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5篇
林业   17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2篇
  18篇
综合类   187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207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摘要:以密斯蒂蓝莓为试材,进行花粉粒电镜扫描及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试验,观察花粉管萌发及生长动态荧光显微,调查不同授粉方式的坐果率,测定果实品质。结果表明,密斯蒂花粉形态均为四合花粉,呈四面体排列,近似圆角三角形,极轴*赤道轴为28.5*26.02μm;荧光显微观察发现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8h花粉开始在柱头萌发,14h有大量花粉萌发,花粉管进入花柱;24h花粉管进到花柱底部;48h花粉管进入胚珠,到达胚囊,完成双受精,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均有较好的亲和性;密斯蒂异花授粉坐果率最高,两种授粉方式果实品质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2.
草鱼出血病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鱼出血病是由呼肠孤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由于病鱼小血管受损引起全身性出血,并造成内脏器官和体壁肌肉组织局灶性病变。电镜观察表明病变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数量较正常细胞显著减少,形态结构也遭损坏。质膜的三层结构模糊不清,及至解体消失。与机体代谢密切相关的粗面内质网、滑面内质网、线粒体和高尔基复合体的数量减少及结构受损,使蛋白质、糖类和脂质合成及分解等一系列细胞代谢活动不能正常进行,加速了病鱼死亡。  相似文献   
103.
中华绒螯解1种球状病毒颗粒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相似文献   
104.
采用电镜负染技术对长春市某猪场病死仔猪的肠道内容物、肾脏、脾脏、肝脏、肺脏、脑等组织进行了观察.结果在肠道内容物中发现大量副粘病毒,同时在肾脏、肝脏和肺脏中也发现数量不等的副粘病毒,在脾脏和脑组织中未发现病毒粒子.取肾脏为病料,采用同步培养方法接种于PK细胞系进行病毒的分离培养.结果表明,电镜负染技术可对猪感染副粘病毒进行快速诊断,该方法操作程序简便,速度快,从取样到结果判定在1h之内即可完成.细胞分离培养结果证实此病例中的猪副粘病毒可在PK细胞中克隆增殖,并引起细胞典型的病变(CPE).  相似文献   
105.
为了准确评价乳的稳定性和加工性能,探讨不同前处理条件对动态光散射检测酪蛋白胶束粒径的影响,研究了稀释液的种类(超纯水、钙咪唑缓冲液、模拟牛乳超滤液和牛乳超滤液)、稀释液温(4和25℃)和稀释液的放置时间(0~48 h)对脱脂乳中酪蛋白胶束粒径的动态光散射测试结果的影响,并将酪蛋白胶束粒径的动态光散射测试结果与冷冻透射电镜图像中测得的真实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以超纯水和钙咪唑缓冲液作为脱脂乳稀释液时,部分胶束发生解离,影响测试结果;采用牛乳超滤液及模拟牛乳超滤液作为稀释液时,胶束的微环境没有改变,反映了胶束的真实粒径及分布;放置24 h后,牛乳超滤液及模拟牛乳超滤液将产生颗粒;温度对测试有显著的影响(P0.05):4℃的样品用25℃的稀释液进行稀释后,动态光散射的计数率和粒径分别增大了16.6%和11.4%;25℃的样品用4℃的稀释液进行稀释后,计数率和粒径分别降低了16.1%和9.8%。结果表明酪蛋白胶束粒径的测试前处理较适宜的条件为:在与样品的温度相同条件下,以配置好后24 h内的模拟牛乳超滤液或牛乳超滤液(10 k Da超滤膜)作为脱脂乳的稀释液进行稀释。通过与冷冻电镜条件下测得的酪蛋白胶束粒径的真值比较,发现该前处理条件下酪蛋白胶束粒径的动态光散射测试结果的相对误差为-5.7%~1.8%,表明该样品前处理方法可用于动态光散射方法快速检测酪蛋白胶束粒径。研究结果为快速、准确地获取酪蛋白胶束的粒径信息,进而准确分析乳的稳定性及加工性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6.
胶锈菌在贴梗海棠上发育过程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电镜技术研究了胶锈菌在贴梗海棠上的发育过程,发现位于寄主细胞间隙的单核菌丝可直接侵入寄主细胞形成吸器.成熟吸器呈菌丝状或者由细长的颈部和膨大的吸器体构成.吸器也可形成于幼叶的微管束细胞内,但随后者的进一步分化,吸器趋于坏死.性孢子器呈瓶状,每一性孢子梗可在近同一部位上产生多个性孢子,产孢方式为整体芽生环痕式,并具瓶体式特征.锈孢子器通常呈杯状,每一锈孢子梗可由上向下连续产生多个锈孢子,锈孢子成串排列.成熟的锈孢子体表分布有利状突起.  相似文献   
107.
本文报道新疆柳树丛枝病病原在透射电镜下的观察结果,在病枝韧皮部薄壁细胞、叶脉韧皮部筛管和伴胞细胞中均观察到典型的类前原体,其形状为球形、长椭圆形和哑铃型,细胞膜为双层膜结构,大小比一般的类菌原体稍小。初步认为此病是类菌原体引起的病害。  相似文献   
108.
芦柑枯水病果皮细胞的电镜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柑桔枯水病是贮藏期的一种生理病害,在宽皮柑桔,病果果皮发泡(浮皮,Puffi-ng),果肉汁胞失水干缩、皮肉分离,是限制宽皮柑桔长期贮藏的主要因素。为了摸清其病理机制,为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作者在对漳州芦柑(Citrus reticulata Blan-co)枯水病进行生理分折的基础上,对枯水病果皮细胞进行了电镜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9.
据样地调查,该25个生杉木人工林群落的植物有47科84属120种,群落的外貌特征以包括藤本在内的高伴芽占绝结优势,叶特片以革质、单叶、中小型叶为主。由于该群落的幼树层以米槠和木荷等占优势,若让其自然发展或杉木林采伐后为炼山,并排除其它人为干扰,该群落将向常阔叶林采伐前的群落类型相似方法的演替。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