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00篇 |
免费 | 50篇 |
国内免费 | 6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2篇 |
农学 | 219篇 |
基础科学 | 36篇 |
66篇 | |
综合类 | 1577篇 |
农作物 | 29篇 |
畜牧兽医 | 20篇 |
园艺 | 934篇 |
植物保护 | 11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篇 |
2023年 | 39篇 |
2022年 | 47篇 |
2021年 | 58篇 |
2020年 | 67篇 |
2019年 | 57篇 |
2018年 | 30篇 |
2017年 | 46篇 |
2016年 | 58篇 |
2015年 | 66篇 |
2014年 | 120篇 |
2013年 | 108篇 |
2012年 | 185篇 |
2011年 | 179篇 |
2010年 | 169篇 |
2009年 | 162篇 |
2008年 | 163篇 |
2007年 | 169篇 |
2006年 | 157篇 |
2005年 | 157篇 |
2004年 | 126篇 |
2003年 | 131篇 |
2002年 | 90篇 |
2001年 | 78篇 |
2000年 | 51篇 |
1999年 | 59篇 |
1998年 | 60篇 |
1997年 | 54篇 |
1996年 | 41篇 |
1995年 | 40篇 |
1994年 | 39篇 |
1993年 | 35篇 |
1992年 | 38篇 |
1991年 | 30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31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4篇 |
1981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57年 | 3篇 |
1953年 | 2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正> 在春甘蓝育种和品种的提纯复壮过程中,为了得到适合春季生长的优良品系,必须在早春甘蓝的生产田中选择优良单株,去球后留基部在田中,经过夏季促使基部腋芽生长,于秋季进行腋芽扦插。但由于夏季高温多雨,病害严重,往往使母根腐烂而导致留种失败,影响选种工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 相似文献
992.
WANG Jin ping 《保鲜与加工》2008,8(4):23-26
通过对鲜切甘蓝的切分、前处理、蒸烫、添加剂溶液浸泡、离心脱水、包装、贮藏等工艺点的调控,研究其对鲜切甘蓝品质的影响,并通过测定呼吸强度、多酚氧化酶(ppo)活力、褐变度等指标观察鲜切甘蓝质量变化,以确定最佳保鲜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经优化工艺处理的鲜切甘蓝保鲜期可达到10天以上。 相似文献
993.
不同钾肥对甘蓝产量、品质和营养元素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择重庆地区适宜栽培的甘蓝品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种类和用量钾肥对甘蓝产量、品质和营养元素形态的影响,为无公害甘蓝生产确定合理的施钾技术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施钾处理甘蓝生物产量和商品产量均显著提高(增量为4.3%~20.2%),两种钾肥均以中量水平(K2)增产最显著,但相同用量下钾肥种类间增产效果无显著差异,从肥料成本看以氯化钾更优。各处理均提高甘蓝氨基酸含量,以低量硫酸钾最优,增幅达56.9%;除中量氯化钾提高甘蓝维生素C含量6.8%外,其余处理均降低维生素C含量;各处理对甘蓝硝酸盐含量以降低为主,以高量硫酸钾降幅最大达12.3%;钾肥对甘蓝还原糖含量表现为提高,且以低量氯化钾最优。各处理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甘蓝矿质元素含量(Zn除外)。甘蓝各营养元素形态中,均以非蛋白态为主。不同钾肥处理蛋白氮含量与氨基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r=-0.820),蛋白磷与氨基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非蛋白磷含量与维生素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氮、磷素形态相比,不同钾素形态与甘蓝品质间关系更为密切,其中全钾、蛋白钾含量与维生素C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综合各指标效应看,甘蓝适宜钾肥种类为氯化钾,且以中量施钾水平最优。 相似文献
994.
995.
研究了在成都地区不同播期和播种密度对海甘蓝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播种至出苗和现蕾至盛花是影响全生育期长短的两个主要阶段。日均温是影响这两个阶段的主要因子。在不同播期条件下,全株粒温和千粒粒重与产量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是影响海甘蓝产量最明显的产量构成因子。在成都地区适宜的播种期为10月初至10月中旬。(2)15万株/hm2能保持较高的叶面积系数,降低发病率,产量较高,是较为合适的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996.
997.
对甘蓝与大白菜种间杂交合成的甘蓝型油菜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通过甘蓝与大白菜种间杂交获得了50个甘蓝型油菜杂交组合。田间抗性鉴定结果:17个组合抗寒、38个组合耐热、4个组合抗病毒病、42个组合抗霜霉病、39个组合避开了菌核病。合成组合中正常可育的组合24个,这些品系的自交不亲和性、生物学特性及抗逆性都与的它们的双亲尤其是母本甘蓝相似。正常可育的品系中19个自交不亲和,与胞质不育则度的3个合成品系中没有找到恢复基因,但它们是理想保持系,其后代不育性彻底而稳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比较冀西北高寒地区4个品种甘蓝的抗虫性。[方法]采用5点取样法,对冀西北高寒地区4种甘蓝田的小菜蛾、菜蚜、黄曲条跳甲3种主要害虫进行了调查。[结果]小菜蛾发生较早,且在甘蓝生长前期为害重于后期;菜蚜发生量在甘蓝生长后期急剧增长,而黄条跳甲的发生量始终呈平稳增长。在甘蓝整个生长期内受小菜蛾和菜蚜为害较重。[结论]4个甘蓝品种抗虫性由大到小依次为秋丰、晚丰、北京四季、中甘8号。 相似文献
999.
1000.
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研究不同施肥条件和采收期对甘蓝裂球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及采收期对甘蓝的裂球性影响均不显著,而甘蓝品种裂球性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表明甘蓝的裂球性主要是遗传因素引起。 相似文献