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3篇
农学   4篇
  3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理白族地区的耕作方式随着时代的进步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本文以大理市喜洲镇邑村为田野调查点,分析了大理白族地区耕作方式的现代变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栽培技术从经验到科学化,生产工具从手工到半机械,作物品种从多元到同质,农田水利建设从村民自发到政府主导.这些变化既有民族地区的特殊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农业耕作方式变化的共性.  相似文献   
12.
白族三道茶”是大理白族人民的一种茶文化,历史悠久。其饮茶的历史是从唐代开始的,早在南诏时期(公元649~902年),唐代樊绰著《蛮书·云南馆内物产第七》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它告诉我们茶源于银生城诸山,蒙舍蛮(南诏王室)等饮茶时加配料椒、姜、桂的饮茶方法。一直到明代,《徐霞客游记》记有“一清、二甜、三密茶”的记载。我国文学巨著《红楼梦》里元春省亲中有“茶已三献”的记载。从史料上分析,“白族三道茶”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习俗。最先是烤茶,就是晒青毛茶放在砂罐中…  相似文献   
13.
只要到大理旅游,就可见到白族村寨边高矗入云的一棵棵榕树。当地人俗称这种树为"大青树"或"酸把树"。当然,此种树因高大壮实,覆盖面广,每个村寨只能种植几棵。我查了字典:"榕树,常绿乔木,树枝有气根,生长在热带或  相似文献   
14.
近日,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品位经贸有限公司生产的19.8t、货值9.4万美元的生咖啡豆经检验检疫合格,顺利出口意大利,这是大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业务辖区企业首次出口咖啡豆。咖啡是云南省大力发展的新兴特色产业之一。目前,云南省咖啡种植面积超过5.73万hm2,种植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柏斌)9月1日,为期30天的2012年中国大理漾濞核桃节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县光明村开幕。以打造知名品牌、提升产业水平、推动特色旅游为主题,以观光核桃、品尝核桃、推介核桃、营销核桃、核桃论坛为活动载体的本届核桃节通过民间祭祀核桃神、核桃开杆仪式、品尝核桃宴等开幕式活动,及开展乡村旅游、漾濞核桃推介会、  相似文献   
16.
《云南林业》2012,(3):F0003-F0003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是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国家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前身是昆明林校,始建于1955年,选址昆明市北郊小麦溪,隶属林业部。1956年更名为云南省林业学校,隶属云南省林业厅。1966年学校搬迁至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县羊庄坪。1970年停办。1979年在昆明市王家营恢复建校。1982年学校搬迁到现址昆明金殿。1983年云南省林业干部学校并入我校。1993年被评为省部级重点中专。1999年被评为云南省文明学校、昆明市文明单位;2000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专;2002年被云南省政府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柏斌)2008年9月1日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县,以促进交流、增进合作为主题的中国·大理漾濞核桃节隆重开幕。本届核桃节为期15天,除举行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戊子年民间公祭核桃神仪式、品尝核  相似文献   
18.
白族民居大门集中体现了白族建筑的精华,在白族民居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通过对其形成背景、结构形式、个性化装饰及文化内涵的研究,进一步解读白族民居的门文化.  相似文献   
19.
云南白族民居具有独特而鲜明的地域性、历史文化传承性及其民族特性,它在选址设计、建材选用、装饰图案等方面蕴藏了丰富而独特的生态建筑文化观.在当今中国迅猛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中,研究、借鉴当地民族民居中蕴含的生态建筑文化,对避免大拆大建、“千城一面”、“千村同一”甚而“媚俗建筑”、“短命建筑”等的出现,对突出地方生态建筑特色、提升建筑效益及文化含量、创建特色生态旅游村镇和宜居城市、传承民族民居生态建筑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和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庭院经济是盘活农村“闲置资源”促进农民增收的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洱海流域白族村落是国内外有名的旅居佳地,其庭院经济发展方兴未艾且独具特色。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归纳了洱海流域白族村落庭院经济的三种主要发展模式,分别为庭院种植型、庭院加工型和庭院服务型。针对其发展困境提出了提高组织化水平、提高创新能力、提升产品品牌价值以及强化宣传引导的现实发展路径,以期为洱海流域白族村落庭院经济和我国庭院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