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5篇
林业   17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2篇
  18篇
综合类   187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207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了准确评价乳的稳定性和加工性能,探讨不同前处理条件对动态光散射检测酪蛋白胶束粒径的影响,研究了稀释液的种类(超纯水、钙咪唑缓冲液、模拟牛乳超滤液和牛乳超滤液)、稀释液温(4和25℃)和稀释液的放置时间(0~48 h)对脱脂乳中酪蛋白胶束粒径的动态光散射测试结果的影响,并将酪蛋白胶束粒径的动态光散射测试结果与冷冻透射电镜图像中测得的真实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以超纯水和钙咪唑缓冲液作为脱脂乳稀释液时,部分胶束发生解离,影响测试结果;采用牛乳超滤液及模拟牛乳超滤液作为稀释液时,胶束的微环境没有改变,反映了胶束的真实粒径及分布;放置24 h后,牛乳超滤液及模拟牛乳超滤液将产生颗粒;温度对测试有显著的影响(P0.05):4℃的样品用25℃的稀释液进行稀释后,动态光散射的计数率和粒径分别增大了16.6%和11.4%;25℃的样品用4℃的稀释液进行稀释后,计数率和粒径分别降低了16.1%和9.8%。结果表明酪蛋白胶束粒径的测试前处理较适宜的条件为:在与样品的温度相同条件下,以配置好后24 h内的模拟牛乳超滤液或牛乳超滤液(10 k Da超滤膜)作为脱脂乳的稀释液进行稀释。通过与冷冻电镜条件下测得的酪蛋白胶束粒径的真值比较,发现该前处理条件下酪蛋白胶束粒径的动态光散射测试结果的相对误差为-5.7%~1.8%,表明该样品前处理方法可用于动态光散射方法快速检测酪蛋白胶束粒径。研究结果为快速、准确地获取酪蛋白胶束的粒径信息,进而准确分析乳的稳定性及加工性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胶锈菌在贴梗海棠上发育过程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电镜技术研究了胶锈菌在贴梗海棠上的发育过程,发现位于寄主细胞间隙的单核菌丝可直接侵入寄主细胞形成吸器.成熟吸器呈菌丝状或者由细长的颈部和膨大的吸器体构成.吸器也可形成于幼叶的微管束细胞内,但随后者的进一步分化,吸器趋于坏死.性孢子器呈瓶状,每一性孢子梗可在近同一部位上产生多个性孢子,产孢方式为整体芽生环痕式,并具瓶体式特征.锈孢子器通常呈杯状,每一锈孢子梗可由上向下连续产生多个锈孢子,锈孢子成串排列.成熟的锈孢子体表分布有利状突起.  相似文献   
23.
本文报道新疆柳树丛枝病病原在透射电镜下的观察结果,在病枝韧皮部薄壁细胞、叶脉韧皮部筛管和伴胞细胞中均观察到典型的类前原体,其形状为球形、长椭圆形和哑铃型,细胞膜为双层膜结构,大小比一般的类菌原体稍小。初步认为此病是类菌原体引起的病害。  相似文献   
24.
采用电镜负染技术对长春市某猪场病死仔猪的肠道内容物、肾脏、脾脏、肝脏、肺脏、脑等组织进行了观察.结果在肠道内容物中发现大量副粘病毒,同时在肾脏、肝脏和肺脏中也发现数量不等的副粘病毒,在脾脏和脑组织中未发现病毒粒子.取肾脏为病料,采用同步培养方法接种于PK细胞系进行病毒的分离培养.结果表明,电镜负染技术可对猪感染副粘病毒进行快速诊断,该方法操作程序简便,速度快,从取样到结果判定在1h之内即可完成.细胞分离培养结果证实此病例中的猪副粘病毒可在PK细胞中克隆增殖,并引起细胞典型的病变(CPE).  相似文献   
25.
2007年湖北荆州地区一些棉田棉花叶片上发生一种新的棉花病害,暂定名为棉花皱缩花叶病。通过症状描述、电镜观察和生物学接种对其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该病害症状疑似病毒病,但与已经报道的棉花病毒病症状都不相同。电镜观察显示,病株叶片汁液中存在4种杆状病毒颗粒,大小分别约是18nm×300nm、18nm×500nm、18nm×800nm、18nm×1100nm。生物学接种结果表明,该病不能经种子、棉蚜、烟粉虱、汁液摩擦4种方式传播。  相似文献   
26.
 对不同时期感染甜菜花叶病毒(BtMV)的叶片,进行病理变化系列观察。早期侵染(7天前)的细胞质、细胞器均无变化,随着症状发展,风轮状内含体、束状内含体、细胞核卫星体,细胞质泡囊化旁类似病毒的束状结构,20天达到了高峰,风轮状及束状内含体一直持续两个月还存在。田间样品也观察到了典型的风轮状及束状内含体。细胞核卫星体出现很少。侵染后期,细胞质减少,叶绿体比相应健株提前出现淀粉粒,噬锇颗粒等,基粒片层也提前消解,表现细胞提前衰老的特征。此外细胞内还有许多健株没有的泡状结构。一种为旁壁体,可能与细胞壁加厚有关;一种为多重泡体的叠加,可能是液泡的吞噬作用加强与外源物质(BtMV)侵入有关;另外还有一种可能是过氧化物酶体或线粒体在病毒诱导下泡囊化,其作用不清楚。  相似文献   
27.
杨谦 Fox  RTV 《植物病理学报》1996,26(4):325-329
 第1次利用电子显微镜对核盘菌在亚麻叶片上侵染致病的微观过程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结果表明,该菌在侵入叶表面之前可能产生某些酶类物质来软化溶解亚麻叶表面角质层,以帮助该菌对叶表面的侵入。本文还对菌丝和子囊孢子侵染过程的异同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8.
应用免疫酶标记电镜技术,从亚细胞水平定位并分析了伊氏锥虫(Trypanosomaevansi)排泄分泌抗原(ESA)的特性。结果表明,伊氏锥虫ESA有部分成分为虫体分泌的表面糖蛋白,而大部分成分来自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合成的非表面糖蛋白成分和其他尚未确定的虫体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29.
对鸭瘟病毒及共核酸进行了电镜观察。纯化病毒经核酸酶降解杂核酸后,加入85mol/L的尿素释放病毒核酸,经水相法展开后用碳膜铜网点样,再经染色和真空喷镀,于电镜下观察。鸭温病毒呈典型的疱疹病毒形状,其核酸分子量估算约为911×106道尔顿。  相似文献   
30.
《植物检疫》2009,23(2)
UV—C光学共聚焦显微图像系统集成了光学和数字图像分析技术,特别适用于采集非平面样品(高度变化范围超过了显微镜景深范围)的图像,它彻底解决了传统光学显微镜成像时高倍数与大景深不能共存的问题,使样品的不同高低部位都能清晰成像,可以获得像电镜图像一样的巨大景深和精致的细节,更能得到电镜图像所没有的真实色彩。UV—C以清晰直观的样品图片带给读者手绘图所不能达到的视觉效果,是生物分类学家研究和描述物种的好助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