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100篇 |
免费 | 91篇 |
国内免费 | 24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34篇 |
农学 | 416篇 |
基础科学 | 60篇 |
108篇 | |
综合类 | 2830篇 |
农作物 | 322篇 |
水产渔业 | 170篇 |
畜牧兽医 | 1339篇 |
园艺 | 638篇 |
植物保护 | 21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2篇 |
2023年 | 80篇 |
2022年 | 132篇 |
2021年 | 149篇 |
2020年 | 95篇 |
2019年 | 125篇 |
2018年 | 49篇 |
2017年 | 109篇 |
2016年 | 168篇 |
2015年 | 188篇 |
2014年 | 291篇 |
2013年 | 282篇 |
2012年 | 385篇 |
2011年 | 450篇 |
2010年 | 323篇 |
2009年 | 359篇 |
2008年 | 319篇 |
2007年 | 275篇 |
2006年 | 275篇 |
2005年 | 275篇 |
2004年 | 243篇 |
2003年 | 238篇 |
2002年 | 181篇 |
2001年 | 205篇 |
2000年 | 138篇 |
1999年 | 98篇 |
1998年 | 111篇 |
1997年 | 102篇 |
1996年 | 110篇 |
1995年 | 103篇 |
1994年 | 105篇 |
1993年 | 82篇 |
1992年 | 79篇 |
1991年 | 85篇 |
1990年 | 76篇 |
1989年 | 58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65年 | 5篇 |
1963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1958年 | 2篇 |
1957年 | 5篇 |
195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考虑控制时滞的车辆主动悬架随机预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随机预瞄控制策略对存在控制时滞的车辆主动悬架系统进行了研究。路面不平度被看作过滤白噪声随机过程,通过安装在车辆前部的预瞄传感器来量测车轮前方一定距离的路面变化信息。在控制器设计中,采用包含车身加速度、悬架动行程、轮胎动位移和控制力加权的连续形式性能指标,假定只有部分状态变量可以量测,而且量测噪声不能忽略。通过将连续形式的状态方程和性能指标进行离散化,并对状态向量和量测向量进行增维,这种考虑控制时滞的基于输出反馈的随机最优预瞄控制问题可以转换为不显含时滞和预瞄时间的标准LQG控制问题。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对存在时滞的车辆悬架系统进行预瞄控制器设计时,时滞量应该得到重视,尤其是在时滞量较大时。如用不考虑时滞时所设计的控制器对存在时滞的车辆悬架系统进行控制,悬架系统可能发生不稳定现象,而且预瞄时间的增长还可能导致控制效果的恶化。 相似文献
982.
黔白 2号大白菜是由两个自交不亲和系互为父母本杂交而成的一代种 ,由贵州省农科院园艺所选育 ,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优良品种。由于贵阳地区在白菜开花期间 ,常有倒春寒伴随的低温阴雨天气 ,杂交种生产困难 ,产量偏低 ,成本很高 ,直接影响到该品种的开发利用 ,为了克服这一难题 ,从 1999年开始 ,我们在贵阳地区进行了该杂交种相关制种试验 ,目前已摸索出了一套黔白 2号大白菜高产、稳产、优质制种技术和方法 ,使制种产量由原来 2 0 kg/ 6 6 7m2左右提高到 40~ 5 0 kg/ 6 6 7m2 。现归纳如下 :1 确保亲本质量要获得优质… 相似文献
983.
两种穗型粳稻不同粒位籽粒垩白性状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典型的直立穗型和弯曲穗型粳稻品种为材料,对两种穗型粳稻穗上不同粒位籽粒外观品质性状的差异及其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粳稻品种的穗型特征与品种间的垩白粒率、垩白度和透明度高低无直接的联系。同一稻穗内的不同部位间籽粒相比,垩白粒率、垩白度基本都表现为下部>中部>上部,透明度则基本相反。同一稻穗内的不同枝梗间相比,着生在二次枝梗上籽粒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相对较高,而一次枝梗上的籽粒相对较低,透明度则相反。同一枝梗间的不同着粒部位相比,一次枝梗上6个粒位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第1,5,6粒位较低,第2,3位较高,二次枝梗上3个粒位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第1粒位最低,第2粒位最高,透明度则相反。粳稻穗型特征与品种间外观品质的优劣并无直接联系,同一稻穗内不同籽粒间的外观品质好坏与其颖花在穗上的开花顺序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984.
白羊草主要生产性能构成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山西省不同地区的10个白羊草居群的10个生产性能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0个指标中干草产量变异系数最大(29.90%),株丛密度最小(11.55%);白羊草不同居群间,除株丛密度外其他生产性能指标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干草产量与株丛密度呈负相关,与花序重、小穗数、单株产量、单株茎重、单株叶重、结实率、茎叶比和千粒重均为正相关,单株产量与单株茎重、单株叶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主成分分析表明,前3个主成分因子中特征向量最大的分别为单株叶重、千粒重和小穗数,3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78.609%. 相似文献
985.
测定了天祝白牦牛母牛、兰州荷斯坦母牛胎儿胎盘和被毛巾的11种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证明,天祝白牦牛胎儿胎盘和被毛中的微量元素铜、铁、镁、砷、钼的含量极显著地高于兰州荷斯坦牛。是天祝白牦牛适应高山少氧生态环境的繁殖特性,也是适应高山少氧环境的特性之一。 相似文献
986.
【目的】壬基酚(nonylphed,NP)为环境雌激素污染物,研究 NP 对白鲫鱼胚胎发育的毒性影响,
同时探讨茶多酚对 NP 所致白鲫鱼胚胎发育毒性的改善作用。【方法】利用不同浓度 NP 对白鲫鱼尾芽期胚胎进
行染毒,以清水为对照,观察胚胎发育情况,通过比较染毒处理胚胎孵化率及孵化仔鱼畸形率的变化情况来分
析 NP 对白鲫鱼胚胎发育的毒性影响,在 NP 基础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茶多酚,以 NP 基础液为对照,通过比较
茶多酚组中胚胎孵化率及孵化仔鱼畸形率的变化情况来判断茶多酚的改善效果。【结果】与溶剂乙醇对照相比,中、
低浓度(0.04 ~ 0.40 mg/L)NP 能显著性降低白鲫鱼胚胎的孵化率,同时显著提高孵化仔鱼的畸形率,且畸形率
随着 NP 浓度的升高而升高;高浓度(4.00 mg/L)的 NP 对胚胎发育毒性极强,染毒 24 h 即可导致胚胎停育。在
NP 中加入 0.35 ~ 35.00 μg/L 茶多酚后,3.50 μg/L 茶多酚处理白鲫鱼的孵化率得到了显著提高,其余浓度处理
的孵化率与 NP 对照没有显著差异。0.35 ~ 35.00 μg/L 茶多酚均能显著性降低孵化仔鱼的畸形率。【结论】NP
对白鲫鱼胚胎具有一定的发育毒性,而添加适量的茶多酚能改善 NP 引发的白鲫鱼胚胎发育毒性。 相似文献
987.
陕西紫阳任河野生多鳞白甲鱼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紫阳任河野生多鳞白甲鱼数量急剧下降,为了恢复该区域其种群数量,本研究对多鳞白甲鱼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多鳞白甲鱼栖息生态环境的透明度较高,范围为0.73-1.52 m,水体溶解氧约为10 mg·L~(-1)。其鳞式为:9-10/51-53/6-7-V,鳍式为:D.I-II,7—9;P. 13—17;V. 9—10;A.7—9;C.21—22。野生群体的食物主要为蓝藻门的颤藻、硅藻门的异端藻、小环藻、舟形藻和直链藻以及少量小型原生动物。渔获物以低龄居多,生殖季节雄性多鳞白甲鱼出现明显婚配色和追星。其雌鱼平均绝对繁殖力和相对繁殖力分别为5 783±3 122粒和2.68±1.47粒·g~(-1),而且雌鱼绝对繁殖力与体长呈幂指数正相关,其函数关系式为:y=0.0025x~(5.0393)(R~2=0.9215),绝对繁殖力与体质量呈线线正相关,函数关系式为y=76.828x-2617.8(R~2=0.9435)。 相似文献
988.
不同膜色和覆盖方式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膜色、不同覆盖方式下马铃薯生长过程中源与库的关系,揭示光合产物在源—库之间的分配规律,以进一步挖掘马铃薯产量潜力,通过覆膜措施可为马铃薯生长创造适宜的土壤水、热环境条件,增强光合作用,提高马铃薯根、茎、叶干物质积累(源),向地下块茎(库)输送营养物质,为马铃薯高产奠定物质基础。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地上部干物质量排序为全膜覆盖〉半膜覆盖〉露地,地上部干物质变化呈先缓慢增长→快速增长→达到最大→缓慢下降的趋势,根干重变化趋势为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早春白膜全膜双垄覆膜沟播马铃薯地上干物质180.4 g/株,较对照增加100.5g/株;覆膜有助于马铃薯提早结薯,提高马铃薯大、中薯率,单株大薯数较对照增加0.2~0.6个,单株大薯重增加0.14~0.31kg,早春白膜半膜平覆马铃薯膨大期鲜薯重610.9 g/株,较对照增加223.6 g/株,鲜薯产量31 657.23 kg/hm2,增产62.73%,水分生产效率提高49.51%。 相似文献
989.
考氏白盾蚧生物学与天敌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氏白盾蚧Pseudaulacaspis cockerelli(Cooley)是多种观赏植物的重要害虫。福建福州1年发生6代,冬季无越冬现象。雌成虫在田间全年可见,5月中旬和6月下旬为一龄若虫高峰,全年以8月份虫口最少。每雌平均产卵80.8粒,已知寄生性天敌有4种,隶属于小蜂总科的蚜小蜂科和跳小蜂科;捕食性天敌有日本方头甲、捕食螨和捕食性蓟马。寄生蜂自然寄生率最高达75%。 相似文献
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