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3篇
农学   9篇
  10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51.
几种杀虫剂防治菜螟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供试药剂48%乐斯本EC(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生产),5%抑太保EC(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生产),50%辛硫磷EC(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农药厂生产),20%甲氰菊酯EC(贵州省铜仁地区植保公司分装),90%杀虫单W P(重庆农药厂生产)。(二)供试作物及试验地点作物:八台点选择萝卜,生育期为播后56d,定植后50d。铁山点选择秋大白菜,生育期为播后61d,移栽后43d。地点:八台点选在八台镇八台村;铁山点选在铁山乡找子营村。(三)试验设计八台、铁山两点分别设48%乐斯本EC1000倍,5%抑太保EC2000倍,50%辛硫磷EC2000倍,20%甲氰菊酯EC2000倍,90%杀虫单W P2000倍和…  相似文献   
52.
近年来,塔里木垦区棉叶螨发生危害日趋严重,给防治工作带来一定困难,棉花产量和品质有所下降,职工盲目依赖、滥施农药,致使棉叶螨对常规药剂产生不同程度抗性。为有效防治棉叶螨,选用5种杀虫剂进行药效试验,为杀虫剂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3.
采用玻片浸渍法,用甲氰菊酯对二斑叶螨敏感种群进行抗性选育,经过19代的汰选,获得抗性指数为88.37倍的抗甲氰菊酯二斑叶螨种群.对17种常用杀螨剂的交互抗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种群对三氯氟氰菊酯、甲基异柳磷、双甲脒和苦皮藤生物碱有明显交互抗性,抗性指数分别达12.21、11.91、39.54、10.82;对氧化乐果、苯丁锡、唑螨酯、氯氰菊酯及三唑锡交互抗性次之,抗性指数分别为6.35,7.54、6.878、9.79、6.65;而对哒螨灵、三氯杀螨醇、克螨特、阿维菌素、噻螨酮、四螨嗪、哒螨.四螨嗪及哒.水胺硫磷(抗性指数<5.00倍)等杀螨剂无明显的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54.
在室内采用毒沙药膜法和毒土柱屏障法测定了噻虫胺、甲氰菊酯对台湾乳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的触杀和驱避药效。结果表明,噻虫胺、甲氰菊酯毒沙药膜对台湾乳白蚁的LC50分别为3.01mg a.i.L-1和9.43 mg a.i.L-1。噻虫胺在低于4.5 mg a.i.kg-1的药土浓度下对台湾乳白蚁无明显驱避性,处理土壤有效阻杀台湾乳白蚁的浓度为5.37 mg a.i.kg-1;甲氰菊酯药土在低于20.0 mg a.i.kg-1的浓度下对台湾乳白蚁无明显驱避性或驱避性不明显,处理土壤有效驱避台湾乳白蚁的浓度为40.0 mg a.i.kg-1以上,表明噻虫胺是一种值得进一步研究的白蚁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55.
基因mRNA水平相对表达量的显著变化是二斑叶螨对拟除虫菊酯类药剂产生抗性的重要机制。为了揭示二斑叶螨对甲氰菊酯抗性产生的解毒酶分子机理,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 PCR, qRT-PCR)方法分析二斑叶螨实验室敏感(SS)和田间种群(LZ-R、GN-R、WW-R、TS-R和LX-R)主要解毒酶谷胱甘肽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 GSTs)、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cytocheome P450 monooxygenases, P450s) 及羧酸酯酶(carboxyl/cholinesterases, CCEs)基因mRNA水平相对表达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二斑叶螨不同种群不同解毒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不同。WW-R和TS-R种群中TuGSTd05以及LX-R种群中TuGSTd01和 TuGSTd06基因表达量均显著上调,为SS种群的1.42~2.34倍,而GN-R种群中TuGSTd04,LZ-R种群中TuGSTd05 和GSTd09表达量显著下调,为SS种群的0.41~0.70倍;P450s基因CYP406A1 和CYP4CL1表达量在LZ-R、GN-R以及WW-R种群中均显著上调,分别为SS种群的1.80~4.88倍,此外,CYP387A1在LZ-R种群中显著上调2.19倍,而在LX-R种群中显著下调0.42倍;CCEs基因TuCCE-35表达量在WW-R和TS-R种群中显著上调,分别为SS种群的2.82和3.09倍,而TuCCE-36基因在所有种群中的表达量均不显著。二斑叶螨不同种群中解毒酶基因GSTs、P450s 和CCEs的显著上调或下调可能与甲氰菊酯的抗性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56.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作物为小白菜,防治对象为小菜蛾.供试药剂为2.8%阿维·甲氰乳油(山东省荷泽市农丰化工厂生产),设每hm2有效成分20g、30g、42g,3个处理,以0.9%阿维菌素乳油(广西桂林集琦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每hm2有效成分7.5g、20%甲氰菊酯乳油(大连瑞泽农药有限公司生产)每hm2有效成分75g为对照.  相似文献   
57.
为了深入了解油用大豆品种合农75品种特性,分析了该品种亲本系谱与品种特性,明确了品种血缘关系与遗传基础及品种特性,为品种转化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了加快品种转化应用,分析了品种特点及生产应用情况,明确了品种优势和应用潜力,结果充分说明了该品种既高油高产又抗多种病害、广适应性。目前,该品种在大豆生产、种子营销、油脂加工、育种及绿色食品生产等领域已广泛应用,创造了较大的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既推动了大豆生产发展又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本文分析结果对大豆高油育种和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8.
以赤子爱胜蚯蚓(Eisenia,foelida)和自然蚯蚓为试材,通过土壤法和滤纸膜片法测定了辛硫磷、甲氰菊酯及其混合剂三种农药对蚯蚓的LD50影响。结果表明:辛硫磷、甲氰菊酯及其混剂土壤法和滤纸法对蚯蚓的LD50分别为8.0,1.08,2.63mg/kg和18.16,7.46,11.69mg/kg。三种农药对蚯蚓的毒性均属于中毒级  相似文献   
59.
采用经口染毒灌胃法,研究了辛硫磷、甲氰菊酯及其混剂对鹌鹑的毒性。结果表明, 辛硫磷、甲氰菊酯及其混合剂对鹌鹑的急性毒性均为高毒,3 种制剂对鹌鹑的急性LD50 分别为:甲氰菊酯24.32(22 .42~26 .22) mg/kg ;辛硫磷13 .09(12 .17 ~14 .01) mg/kg ;混合剂11 .82(10 .93 ~12.71)mg/kg 。辛硫磷及甲氰菊酯混合使用以后对鹌鹑的毒性变化为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60.
辛硫磷甲氰菊酯及其混剂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密闭法,测定了辛硫磷、甲氰菊酯及其混剂对土壤微生物呼吸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辛硫磷和甲氰菊酯混合使用对土壤呼吸基本无影响。安全性评价认为甲氰菊酯、辛硫磷及其混剂对土壤微生物均属于低毒级或无实际危害级农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