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43篇
  免费   399篇
  国内免费   286篇
林业   710篇
农学   449篇
基础科学   40篇
  528篇
综合类   4223篇
农作物   325篇
水产渔业   75篇
畜牧兽医   1199篇
园艺   907篇
植物保护   672篇
  2024年   130篇
  2023年   298篇
  2022年   399篇
  2021年   360篇
  2020年   310篇
  2019年   345篇
  2018年   172篇
  2017年   232篇
  2016年   304篇
  2015年   269篇
  2014年   415篇
  2013年   357篇
  2012年   493篇
  2011年   506篇
  2010年   477篇
  2009年   437篇
  2008年   499篇
  2007年   372篇
  2006年   364篇
  2005年   312篇
  2004年   347篇
  2003年   198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95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157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旨在探究弱光及干旱条件下丛枝菌根真菌(AMF)对切花月季光合、AsA-GSH循环以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盆栽条件下设置100%全光照(L1)、50%全光照(L2)2个光照处理组,80%土壤持水量(W1)和40%土壤持水量(W2)2个水分处理组,接种AMF\[变形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异形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rregularis)\]及不接种对照(CK)共8个处理。结果表明,AMF能够侵染切花月季根系,显著提高切花月季生长品质。弱光和/或干旱胁迫下,与不接种对照相比,接种AMF能有效地促进切花月季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增加,降低细胞间隙CO2浓度(Ci);在L2W2处理条件下,与不接种对照相比,接种AMF使切花月季叶片中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AR)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活性分别提高5.2%、 15.4%、21.7%和35.9%;接种AMF的抗坏血酸(AsA)含量与对照处理无显著差异,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提高8.1%,GSH/GSSG比值增加7.9%;接种AMF后切花月季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Pro)含量明显增加。结论认为AMF通过维持AsA/DHA和GSH/GSSG的稳定,提高AsA-GSH循环中相关酶活性,增加切花月季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而降低MDA含量来适应水分和光照的变化,形成适应光照和水分条件变化的生理生态对策来改善切花月季生长品质。  相似文献   
52.
青海高原的高寒特性决定其生境内禾草植物的多样性和特异性,然而有关青海高原地区禾草内生真菌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对青海高原地区48个样点内禾草植物内生真菌带菌率和内生真菌分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4种禾本科植物内生真菌平均感染率低于50%,而12种植物内生真菌平均感染率大于50%。其中,缘毛鹅观草(Roegneria pendulina)、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硬质早熟禾(Poa sphondylodes)、微药羊茅(F. nitidula)、毛稃羊茅(F. kirilowii)和紫羊茅(F. rubra)的平均带菌率均超过80%。同时,同属禾草植物内生真菌带菌率存在差异。禾草内生真菌分离率较低,其中紫花针茅、麦宾草(Elymus tangutorum)、光稃早熟禾(P. psiolepis)和异针茅(S. aliena)内生真菌在菌落和分生孢子形态上存在差异。可见,青海高原禾草内生真菌带菌率较高,同时不同禾草内生真菌可能存在多样性。  相似文献   
53.
为了研究干旱胁迫下内生真菌对青贮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并筛选可以提高青贮玉米幼苗抗旱性的菌株,开展盆栽试验,将分离自西鄂尔多斯荒漠强旱生孑遗植物四合木、沙冬青、绵刺等植物根系的8株内生真菌和1株内生真菌模式种印度梨形孢,以灌根的方式分别接种到青贮玉米幼苗根系,镜检侵染率后,采用PEG6000模拟重度干旱胁迫培养2周,测定青贮玉米幼苗生理生化指标并计算抗旱系数,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内生真菌对青贮玉米幼苗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菌株均能侵入青贮玉米根系形成共生,但侵染率存在差异;在未接菌(E-)组的非胁迫和胁迫植株之间,地上部分鲜重、叶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根体积、根表面积、根鲜重、根干重、根干物质含量、Pro含量、MDA含量、CAT活性、SOD活性、POD活性等13个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基于13个生理指标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只有Am04、Tm36、Tm02、印度梨形孢等4株内生真菌可提高青贮玉米幼苗抗旱性,并以菌株Am04最优;而Pm53、Tm30、Pm38、Pm06、Pm57等5株内生真菌并未提高青贮玉米幼苗抗旱性;且侵染率和大多数抗旱性生理指标之间无相关性。因此,不同内生真菌对青贮玉米幼苗抗旱性具有不同程度影响,其中菌株Am04较其他菌株更有利于提高青贮玉米幼苗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54.
研究了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草原未退化、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草地的植被和土壤微生物的季节动态。结果表明, 随退化程度增加, 克氏针茅的重要值降低, 冷蒿(Artemisia frigida)的重要值增加, 重度退化草地群落多样性最低。重度退化草地土壤全氮含量最高而有效磷含量最低。未退化草地土壤微生物碳、氮含量高于退化草地, 草地退化对菌根真菌(AMF)孢子密度、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的影响随季节变化而不同。5―8月未退化草地真菌数量大于重度退化草地, 9月两者差异不显著。7―9月未退化草地细菌数量大于重度退化草地, 6月两者差异不显著。各指标均在7月或8月达到最高值。土壤真菌、细菌、放线菌与土壤全氮、微生物氮均有显著相关性。土壤真菌、细菌与土壤微生物碳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55.
方爱国  李春杰 《草业科学》2014,8(3):457-461
禾草内生真菌提高宿主对生物及非生物胁迫抗性的同时也促进植物生长, 丛枝菌根真菌促进植物根系对营养元素尤其是磷的吸收和贮存, 野大麦(Hordeum brevisubulatum)中同时存在这两种共生体。本研究比较了温室条件下这两种共生体共存及单独存在时对野大麦生长的影响和其相互作用。结果表明, 内生真菌可抑制丛枝菌根真菌的侵染;内生真菌和菌根真菌均可显著增加野大麦地上生物量, 菌根真菌可显著增加其地下生物量。二者共存时野大麦的全N含量显著小于单个共生体的处理;仅带菌根的野大麦P含量显著大于二者共存时的处理, 内生真菌通过对菌根真菌的抑制降低了野大麦对P的吸收和积累。  相似文献   
56.
以P-1(平菇)和L-1(香菇)为供试菌株,经正交试验分析确定培养的最佳酶活条件为:26℃,含水量55%,菌量(P-1/L-1)3∶1,含氮量2.0%。经测定,共同培养时粗蛋白含量提高34.55%,粗脂肪含量提高3.24%,粗纤维含量降低17.30%。将2株菌分别培养进行比较发现,菌没有颉颃,2株菌共同培养制备秸秆饲料最佳。  相似文献   
57.
<正>在我国,天然中草药作为饲料添加剂一直被用作家畜的生长和保健促进剂。目前天然中草药大约有6000~8000种,其中具有免疫活性的不到5%。多糖被认为是中草药当中能起到免疫促进和免疫调节作用的最重要成分,香菇多糖也是研究较早的具有免  相似文献   
58.
阿维菌素废水是一种可生化难的制药污水,从自然界中筛选得到6株白腐真菌菌种,经过实验室处理处理阿维菌素废水,其中2号白腐真菌处理废水的效果最好,将COD从896.4g/L降到429.6g/L.  相似文献   
59.
在分析2008~2009年枣庄地区紫外线辐射观测资料的基础上,得出紫外线辐射强度的变化特征:紫外线辐射夏季最强、冬季最弱;紫外线辐射强度日最大值出现在13:00前后;各季节紫外线辐射强度的日变化相似,正午呈大致对称分布。紫外线辐射强度与影响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大气浑浊度以及天气状况等因素有很好的相关。利用逐步回归方法推导得出枣庄紫外线强度每月预报方程,其平均复相关系数达0.9240。经实际观测资料试报验证,表明该方法对枣庄地区紫外线强度预报具有一定的准确度和实际的业务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霉变玉米分离的真菌YMF-7代谢产物中的毒性成分。[方法]利用海虾毒性指标,采用Sephadex LH-20、硅胶和HPLC等柱色谱技术对YMF-7毒性菌株发酵物进行毒性追踪分离。[结果]共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结构鉴定为化合物1为Gliotoxin(6),化合物2为Gliocladin(7)。经海虾毒性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1对海虾的LC50值为0.34μg/ml,化合物2对海虾的LC50值为2.10μg/ml。[结论]该2种化合物为YMF-7发酵物中的主要毒性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