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6篇
  8篇
综合类   98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112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41.
植物对干旱胁迫生理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综述了干旱胁迫对植物的伤害机理及干旱胁迫下植物的生理反应,并指出了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42.
外源GSH对青菜和大白菜镉毒害的缓解作用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 ,比较了大白菜和青菜对过量镉 (Cd)处理的生理反应 ,及施加外源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对Cd毒害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 ,大白菜对Cd毒害的耐性大于青菜 ,并具有较高的吸收和转运Cd的能力。Cd处理可以抑制 2种蔬菜的根系伸长生长 ,降低叶片内叶绿素含量 ,增加叶片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的含量 ,提高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 ;而过氧化物酶 (POD)的活性 ,在Cd处理前期受到抑制 (3d) ,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其活性逐渐提高并最终高于对照 (7d)。 5 0 μmol·L-1Cd处理下施加 2 0mg·L-1GSH可以缓解Cd对植物的毒害作用 ,促进根系伸长生长 ,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 ,降低叶片MDA含量。GSH处理还增加植物根系非蛋白巯基 (NPT)和Cd含量 ,减少Cd向地上部运输量 ,降低地上部Cd含量。  相似文献   
243.
黄瓜幼苗对热胁迫的生理反应及耐热鉴定指标筛选   总被引:47,自引:3,他引:47  
研究了3个不同耐热性黄瓜品种在芽期和4叶期对热胁迫的生理反应,同时进行了耐热性鉴定指标的筛选。结果表明;黄瓜胚根伸长和侧根发生在38℃条件下最快,42℃受抑制,45℃完全抑制;38℃下胁迫60-72h的胚根长可作为黄瓜耐热性鉴定指标之一。4叶期幼苗经42℃胁迫36h,电导百分率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能反映出品种间耐热性差异;38℃胁迫36h后的SOD单位酶活力和比活力也与品种耐热性一致,可作为黄瓜耐热性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244.
纳塔栎和南方红栎2年生苗耐水湿性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了纳塔栎(Quercus nuttallii)和南方红栎(Q. falcata)2年生苗木在土壤涝渍(A,土壤水分完全饱和)、土壤淹水(B,淹水深度土表以上20cm)和对照(CK,正常管理,土壤的田间持水量保持在70%左右)3种处理水平,持续75d胁迫下的反应,以耐水性极强的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作为参照,测定苗木存活率、高生长量、生物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根系活力、根系乙醇脱氢酶活性(ADH)等生长与生理指标.结果表明:A处理3个树种成活率均为100%;B处理纳塔栎和落羽杉的成活率为100%,南方红栎在胁迫49d时开始出现死亡,75d成活率仅为20%.A、B处理条件下南方红栎苗高生长量比CK分别减少7.23%和18.81%,生物量积累分别减少19.93%和57.19%,纳塔栎不同处理间生长差异不显著,落羽杉A处理的高生长量和生物量显著超过CK.A和B处理的南方红栎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明显下降,纳塔栎虽也有所下降,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B处理条件下,南方红栎的根系活力和ADH活性都显著降低,纳塔栎的根系活力显著降低,但ADH活性显著上升.通过比较淹水胁迫下各生长及生理指标综合指数的变化,认为纳塔栎的耐水湿能力与落羽杉相近,而南方红栎的耐水湿性较差.  相似文献   
245.
以大田和盆栽‘石硖’龙眼为试材,研究氯酸钾土施处理对大田植株叶片的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和叶片含水量等指标影响,同时也研究了处理对盆栽植株的根系活力、叶片水势等的影响。研究表明,氯酸钾处理后,‘石硖’龙眼所发生生理反应类似逆境生理反应,氯酸钾处理后1个月内叶片的脯氨酸、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处理后叶片的SOD、POD活性一直明显高于对照,而叶片水势和根系活力则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246.
利用可自如控制水位的有底测筒,在油菜开花期、角果期进行了不同时长(5、10、15、20 d)的渍涝处理,分析了油菜叶片色素、保护性酶、MDA及产量要素在渍涝胁迫下的变化。结果表明,渍涝胁迫降低了油菜Chl a、Chl b及Chl(a+b),渍涝时间越长,其值越低,而Chl a/b基本不变;随渍涝时间增加,MDA持续升高,CAT活性急剧降低,SOD、POD活性则先升后降。开花期渍涝胁迫后,油菜角果数、角果粒数、千粒质量及产量分别减少13%~56%、7%~34%、9%~44%和16%~68%,而在角果期渍涝胁迫相应为4%~13%、5%~12%、22%~70%和65%~43%。在田间渍水时间相同条件下,开花期渍涝造成的危害大于角果期。若以减产15%~20%确定排水指标,相应地,允许田间渍涝时间开花期为4.7~6.2 d,角果期为9.1~11.5 d,且在田间渍涝排除后3 d内应将地下水埋深降至80 cm及以下。  相似文献   
247.
为探讨大豆对镉(Cd)胁迫的生理反应及忍耐机理,以8157为供试材料,采用Hoagland营养液培养和土壤盆栽培养试验,研究了添加不同浓度外源Cd对大豆的生理效应及Cd吸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吸收的Cd向地上部转运的比率较高,根系对Cd的阻滞作用较弱;植株体内的Cd主要以NaCl提取形态存在(占89.61%),降低了Cd的生物毒害性。土壤添加低浓度Cd(0.25~0.50mg·kg-1),大豆籽粒中Cd-P表现为协同作用,Cd浓度升高则转为拮抗作用;不同浓度Cd处理,籽粒中Cd-Zn表现为协同作用,叶片中Cd-Zn则表现为拮抗作用。Cd胁迫促进大豆体内脯氨酸(PRO)的合成,提高了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增强了大豆对Cd胁迫的防御和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248.
刘子凡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011-11014
介绍了土壤干旱胁迫下作物的生理反应和适应性,主要包括作物生长、氮代谢、可溶性糖含量、膜脂脂肪酸组成、机体消除自由基能力、光合色素含量、光合和呼吸强度及脱落酸含量。  相似文献   
249.
不结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Makino)原产于中国,性喜冷凉,生长期适温为15~20 ℃,在25 ℃以上高温环境下生长势弱,短缩茎易伸长,叶片变薄,对品质造成很大影响[1].植物的耐热性是植物适应高温条件的一种生理反应,它与植物抗氧化防御系统的活性具有密切关系[2].  相似文献   
250.
热应激是指动物对高温环境所发生的非特异性生理反应的总和。热应激状态影响鸡体采食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影响物质的代谢,影响鸡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甚至导致发病或死亡。为了缓解热应激给鸡体造成的危害,过去曾采取改造鸡舍、强制通风等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热应激的影响,但投资较大,实际效果不够理想。实践证明用营养调控应激是既节约又可行的方法之一。所以,应考虑从与热应激有关的营养因素方面入手,针对热应激状态下的营养需要,适当调整饲料配方,以便有效地缓解热应激。[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