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3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1篇
  8篇
综合类   141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90篇
园艺   35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61.
植物样本保存方法不当易导致样本枯萎和腐烂,严重影响病毒检测结果。为提高PCR法检测草莓斑驳病毒(strawberry mottle virus,SMoV)的效果,明确待检测植物样本的有效保存条件,将经过RT-PCR检测感染SMoV的草莓叶片作为试验材料,设置自然风干保存、硅胶干燥保存和氧化钙(CaO)干燥保存3种不同的干燥保存条件。采用试剂盒法提取各处理草莓叶片总RNA,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检测。比较得到最佳干燥保存条件后,再以几种常见的低温、干燥保存为对照,分析草莓叶片不同保存方法对草莓斑驳病毒PCR检测效果的影响。电泳结果显示,含有SMoV的草莓叶片在CaO干燥保存条件下PCR检测效果最好,且操作简单易行。该方法可以为高效、便捷的保存带毒草莓叶片样本提供参考,适用于田间大量样品的采集,提高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362.
为探究二重实时荧光RT-PCR检测法在口蹄疫病毒检测中的应用情况,依照口蹄疫病毒(FMDV)聚合酶3D基因序列,规划并组合成引物与探针,有针对性的优化部分反应条件,构建了FMDV通用型与A型二重实时荧光RT-PCR检测法。选择124份疑似感染的试样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构建的荧光RT-PCR方法在101~107拷贝/uL模板范围中形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对pGEM-T/FMDV-T和pGEM-T/FMDV-A重组质粒均呈现出阳性扩增信号,共计检测出FMDV-T阳性10份,FMDV-T/FMDV-A双阳性7份。可见,RT-PCR检测法能够定量分析及同时检测大量口蹄疫病毒样本。  相似文献   
363.
364.
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为茜草科巴戟属植物,其干燥根入药,能够强健筋骨、滋补肾阳、祛风除湿,是中国四大南药之一,在我国主产区主要通过扦插繁殖,品种选育过程中往往受到植物病毒的干扰,造成植物生长受到抑制、产量及品质下降。因此,以巴戟天的组织培养脱毒为目的,对巴戟天进行组织培养脱毒研究,从而提高巴戟天的产量及质量,对保护巴戟天种质资源及巴戟天的工厂化育苗提供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巴戟天茎段为外植体,建立高效、稳定的巴戟天组织快繁体系,筛选出适宜的植株再生途径。以1/2 MS为基础培养基,利用巴戟天茎段腋芽诱导丛生芽获得巴戟天的脱毒苗并成功驯化移栽,通过PCR技术对巴戟天组培苗与移栽苗进行病毒检测。结果表明,以巴戟天半木质化茎段作为外植体诱导形成腋芽最优,最适培养基为1/2 MS+6-BA0.2 mg/L,腋芽诱导率为70%;以巴戟天腋芽诱导丛生芽,最适培养基为1/2 MS+6-BA 0.2 mg/L,丛生芽诱导率达到86.36%,生长状况良好;适宜生根的培养基为1/2 MS+IBA 0.5 mg/L,生根率达100%;组培苗移栽于草炭土-珍珠岩1...  相似文献   
365.
【目的】建立基于VP3蛋白检测血清中A型塞内卡病毒(SVA)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为临床上猪群SVA感染及未来疫苗免疫效果评价提供有效手段。【方法】克隆SVA的VP3基因,将其与pQE 30表达载体连接,并进行原核表达,对表达的蛋白进行纯化和鉴定。用纯化的重组VP3蛋白(rVP3)作为包被抗原,通过矩阵法优化ELISA反应条件,建立检测SVA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通过对已知背景的200份SVA阴阳性血清进行检测以确定临界值,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和稳定性进行验证。将采自SVA灭活疫苗免疫猪不同时期的160份血清,分别用该试验建立的方法及本课题组前期建立的基于VP1蛋白的间接ELISA方法进行检测,对比两者检测结果。【结果】成功克隆717 bp的VP3基因,表达出分子质量约为32 ku的VP3重组蛋白(rVP3)。Western Blot试验结果表明,纯化的 rVP3 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建立了基于VP3蛋白的SVA间接ELISA检测方法,当样本OD450(S)/阳性对照OD450(P)>0.138时判定为SVA抗体阳性。该方法特异性强,与FMDV(O/A型)、PRV、PRRSV、CSFV病原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敏感性较好,检测出的阳性血清最高稀释倍数与中和试验基本一致;重复性和稳定性好,批内变异系数小于4%,批间变异系数小于9%。160份血清检测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在不同时期的抗体阳性检出率略有差异。【结论】建立了基于VP3蛋白的SVA间接ELISA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66.
【目的】探究通过RT-PCR检测草莓轻型黄边病毒最好的叶片保存方法。【方法】经自然风干法、硅胶干燥法以及氧化钙干燥法保存后,采用RNA小量提取试剂盒法提取被病毒侵染草莓叶片总RNA,利用Thermo NanoDrop 2000测定核酸质量浓度和质量并使用RT-PCR方法对SMYEV进行检测。【结果】经氧化钙干燥保存后可提取高质量的RNA,30 d后仍可通过RT-PCR获得扩增产物。【结论】氧化钙干燥保存效果最好,操作简单,成本低,可广泛应用于大量草莓叶片样本的长距离运输,提高草莓病毒检测效率,为草莓无毒栽培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