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8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93篇
林业   168篇
农学   72篇
基础科学   100篇
  128篇
综合类   529篇
农作物   41篇
水产渔业   37篇
畜牧兽医   151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解决水稻收获机械物料抖动板表面极细小湿黏物料粘附的问题,提出了利用界面加热实现金属抖动板减粘脱附的方法。以镀锌板和不锈钢板两种基材为试验部件,以极细小湿黏水稻物料为试验对象,构建了湿黏水稻物料与金属抖动板表面的粘附界面模型,分析得出水膜的毛细作用是形成粘附界面的重要原因,揭示了金属抖动板表面加热对粘附界面的脱附作用机理。通过加载加热脱附试验,得到两种金属抖动板脱附率曲线模型,分析表明,粘附界面加热可以有效抑制湿黏水稻物料粘附在金属抖动板表面,当温度为50℃时,镀锌板和不锈钢板的脱附率分别达到61. 81%和61. 33%。振动加热脱附试验表明,金属抖动板的振动强度影响加热脱附效果,采用较低温加热、较高强度振动的方案,脱附效果更好,抖动板采用40℃加热,设定振频6 Hz、振幅40 mm的作业参数,脱附率超过65%,满足实际作业要求。验证试验表明,热气流加热是实现水稻收获机械抖动板与湿黏物料减粘脱附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992.
为了有效利用废弃棉秆资源,该文采用热塑性高密度聚乙烯塑料作为填充料,将疏解的棉秆束定向铺装热压制成复合板。利用热重分析仪分析了棉秆的热解特性,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分析了复合板密度、塑料质量分数、热压温度、热压时间对复合板力学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镜观察到棉秆纤维与高密度聚乙烯复合界面存在机械啮合结构。通过试验得到制备定向复合板的较优热压工艺参数为:复合板密度0.8 g/cm3,塑料质量分数50%,热压温度168℃,热压时间 17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复合板的静曲强度、弯曲弹性模量和内结合强度分别达到31.51、4 561.25和0.52 MPa,超过定向刨花板OSB/1的标准值。  相似文献   
993.
泵站多机组叶片全调节优化运行分解-动态规划聚合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泵站多机组叶片全调节日优化运行数学模型,提出了大系统分解-动态规划聚合求解方法。以泵站日提水耗电费用最小为目标,机组提水量为协调变量,将该模型分解为若干个单机组叶片全调节日优化运行子模型。该子模型以机组叶片安放角为决策变量,机组提水量的离散值为状态变量,采用动态规划方法求解。构造的聚合模型以各机组提水量为决策变量,泵站提水量的离散值为状态变量,同样采用动态规划方法求解。该方法可解决安装不同型号泵机组或各机组性能存在差异的站内最优化运行问题。以淮安四站运行为例,获得了较好的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994.
为确定华北农牧交错带农田草地界面土壤温度的影响域,采用移动窗口法对该区域的农田-草地景观界面0~20cm土壤温度影响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界面温度的影响域草地为7m,农田为10m,总宽度17m,属渐变型界面,农田-草地景观界面可划分为农田、草地和农田-草地3个功能区。农田-草地复合功能区,土壤温度变化剧烈;而在草地功能区与农田功能区内土壤温度基本呈线性分布;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平均温度比草地约高2℃。  相似文献   
995.
刘卫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1046-11050
为了使南水北调工程能够最大限度地缓解河北省严重缺水状况,更好地发挥工程效益,以南水北调河北段为研究对象,研究南水北调受水区水资源供需平衡问题。在系统分析水资源系统特点基础上,建立一个考虑当地水、南水北调水、中水及地下水等多水源的水资源合理调配模型,采用大系统理论中的聚合分解协调思想进行求解,得到优化调置方案,合理解决了多水源、多用户、多保证率的水资源配置问题,模型计算结果可为受水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6.
石晓明  杨勇  杨汉新  郑伟斌  刘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1,(8):4632-4633,4832
[目的]研究聚合硫酸铝铁的制备和应用。[方法]采用3因素3水平L9(33)正交试验制备聚合硫酸铝铁(PAFS),通过PAFS对含油废水浊度和色度的去除效果研究了PAFS的最佳合成条件和最佳处理条件,并通过与硫酸铁、硫酸铝和聚合氯化铝(PAC)絮凝效果的比较,对PAFS的性能进行评价。[结果]当Fe/Al摩尔比为3:5,pH值为3.5,熟化温度为65℃时,合成的产品性能最优,去浊率达94.55%,脱色率达96%,除油率达82.67%。当投加量为140mg/l,原水pH值为8时,PAFS处理效果最佳,去浊率达95.05%。相同条件下,PAFS的絮凝效果优于其他3种絮凝剂。[结论]为PAFS的合成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对实际生产和含油污水的处理有一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97.
针对胡瓜钝绥螨体积小、与粉螨相似、难以分类计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4胡瓜钝绥螨自动检测计数方案。在多时间段、分批次拍摄螨虫照片制作数据集,通过构建YOLOv4深度学习模型对螨虫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和高精度分类检测。结果表明,基于YOLOv4的螨虫识别模型能在图像存在杂质且螨虫相连情况下准确检测胡瓜钝绥螨,平均检测单幅图片耗时约0.137 s。在测试集中对胡瓜钝绥螨检测精度达到99.45%,粉螨检测精度达到93.94%。对胡瓜钝绥螨和粉螨检测精度均值(mAP)达到96.69%,分别比YOLOv4-Tiny、YOLOv3、Faster-RCNN、EfficientDet模型高14.85、2.12、35.77、27.18百分点。设计螨虫GUI(图形用户界面)品质监控界面,方便检测人员操作。本研究提出的检测方案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能够精准、快速识别胡瓜钝绥螨,可为胡瓜钝绥螨养殖质量检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98.
膨润土在造纸黑液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提出了处理造纸黑液的综合物化流程:聚合铝絮凝→MMH一膨润土吸附,并进行了条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黑液经该流程处理后,COD去除率达65%~70%,分离液pH=7~8,基本无色,可直接回用,沉淀易利用处理.实现了黑液经资源化处理后的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999.
农田草害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发展,使用除草剂进行化学防治是目前最省时省力和防除效果最好的除草方法.其中,茎叶处理除草剂因其具有不受土壤环境影响、按草施药、灵活和选择性高等优点,应用范围更广.然而,茎叶处理除草剂在喷雾施药过程中由于受到杂草叶片界面特性的影响,常出现药液迸溅、滚落、难以渗透等现象,导致除草剂用量增大...  相似文献   
1000.
盐碱化改良区农田排水沟水体与底泥界面微环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深入探究农田排水沟水体与底泥界面微环境对界面间物质交换和迁移转化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明确不同水力联系的排水沟界面微环境特征,该研究利用微电极测量系统对陕西卤泊滩盐碱化改良区和盐荒地2种水力条件差异较大的排水沟水体与底泥界面微环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良区与盐荒地排水沟水体水质指标和底泥含水率、有机质、硫酸盐含量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底泥含水率自表层向下逐渐减小;改良区与盐荒地底泥氧气最大渗透深度分别为10.2和2.6 mm,扩散边界层厚度分别为0.4~0.8 mm和0.2~0.4 mm;改良区排水沟底泥硫化氢浓度小于10μmol/L,而盐荒地高至178μmol/L。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及类似地区利用排水沟渠湿地控制和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