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21篇
  免费   1418篇
  国内免费   3900篇
林业   712篇
农学   4683篇
基础科学   56篇
  1736篇
综合类   16105篇
农作物   2883篇
水产渔业   1175篇
畜牧兽医   13475篇
园艺   1486篇
植物保护   1128篇
  2024年   411篇
  2023年   1375篇
  2022年   1493篇
  2021年   1534篇
  2020年   1367篇
  2019年   1666篇
  2018年   846篇
  2017年   1252篇
  2016年   1502篇
  2015年   1535篇
  2014年   1715篇
  2013年   1767篇
  2012年   2616篇
  2011年   2628篇
  2010年   2526篇
  2009年   2645篇
  2008年   2635篇
  2007年   2186篇
  2006年   1784篇
  2005年   1668篇
  2004年   1385篇
  2003年   1290篇
  2002年   850篇
  2001年   914篇
  2000年   676篇
  1999年   544篇
  1998年   403篇
  1997年   317篇
  1996年   342篇
  1995年   295篇
  1994年   286篇
  1993年   230篇
  1992年   219篇
  1991年   187篇
  1990年   118篇
  1989年   117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7篇
  195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对基因工程化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硫氧还原蛋白(Thioredoxin)融合蛋白SS-N/X和SS-N/S的表达产量、水溶性、Triton X-100对SS融合蛋白水溶性的影响、包涵体的溶解和复性特点以及SS的抗原性与免疫原性等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30℃的低温下用IPTG诱导表达,SS-N/X融合蛋白主要以可溶性形式存在,占75.8%,色涵体仅占24.2%;而SS-N/S融合蛋白则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占81.1%,可溶性蛋白仅占18.9%;32C载体(pEG-32C)蛋白则居二者之间,可溶性蛋白与包涵体大约等比例出现。SS-N/S在低温下诱导可超量表达SS融合蛋白,其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40.94%。0.5% Triton X-100对融合蛋白的不溶性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几乎可使所有的SS-N/X融合蛋白和大部分SS-N/S融合蛋白及32C硫氧还原蛋白变成水溶性的。32C硫氧还原蛋白包涵体在尿素中的溶解度明显高于SS-N/S包涵体,2mol/L尿素可使近一半的32C硫氧还原蛋白包涵体溶解,而SS-N/S包涵体只有27.5%溶解;但在5mol/L尿素时,两者均可基本全部变为可溶性的。在SS融合蛋白包涵体溶解时加入还原剂二硫苏糖醇,可明显降低SS的抗原性。SS融合蛋白(水溶性融合蛋白和复性后的包涵体)具有良好的SS抗原性和免疫原性。由SS融合蛋白与弗氏不完全佐剂制成试验用疫苗,免疫BALB/c小鼠、仔猪和羔羊等动物,可显著提高免疫动物的增重。  相似文献   
152.
猪肺炎支原体黏附因子基因R1R2区的克隆及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GenBank登录的猪肺炎支原体232株P97基因和J株黏附因子基因设计了1对引物,以我国猪肺炎支原体Z株(强毒株)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方法扩增了该株黏附因子基因的部分序列。经序列分析后,重新设计了1对带有EcoRI和HindⅢ酶切位点的引物,并经引物的定点突变,PCR扩增了Z株黏附因子的R1R2区。扩增产物经双酶切后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 中。该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后,将其具有正确阅读框架的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37℃下经IPTG诱导表达,得到相对分子质量约29000的融合蛋白,表达量约为11%。  相似文献   
153.
转BT基因抗虫棉导入新的抗虫基因,强加给棉株以额外的生理消耗,致使种子质量下降,棉苗早期发育慢,幼苗素质差,易早衰,抗病性下降,对缺钾敏感。为了保障良种的优质、丰产潜力与抗虫能力的协同发挥,必须根据其生育特性,制定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4.
禽类遗传资源是动物中存在的,被视为创造社会财富原材料的遗传性变异,主要包括鸡、鸭、鹅、鹌鹑、鹧鸪、火鸡、珍珠鸡、雉鸡、番鸭、鸽、鸬鹚和鸵鸟等,它对于未来食品、环境、社会经济稳定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极其重要。我国各地区自然生态条件、社会、经济和文化发达程度差异较大,加之人们对禽的利用目的不同,在历史上形成了许多用途不同的禽类遗传资源,然而近年来,一些家禽品种由于种种原因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家禽资源库处于相对杂乱的状态,对这些资源如何作出正确的评价,以及当前我国这些资源的保护、利用现状如何,就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扬州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陈国宏教授。  相似文献   
155.
矮小型鸡(Dwarf)与正常鸡相比,它有许多优点。为更好地对矮小型鸡进行选择和管理,应加深对矮小化基因(Dwarf gene)的认识。 1949年Hutt描述了一种能引起动物矮小化的基因(dw),它与过去记录的矮小化基因不同,不影响生产性能,并且呈伴性隐性遗传。表型为矮小型的(同型)雄性的两条性染色体上都带有矮小化基因,矮小型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便产生矮小型母鸡;但若矮小型母鸡再与同型正常公鸡交配,后代为正常鸡,不过后代公鸡都带有矮小化基因。  相似文献   
156.
本文综述了普通小麦Kr基因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主要包括:Kr基因的发现及其定位研究、Kr基因的作用机理;Kr基因的筛选及其地理分布;Kr基因与Ph基因作用间关系;Kr基因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157.
158.
基因工程研究已在高等植物中广泛开展,尤其对重要经济作物如水稻、玉米、大豆等的品种改良不断取得可喜成果。在藻类中基因工程起步较晚。Rochaix和Van Dillewjin于1982年第一次报道了对单细胞衣藻以质粒为载体进行的基因转移[Rochaix等,1982];Veeck等于1987年以蓝藻为材料进行了基因转移的研究,Boynton等于1988年以衣藻为材料成功地得到了转基因藻株[王素娟.1994]。  相似文献   
159.
160.
日本本田负责研究开发的子公司与名古屋大学研究人员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最近在世界上首次发现可使水稻产量提高23%的基因。这一基因名为Gnla.是一种与控制花芽发育分解细胞因子的生理活物质有关的基因,Gnla合成的酶有分解细胞因子的作用,研究人员发现这一基因活性低下,稻粒就会增加,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