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2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2篇
  63篇
综合类   215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白浆土上种大豆测土配方施肥中相关参数的测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试验研究,取得了白浆土种植大豆过程中配方施肥实际运用中所需的相关参数。在指导农户科学、合理.经济、高效的施用化肥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2.
针对三江平原白浆土型水稻土生产现状,分析了不同施肥方式即不施肥、底肥等量一次性施入、底肥+1次追肥、底肥+2次追肥和常规施肥对水稻株高、生长发育、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底肥+2次追肥处理的增产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53.
54.
元宝枫芽变材料的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蔺银鼎  崔翠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0):146-149
本研究对元宝枫芽变材料秋叶变色变异性状进行了田间观测、花苷色素含量测定及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遗传变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多态性位点占总扩增位点的平均比例为4.45%。田间观测发现芽变株在变色效果和花色素苷含量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差异。与原母株相比,芽变枝的秋叶变色率增加了70%,秋叶最佳变色期叶片花色素苷含量增加了1倍。该变异性状可通过无性繁殖稳定成为一个新品系。  相似文献   
55.
叶面肥具有为水稻提供充足营养,增强光合作用,促进增长,提高产量的作用。目前水稻叶面肥在市场上销售的产品种类很多,并且效果不一,为让广大稻农选出理想的叶面肥产品,特进行此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设在浓江农场科技示范区,土壤类型为草甸白浆土,土壤基本理化性状:有机质50.7g/kg、pH值5.5、速效K163.0mg/kg、有效P21.1mg/kg、碱解N246.0mg/kg。前茬作  相似文献   
56.
白浆土地块钼肥施用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施肥量的基础上,施入钼肥对大豆物候期及生育性状无明显影响,但对大豆产量影响较大,其中以施用钼酸铵450 g/hm2效果最好,产量达2 965.0 kg/hm2。  相似文献   
57.
黑龙江省白浆土养分丰缺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62个分布在庆安县、方正县、五常市、虎林市和尚志市各白浆土区的0~20cm土壤进行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测定,建立了黑龙江省白浆土水稻种植区氮磷钾肥指标体系,并划分土壤肥力等级,提出了黑龙江省白浆土水稻种植区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白浆土水稻种植区土壤碱解氮含量主要在138.3~220.3mg·kg-1,速效磷在20.6~32.5mg·kg-1,速效钾在120~183mg·kg-1;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与相对产量之间呈非线性正相关关系,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反映了土壤供肥能力,土壤供氮磷钾能力越高,不施肥处理的相对产量越高;根据相对产量,将土壤肥力划分为5类;黑龙江省白浆土水稻种植区土壤氮磷钾素含量以中高等含量居多,随着土壤氮磷钾含量增加,最大施肥量和最佳施肥量均呈现递减趋势,土壤养分含量和施肥量之间呈非线性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8.
应用平衡吸附法,研究外源玉米秸秆水溶性物质(WSS)对白浆土吸附Zn2+的影响,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温度(298 K和318 K)、WSS浓度和接触时间(1~1 440 min)。结果表明:(1)不同温度条件影响下,白浆土对Zn2+的吸附热力学曲线主要包括起始的快速升高、中间的吸附平台和继续升高直至平衡3个阶段,经历电性吸附向配位吸附转变,最终促使二者共存。Langmuir方程能较好描述白浆土对Zn2+的吸附特征,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白浆土对Zn2+的最大缓冲容量,另外,白浆土对Zn2+的吸附是非自发、吸热且混乱度增加的过程。(2)玉米秸秆WSS的加入可有效抑制白浆土对Zn2+的吸附固定,减少两者的亲和力,降低白浆土对Zn2+的吸附强度,增大Zn2+在土壤溶液中的移动,有利于提高其植物有效性。(3)随玉米秸秆WSS浓度的增大,白浆土对Zn2+的吸附强度逐渐降低,可采用线性方程较好描述。(4)白浆土对Zn2+的动力学吸附主要包括短期快速吸附和长期慢速吸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两个处理的吸附率分别达79.51%和96.80%。玉米秸秆WSS的加入可有效提高短期快速吸附阶段白浆土对Zn2+的吸附率,但同时WSS的加入却减少了白浆土对Zn2+的吸附固定。Elovich和双常数方程描述白浆土对Zn2+的吸附有较为明显的优势,WSS的添加扰乱了白浆土对Zn2+的动力学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59.
氮肥调控对白浆土水稻产量效益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黑龙江省白浆土高中低肥力区设置水稻氮肥用量、施用次数及比例的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施氮方式对白浆土水稻产量效益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具有显著的影响。与氮肥一次性基施相比,采用适宜的氮肥用量与施肥方式水稻平均增产8.9%,增收1356元hm-2,增加农学效率5.1 kg kg-1。从水稻产量、效益及氮肥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等方面综合考虑,白浆土水稻高产高效的氮肥施用方式是:在满足磷钾肥的基础上,中低肥力区氮肥用量应控制在130~165 kg hm-2,高肥力区氮肥用量应不超过130 kg hm-2,氮肥施用方式为40%N基肥+40%N分蘖肥+20%N穗肥三次施用。  相似文献   
60.
白浆土上对草木樨进行了三年(1984—1986)磷肥试验。以亩施N素1kg作底肥,设每亩施磷肥(以P_2O_5计)0、1、3、6、9kg各处理组。施磷各处理组三年平均增产分别为13.7、33.7、41.0和45.0%,均达到极显著(α=0.01)水准。草木樨的品质也随施磷(P_2O_5)量的变化而变化。草木樨各处理组的粗蛋白含量分别增加11.3%、19.3%、8.7%和8.0%。经回归和相关分析,草木樨产量(鲜重与干重)和品质的磷肥效应函数方程分别为 y鲜=1125.7+133.74x-9.11x~2; y干=270.06+32.12x-2.19x~2; y蛋白=15.078+1.733x-0.255x~2。相关皆极显著,|r|>r_(0.01)。根据草木樨干草和磷肥的价格比值,核算出最佳经济施磷(P_2O_5)量为每亩3.36kg;粗蛋白含量最高的施磷(P_2O_5)量为每亩3.4kg。在当前价格条件下,两者巧合。按P_2O_5每亩3kg将磷肥分层施用(1/3作种肥,2/3施于15~20cm深处),可促使草木樨根系密集层下移,根瘤增加,有利于改良土壤,绿色体产量也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