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9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72篇
林业   104篇
农学   542篇
基础科学   143篇
  142篇
综合类   3344篇
农作物   555篇
水产渔业   70篇
畜牧兽医   647篇
园艺   413篇
植物保护   6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301篇
  2013年   302篇
  2012年   369篇
  2011年   401篇
  2010年   359篇
  2009年   431篇
  2008年   382篇
  2007年   339篇
  2006年   343篇
  2005年   315篇
  2004年   246篇
  2003年   233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205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0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5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4篇
  1956年   4篇
  1953年   8篇
  195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91.
优质专用小麦少免耕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晔 《河南农业》2009,(2):33-33
少、免耕麦是指小麦播种或在生育过程中适当减少或不进行土壤耕作.以达到省工、节本、适时、减少水土流失的一种新的种麦栽培体系,它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是用于稻茬麦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2.
通过对塑盘旱育与肥床旱育手栽秧本田期生育特性的观察,发现塑盘旱育秧低位分蘖缺位少,发生率高,成穗分蘖中大分蘖占的比率高,有利于大穗的形成,但栽插基本苗不能过高。武粳15品种在每孔播2苗,667m2栽2.5万株苗(即667m2栽1.2万~1.3万穴),并于5叶期移栽,比较容易获得稳定高产。  相似文献   
193.
<正>棉花吸收养分的数量受气候、土壤、品种特性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每生产100公斤皮棉需吸收氮17.5公斤,五氧化二磷6.3公斤,氧化钾15.5公斤,其不同生育阶段所需养分的数量、比例有很大变化,苗期吸收氮、磷、钾数量约占全生育期总吸收量的3%~5%,蕾期占25%~32%,花铃期  相似文献   
194.
水稻施肥依不同生育阶段、不同部位或器官的生长情况而异,可分为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等4个时期。分蘖期是增加穗数的重要时期,宜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早施分蘖肥,促进分蘖,提高成穗率,增加有效穗;幼穗发育期追肥对巩固有效分蘖,促进穗粒数的增加具有重要作用;粒肥有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光合强度,增加粒重,  相似文献   
195.
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生育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采用机械精量穴直播、人工撒播和人工手插种植方式对比,研究了机械精量穴直播条件下水稻的生育特性和产量形成特性。结果表明:机械精量穴直播有利于加快水稻的生长发育进程,缩短水稻的生育期,提高其生物学产量和叶面积指数,降低主茎总叶龄;机械精量穴直播稻的分蘖势较强,分蘖叶位低,分蘖发生和分蘖高峰出现早,单位面积的分蘖总量较大;机械精量穴直播稻每平方米有效穗263.63,比人工手插和人工撒播分别提高了24.63%和15.25%,机播的实际产量最高,较人工撒播和手插处理分别增产14.92%和4.59%。  相似文献   
196.
植物营养液对机械收割稻桩再生力影响的研究表明,机械收割及辗压程度对稻桩再生力影响最大,减产在52.2%以上;施用植物营养液对稻桩再生力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与空白区相比,增产效果明显,增幅都在18.4%以上;扶稻桩与不扶稻桩对稻桩再生力影响不大,增产不明显,增幅仅4.4%。  相似文献   
197.
通过对耕地进行不同时间和深度的深松,研究其对玉米生育进程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深松能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使其提早成熟,增加0~10cm土层及玉米生育中后期20~25cm土层含水量,建议推广秋季深松,深度40cm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98.
应用全息生育适度系数评价法,采用3个比较目标标准,对一组春小麦品种试验的品质(8项指标)和产量结果进行了综合比较。结果显示,同一组品种(系)采用不同的比较目标标准,品种综合表象位次略有变化,属性分类趋势基本一致。与永良4号(对照)相比,10个参试新品系的综合表象达到相近和以上水平,其中013-26-4(红)、013-7...  相似文献   
199.
“籼改粳”的生产优势及其形成机理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旨在阐明“籼改粳”的生产优势,并从栽培角度系统研究其优势形成的生理生态机理。【方法】2010—2011年,在长江下游稻麦两熟制地区(江苏扬州、兴化、东海),以当地代表性的粳稻品种(武运粳24号、徐稻3号、连粳7号、徐优733等)和籼稻品种(两优培九、Ⅱ优084、新两优6380、扬两优6号等)为材料,系统比较研究籼粳稻的生育安全性、产量、品质、温光资源利用、群体生长发育动态、株型和倒伏性状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在机插和摆栽两种轻简栽培条件下,粳稻生育安全性优于籼稻,后期耐低温,灌浆持续时间长。两年粳稻的平均产量,扬州分别为10.90和10.87 t•hm-2,兴化分别为10.93和10.65 t•hm-2,东海分别为10.49和10.41 t•hm-2,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籼稻。粳稻群体颖花量与籼稻相当或略少于籼稻,但籽粒的充实性状优于籼稻,这也是粳稻获得较高产量的关键。粳稻加工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显著或极显著优于籼稻,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稍逊于籼稻。“籼改粳”生产优势形成的生理生态特征为:粳稻全生育期较籼稻明显延长,灌浆后期粳稻更能适应温凉天气,增加水稻对温光资源的利用,使得粳稻能够安全成熟;粳稻后期具有较高的光合生产能力,能够增加群体光合物质积累量,提高群体库容总充实量;同时,粳稻后期能够适应低温天气而不早衰,维持强壮根系和较高的茎鞘强度,增强群体抗倒伏能力,保证较大库容的安全充实与支撑。【结论】在机械化轻简化栽培条件下,粳稻更能充分利用温光资源,生育后期仍保持强劲生长优势,不仅能够安全成熟,而且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好,综合生产力高。  相似文献   
200.
GB-4-2是以314A为母本,白壳苏丹草为父本杂交成F1,自交五代后经过混合选择选育出的一年生优良饲用作物常规种。该品种须根发达,气生根多,分蘖多,植株高大,株高280~325cm,叶片宽大,长披针形,籽粒长椭圆形,颖壳褐色、千粒重19.47g。平均生育期103d。每年可刈割三次,鲜草产量4276.0~5911.4kg/667m2。粗蛋白在拔节期和开花期的含量分别为10.40%、5.92%,粗脂肪含量在拔节期与开花期分别为4.02%、2.43%,粗纤维两个时期的含量分别为26.34%、32.88%,中性洗涤纤维含量72.9%,酸性洗涤纤维含量31.6%。富含各种氨基酸,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是可以青饲、青贮、晒制干草的优等家畜饲草作物。同时该品种抗寒、抗旱、抗倒伏、抗病虫害,品种稳定性好,适应变动的环境能力极强,产量性状保持相对稳定的能力高。适宜在内蒙古地区及毗邻省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