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3篇
农学   9篇
  10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20%甲氰菊酯乳油在大白菜上的残留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气相色谱仪检测甲氰菊酯在大白菜及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并利用该方法测定20%甲氰菊酯乳油有效成分在大白菜植株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结果表明:添加回收率分别为90.0%~104.8%,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在2.2%~6.1%,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达到了农药残留试验准则规定,残留数据显示按推荐剂量100~150 g.a.i/hm2在大白菜上使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2.
通过对山茱萸蛀果蛾生活习性的了解,掌握其活动规律,找到防治方法.经试验甲氰菊酯、抑蛾净、高效氯氰菊酯、鱼藤酮等农药能有效控制山茱萸蛀果蛾的为害,并达到山茱萸GAP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33.
在反复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菜用大豆中甲氰菊酯残留量定量检测的气相色谱法。同时,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菜用大豆中甲氰菊酯残留量的消解动态,以及对其安全使用技术进行示范试验。对分析方法的适合性测定结果表明,方法的回收率为94.2%-109.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6%-3.15%,最小检出量0.001ng,最低检测浓度为0.001mg/kg,该分析方法简便、准确、能满足实际样品分析。对菜用大豆中甲氰菊酯残留消解动态及安全使用技术的研究结果显示。甲氰菊酯的不同施用剂量在菜用大豆中原始沉积量有较大的差别,在菜用大豆同一生长季节不同施用剂量的消解速率基本一致;4g在不同生长季节的消解速率却略有差异,早季的消解速率〉晚季的消解速率,早季的半衰期(DT50)为4.1d,消解99%所需要的时间(T99)为27.1d,而晚季的DT50为4.3-4.5d,T99为29.0-30.0d。施用甲氰菊酯有效成分90.00g/hm^2,按常规施药方法施用1次,施药后15d的残留量均〈0.5mg/kg,25d的残留量均〈0.1mg/kg,而间隔期7d连续施用2次,在第二次施药后18d的残留量均〈0.5mg/kg,28d的残留量均〈0.1mg/kg,对照GB2763-2005及日本的MRL,其产品符合于中国或日本规定的质量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134.
两株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高效降解菌混合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从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生产车间下水道驯化污泥中分离筛选出两株可同时降解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的高效菌株M6R9和M5R14,经鉴定为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和缺陷假单胞菌Pseudomonas diminuta。通过单一菌和混合菌对比实验,发现单一菌及混合菌对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的降解率均与接菌量(OD415nm)呈正相关,且降解过程满足一级动力学方程。在含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各100 mg/L的基础培养基中,接菌量相同(单一菌OD415nm 均为0.2,混合菌中M6R9和M5R14的OD415nm各为0.1),于30 ℃、pH 7.0、180 r/min下培养3 d,发现混合菌对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的降解率分别比单一菌M6R9和M5R14提高2.5%、3.4%、2.3%和14.5%、14.6%、15.5%,半衰期分别缩短8.1、14.8、13.1 h和40.3、50.7、46.4 h,表明混合菌对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的降解存在协同作用,即混合菌可提高3种菊酯类农药残留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135.
136.
137.
9 35%杀铃威乳油 35%杀铃威乳油是由河南农业大学康拓科贸公司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农药复配制剂,通用名为35%甲·氯乳油。9.1 理化性状 35%杀铃威乳油外观为淡黄色无可见的悬浮物和沉淀。酸度(以H_2SO_4计),水份含量≤0.5%。稀释500倍乳液稳定性合格。  相似文献   
138.
毒死蜱和甲氰菊酯对土壤微生物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密闭法测定了毒死蜱和甲氰菊酯对土壤微生物呼吸强度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毒死蜱和甲氰菊酯对土壤呼吸基本无抑制作用.安全性评价认为毒死蜱和甲氰菊酯对土壤微生物均属于低毒级农药.  相似文献   
139.
对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甲氰菊酯含量进行不确定度评估。运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对茶叶中甲氰菊酯含量进行测定,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确立测量过程中不确定度的分量及来源,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是甲氰菊酯标准工作曲线、重复测量、固相萃取过程、ECD检测器和标准溶液配置等;当茶叶中甲氰菊酯含量为0.60 mg/kg时,扩展不确定度为0.040 mg/kg(k=2)。该模型为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甲氰菊酯含量的不确定度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