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100篇 |
免费 | 1307篇 |
国内免费 | 159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5177篇 |
农学 | 1970篇 |
基础科学 | 117篇 |
1793篇 | |
综合类 | 12985篇 |
农作物 | 1306篇 |
水产渔业 | 1518篇 |
畜牧兽医 | 3759篇 |
园艺 | 2005篇 |
植物保护 | 136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43篇 |
2023年 | 1271篇 |
2022年 | 1603篇 |
2021年 | 1562篇 |
2020年 | 1237篇 |
2019年 | 1302篇 |
2018年 | 674篇 |
2017年 | 971篇 |
2016年 | 1170篇 |
2015年 | 1162篇 |
2014年 | 1527篇 |
2013年 | 1412篇 |
2012年 | 1914篇 |
2011年 | 1930篇 |
2010年 | 1792篇 |
2009年 | 1788篇 |
2008年 | 1844篇 |
2007年 | 1417篇 |
2006年 | 1223篇 |
2005年 | 1128篇 |
2004年 | 924篇 |
2003年 | 683篇 |
2002年 | 506篇 |
2001年 | 460篇 |
2000年 | 369篇 |
1999年 | 315篇 |
1998年 | 257篇 |
1997年 | 230篇 |
1996年 | 202篇 |
1995年 | 129篇 |
1994年 | 116篇 |
1993年 | 95篇 |
1992年 | 83篇 |
1991年 | 83篇 |
1990年 | 65篇 |
1989年 | 55篇 |
1988年 | 24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65年 | 2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丛枝菌根真菌诱导玉米根系形态变化及其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高油115和正大619为实验材料,分别通过盆栽和田间试验研究接种摩西球囊霉和地表球囊霉对玉米根系形态和根系内源生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形成菌根后根系形态明显改变,根条数显著多于对照,并且接种处理与对照间的差异随菌根侵染率的上升而加大,差异极显著。生长60 d时,有菌根的玉米单株总根长度为788.61 cm,根系重量达8.26 g,均显著高于无菌根的对照。根系生长素含量随菌根侵染率上升而增加,并且显著高于不接种的对照。丛枝菌根真菌侵染可以促使玉米根内生长素含量上升,根条数增多,增加吸收面积,促进玉米生长。 相似文献
62.
63.
试验旨在通过二代测序技术分析饲喂驼绒藜和苜蓿对苏尼特羊增重以及瘤胃细菌区系的影响。分别以驼绒藜和苜蓿作为饲料主要成分,选择 4 对 3 月龄断奶雌性双胞胎苏尼特羊进行分组饲喂试验,试验结束后提取瘤胃内容物微生物的总 DNA,PCR 扩增细菌 16S rDNA 并通过二代测序技术获得序列信息,分析比较驼绒藜和苜蓿 2 种颗粒饲料对瘤胃细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2 个组样品测序共鉴定出 12 个门、28 个属的细菌;相对丰度最高且具有显著差异的细菌为拟杆菌门普雷沃菌属,饲喂苜蓿比驼绒藜增重效果显著并且可显著提高瘤胃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P<0.05);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饲喂驼绒藜会显著增加瘤胃中细菌多样性(P<0.05)。综上,饲喂苜蓿一类高蛋白饲草能够促进苏尼特羊增肥,但降低了羊瘤胃细菌多样性,瘤胃细菌优势细菌为拟杆菌门,优势菌种为普雷沃菌。而饲喂驼绒藜一类高纤维饲料对羊的增肥效果不明显,但提高了瘤胃细菌多样性和微生态环境,可能更有利于羊的健康。 相似文献
66.
本研究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内蒙古6个群落野生华北驼绒藜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不同种群野生华北驼绒藜种水平遗传多样性较高,多态位点百分率(PPB)达到98.05%,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I)分别为0.298 4和0.455 7;依据PPB、h和I估计的各种群内平均遗传多样性的变化趋势一致,依次为PA>PB>PD>PC>PE>PF。华北驼绒藜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种群内。种群间的基因流(Nm)为4.333 2,大于1。根据聚类分析,大致可以将6个群落华北驼绒藜种群分为荒漠化草原种群和典型草原种群。生境片断化目前尚不足以导致华北驼绒藜特定基因丢失,发生遗传漂变的可能性很小。 相似文献
67.
本研究对“玉米田养鹅”(GCF)处理与常规除草剂处理(CK)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明确杂草在“玉米田养鹅”系统农田生产力提升机制中的作用和地位。结果表明:GCF处理下杂草多样性优于CK,杂草产量也显著高于CK (P <0.05),但杂草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玉米(Zea mays)的生长,其中在放牧前后GCF处理下玉米叶面积均极显著低于CK(P <0.01),并直接导致玉米减产40.64%;相关性分析结果也证实,杂草产量与多样性均是导致玉米减产的关键因素,相关系数分别为-0.689和-0.881,但GCF处理下鹅的杂草采食量达到了60.24 t·hm-2,杂草通过鹅采食转化成经济效益,GCF处理的综合收益反而比CK高137.11%。因此,杂草在“玉米田养鹅”模式的经济增收上起到了关键的转化作用,这为今后农田杂草开发提供了新的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68.
为明确内生真菌对醉马草根际土壤线虫群落特征的影响,于2014年6,8和10月,对带内生真菌和不带内生真菌醉马草根际土壤进行采样,利用淘洗-过筛-蔗糖离心法分离线虫,根据线虫形态学特征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本研究共捕获土壤线虫11889条,分别隶属于线虫动物门2纲6目22科37属,带内生真菌醉马草根际土壤线虫个体密度高于不带内生真菌醉马草,而类群数、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和丰富度指数(SR)均低于不带内生真菌醉马草,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表明尽管内生真菌使醉马草根际土壤线虫个体密度有所增加,使类群数有所降低,但是内生真菌的存在对醉马草土壤线虫多样性没有影响;与不带内生真菌醉马草相比,带内生真菌醉马草根际土壤线虫MI指数显著升高,而PPI指数和PPI/MI值显著降低,表明内生真菌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改变了土壤线虫功能类群组成,其中主要影响植物寄生线虫。 相似文献
69.
非洲猪瘟病毒(ASFV)是目前唯一已知的DNA虫媒病毒,其基因组在昆虫和哺乳动物细胞中具有高效复制的能力。尽管ASFV基因组总体突变率较低,但某些基因却表现出遗传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征。ASFV抗原多样性体现在同一个血清组学上具有多种病毒的交叉保护反应。由于抗原和表型多样性是制约ASF疫苗研究开发的关键所在,因此文章综述了用ASFV遗传特征、基因组变异性和血清吸附试验特性等来定义病毒抗原类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特征来定义抗原和表型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