右。免疫去势组肌肉的蛋白质全氨基酸含量均超过了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LysR基因的克隆及对3α-HSD/CR表达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睾丸酮丛毛单胞菌LysR基因表达载体,并通过与PAX1共转化来分析LysR基因对3α-HSD/CR在E.coliHB101的表达调节。结果表明:酶切和DNA测序显示,所构建的表达质粒pKtac1-LysR含有编码LysR的基因序列且稳定性较好;共转化结果显示,加入重组质粒pKtac1-LysR的3α-HSD/CR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加入pKtac1的3α-HSD/CR的表达量(P<0.01)。  相似文献   
1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柞蚕雄蛾浓缩液中睾丸酮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柞蚕雄蛾浓缩液中睾丸酮的含量为46.90μg/ml,检测波长为242nm,线性范围20-70μg/ml,r=0.999,样品回收率为99.91%(n=5),RSD值为0.932%。该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且具有灵敏度和精密度高等优点,可作为对柞蚕雄蛾浓缩液进行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1常用生殖激素 1.1雄性激素 临床主要应用的是丙酸睾丸酮。生理作用是刺激精子生成,促进副性腺器官的发育和分泌机能,延长附睾中精子的寿命,促进公畜性欲表现。  相似文献   
17.
取新吉富罗非鱼苗为材料,广式鱼筛为主要工具,以经过一筛、二筛和三筛处理的为试验组,甲基睾丸酮处理、既不筛选也不甲基睾丸酮处理的为对照组,研究筛选法提高尼罗罗非鱼苗种雄性率的效果。结果表明,平均每筛可提高雄性率7.9%,三筛后雄性率达91.4%,较无处理组(67.7%)提高23.7个百分点,较甲基睾丸酮处理组(98.8%)低7.4个百分点,但结果已相对比较理想,如对筛选工具和工艺予以完善,相信可以满足养殖生产、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正>羊的腹泻性疾病包括传染性因素和非传染性因素,常见的传染性因素有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轮状病毒、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魏氏梭菌、捻转血矛线虫、球虫等,常见的非传染性因素有中毒、着凉、饲料配比不当等。在临床中,笔者曾发现一例大肠埃希氏菌与睾丸酮丛毛假单胞菌混  相似文献   
19.
乌骨鸡醒抱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换笼隔离、灯光照射和肌肉注射丙酸睾丸素的方法对 1 60只就巢乌骨鸡进行了醒抱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刺激能不同程度地改变就巢乌鸡体内的睾丸酮水平 ,促使其醒抱 ,从而改善生产性能 ,提高产蛋量和产蛋率。以直接注射激素效果为最佳  相似文献   
20.
采用换笼隔离、灯光照射和肌肉注射丙酸睾丸素的方法对160 只就巢乌骨鸡进行了醒抱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刺激能不同程度地改变就巢乌鸡体内的睾丸酮水平,促使其醒抱,从而改善生产性能,提高产蛋量和产蛋率。以直接注射激素效果为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